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9月7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忆烽火岁月  话抗战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出版 转动“爱”的魔方 创造爱的奇迹 女排夺冠,王者归来 生命禁区筑丰碑 “残疾三宝”之家期待“生死时速”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禁区筑丰碑

——记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上)

观察班的战士每天都要行走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脊上去执行观察任务。(赵海波/摄)

□ 本报记者 刘旭 □ 陈伟平 许凌康

从1961年组建至今,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红色历程。

岗巴,藏语里是“雪山下的村庄”。诗意的名字背后,其实是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这里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最低气温达到-40℃。

医学界断言,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就在这片生命禁区,岗巴边防营的一代又一代极地卫士战天斗地,把青春交付祖国,把哨所当做归宿,在边防线上筑起了“国防今胜昔,边关坚如铁”的一座座丰碑。

身体可以缺氧,精神从不缺钙

“氧气吸不饱、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是岗巴的真实写照。

面对严酷环境考验,岗巴边防营历届党委深切感到,在岗巴战斗,身体可以缺氧但精神不能缺钙。他们始终把“坚决听党话、铁心跟党走”作为强营固魂的“传家宝”。引导官兵既守好边防要点高地,更守好理想信念高地,使党的声音成为边防一线的最强音。

岗巴边防营隶属日喀则军分区,“在这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都能落到末端,各级党委机关的部署要求都能见底见效。”日喀则军分区政委许庆明如此介绍岗巴边防营的先进事迹。

正是有着“历经考验不变色,赤胆忠诚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青春献高原,热血洒边关”才成为岗巴边防营历代官兵的不变追求。

岗巴边防营组建以来,先后有31名官兵牺牲在戍边岗位,4名来队家属长眠雪山。但是,全营官兵“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决心却从未动摇。

海拔5318米的查果拉是全营最高也最为艰苦的哨所,官兵们却都以能上查果拉为最大荣耀。清华学子吴毅恒入伍在拉萨,几经申请辗转调到岗巴,最终走上查果拉。三连指导员李春时曾连续3年坚守查果拉。一连副连长刘定忠从当排长开始,也是连续3年坚守查果拉,营党委多次准备将他调离,但每次都被婉言谢绝。近3年,该营先后有33名官兵自愿放弃到低海拔部队的机会,7名战士上完军校又主动申请回到岗巴。

宁肯透支生命,绝不亏欠使命

在徒手站立,也相当于内地负重25公斤的岗巴进行剧烈运动,是医学上控制和禁止的,组织高强度训练更是伴随高风险。但该营党委认为,平时不敢担风险,战时就难以担重任。

为适应高寒山地作战特殊环境,他们从军官到列兵,每天仰卧起坐、深蹲起立、俯卧撑“3个100”一个不少。

每周5公里越野、冲哨楼、冲山头“3个3次”一次不漏。官兵们还坚持倒立憋气练抗缺氧,用冰雪搓澡练抗严寒,在碎石滩匍匐前进练耐力。他们还经常把野外生存训练放在冰峰深谷,把紧急出动路线设在雪线山脊,把“三实”训练选在风雪天,在险境困境中摔打磨砺。

针对防区未来局部战争需要,他们还瞄着对手强化训练,每月至少集中研判一次敌情,每季度进驻预设阵地开展攻防演练,每年与军分区主力团进行高寒山地边境作战对抗训练,摸索总结出先期防御作战、守点控点、反蚕食行动等战法37种。

在岗巴营,干部平时看得最多的是地图,跑得最勤的是哨卡,研究最多的是战法,全营90%以上的干部和班长是边防通、敌情通、地形通,研练的“反蚕食行动战法”被成都军区评定为精品战法。近年来,边防营研究提出22条高寒山地作战训练建议全部被上级采纳,总结的“夜间射击五要诀”“抗缺氧10分钟训练法”在西藏军区推广。2014年11月,上级组织军事训练大考核,全营年度军事科目普考优良率达100%。

责任扛在肩上,守土不失寸土

岗巴边防营的官兵们时时用历史荣誉激励自己,自觉把使命职责扛在肩,坚决捍卫边防稳定。从组建至今,边防营一直担负着数个山口(通道)管控任务,他们每年对防区进行巡逻、潜伏百余次,徒步1万多公里,翻越6000米以上雪山数十余次。

2009年2月初,正值新春佳节。营部突然接到情报部门通报,一伙不法分子趁节日之机,企图入境组织分裂破坏活动,情况十分紧急。营党委当即决定,到点设伏,拦截抓捕。

随后,该营立即紧急出动,驱车赶往某山口。风大雪狂,汽车的挡风玻璃被大雪覆盖,完全看不清道路,官兵摇下窗子,把头伸到车外,打开探照灯,给驾驶员指引征程……

来到山口,由于平时的潜伏功底好,官兵迅即与不法分子展开了一场持久战。5个小时过去了,部分官兵的下半身已失去知觉,双手麻木,视线模糊,几乎失去了意识。官兵在雪地里足足待了10个小时,圆满完成了任务。

驻守一方,该营还始终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积极当好党在藏区的“代言人”。他们先后为当地引进7个农牧优良品种,帮助11个村庄脱贫致富,从雪灾震灾中抢救群众210多人、牲畜5300多头。

今年4月尼泊尔特大地震波及日喀则地区,该营官兵闻令而动,紧急驰援吉隆、樟木等重灾区,连续奋战70多个小时,运送救灾物资160余吨,转移安置群众400多人,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赞誉。

艰苦不怕吃苦,实干创造实绩

岗巴环境艰苦、气候恶劣,该营85%的官兵不同程度患有高血压、心脏移位等高原性疾病,60%血色素超标接近临界点,30%因身体机能严重失衡,留下健忘症、大脑神经退化、免疫力下降等后遗症。许多人由此感叹:在岗巴,躺着也是奉献!但全营官兵从不认同,特别崇尚“苦中更要有为”。

组建之初,全营官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创下了建成岗巴第一所学校、第一座电站等多项第一。新时期,他们继承发扬老岗巴人“苦干加实干”的进取精神,坚持树立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使“事事争先进、个个当标杆”的光荣传统,在全营官兵中一茬茬接力传承。他们靠着肩挑手挖垒地窝子的劲头,盖起40多座保暖房,搭起3万多平方米蔬菜大棚,开辟600多公里简易路,构筑10多公里防御工事,建起了配套规范的射击场、投弹场、战术训练场,还在千万年不长树的岗巴最先种活了树。

该营党委始终认为,条件越艰苦越要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环境。营里专门从有限经费中挤出12万元,为每个连队和哨所建起微型图书室,建立互帮互学对子,经常开展社会前沿小讲座、文化学习小辅导等活动,举办理论学习班、信息技能班,为官兵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这些年,该营先后走出31位团以上领导,6名干部考上研究生,21名战士考上军地院校,4名战士直接提干,187名官兵通过自学考试、函授获得本科、大专文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