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9月9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 居家 寻寻觅觅买家具 家乡的大头菜 咬菱记 爸爸的旧衬衣 初秋吃对食物健脾祛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咬菱记

■ 潘玉毅

晚上吃饭,饭桌上有菱角。由于不吃这味美食已有多时了,我便多吃了几只。于是直到临睡前,仍觉余味犹在。

大抵在南方人眼里,菱角算是一味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它既可以被当作零食来吃,也可以被当作主食来食用。菱角的种类有很多,仅从外形上看,有四个角的,有两个角的,也有没角的,而吾乡慈溪的菱角多是四角菱。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这里管菱角不叫菱角,叫“大龙”。可它的样子与龙扯不上半点关系,倒更像是微信表情里的魔鬼头像。

菱角一般煮熟了来吃,清香不腻,味道极佳。煮熟的菱角大多是紫色的,稍微带一点灰。由于菱角的壳是硬的,吃的时候一般要用牙齿咬开,所以初入口时略有苦味,及至掰开果实,细嚼慢咽,便满口清甜。听长辈讲,菱角碾成粉也很美味,只是如今吃的人渐渐少了。《本草纲目》里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可见,菱角的营养价值也不错。

菱角不但有味,而且有名。想要知道一种东西是否有名,从古人的诗句中便可略知一二。菱角不但被郭璞、江淹、李白这种才华横溢的诗人写过,连梁武帝、梁简文帝等帝王家也喜欢拿来当作写作对象。而他们写菱角的诗歌则与采菱人相关,且采莲的多是妙龄少女。与《采莲曲》相似,六朝诗人写诗多喜欢将女子采菱的活动与缠绵的爱情交织在一起写。

翻阅古籍,前人写采菱的诗歌有很多,但我最喜欢徐勉的《采菱曲》:“相携及嘉月,采菱渡北渚。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傥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这首诗与刘禹锡《采菱行》里“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的描述不同,将少女对爱情的期待写得极有味道。

采菱是江南的旧俗,而且似乎一直就有。女友跟我讲,她小时候就常坐着木桶去河里采菱,怎么采的记不得了,但是那种感觉特别好。古时候采菱,女子坐着小舟,唱着歌,人影与歌声可以把一江的水与两岸的人都灌醉。金庸在《天龙八部》里就曾这么写道:“只要有红菱可吃,清歌可听,我便这么划他十年八年船,那也不累。”

提及菱角,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笑话——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我每次读到这里都不禁为之莞尔,尤其是“前山后山,何地不有”一句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矮人看戏何曾见”的形象跃然纸上。可是再一细想,自己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于是,咬菱的时候不免多了几分惭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