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天津市开发区第二小学安置点的墙上贴满了寻人启事。 本报记者 杨睿/摄
8月13日,在天津市开发区第二小学安置点,一名医生正在为受伤群众治疗。 本报记者 杨睿/摄
8月13日,在天津市开发区第二小学安置点,一名受灾群众在帐篷里休息。 本报记者 杨睿/摄
□ 本报记者 高丽
“噩梦!噩梦!”
8月13日早8点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泰达心血管医院急诊室,惊魂未定的李女士左手被厚厚包扎着,穿着血迹斑斑的睡衣,跟前来看望的亲朋反复说着这两个字,再也不想多说别的。
病床上只有4个月的儿子咿咿呀呀地看着妈妈,“好在他没有受伤。”李女士说着翻了个身,床单上是一片血渍。
8月12日晚23时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李女士家所住的海港城是离爆炸地点最近的居住小区,整个小区近10栋楼,所有窗户玻璃全部炸裂,无一幸免。
“以为地震了,感觉楼要震塌了。”据李女士爱人范宏力回忆说,当时两个孩子已熟睡,范宏力感觉天突然亮了,大约3秒后一声爆炸巨响,然后屋子里玻璃炸得纷飞,感觉整栋大楼往下顿了一下。
范宏力赶紧推醒爱人,随即抱起只有4个月大的小儿子,李女士跑到大儿子房间,孩子已经吓得呆住了,站在床边一动不动,喊都喊不出来,最后她硬是抱起孩子,然后赶紧就往楼下冲。
冲到楼下时已有邻居跑了下来,满地的玻璃碴儿,楼上还在不停地掉玻璃。一家人穿着拖鞋往小区外跑,这时,李女士看到大儿子已满脸是血,才感觉到自己左胳膊也在一股股地往外冒血,肉都外翻着。
不知跑了多久,遇到一辆警车,随即他们被送往医院。范宏力将妻儿送到医院,立即往回赶,同小区的1号楼里住着自己的父母,1号楼也是离爆炸点最近的一栋。
穿着拖鞋往家的方向一路狂奔,范宏力不断地给父亲打电话,但一直打不通!跑到楼下往上一看,楼里冒着火光,有人拦着坚决不让上去,受伤者已被送往医院。
“满世界地找爸妈。”直到凌晨3点,才打听到父母在另一家医院。爆炸时,父亲看到火光便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炸裂的玻璃瞬间击中满脸,被缝了25针,母亲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导致全身多处骨折。
“对不起爸妈,本来不用遭这罪的。” 范宏力哽咽着说,父母从天津市区搬来同一小区,为的是方便照顾孩子,才来没几天,就赶上这么大的灾祸。
13日10时许,在爆炸点的第一现场,周围几公里范围内的高层楼房,窗户上没有一块玻璃,有的还有布块往外飘着,大楼几乎被掏空了。采访中,受伤群众不少人感慨,捡了一条命。
天津市开发区第二小学是安置点之一。13日上午11时许,离二小还有1000米距离,车辆已水泄不通,只有救援车辆有一狭小通道进出。记者步行至大门口,人声嘈杂,有志愿者声嘶力竭地喊道:“请让出一条通道!”
周围放置着充足的水、面包、衣服等救灾物资,一条“人龙”一字排开,通往学校门口,前方大声传来:缺衣服!就有一包包衣服被接力传递进去。
二小安置了近2000余名受灾群众。这里更多的是来津务工人员,对他们来说,这次彻底被“炸”得无家可归。
来自河南的焦燕和丈夫躺在一块布毯上,两人浑身擦伤不少,双脚更是布满伤口。他们在爆炸点附近工地打工,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离爆炸仓库不能再近了。”
爆炸时,住的临建房瞬间被夷为平地,“是从里面爬出来的。”此时的地面上碎玻璃已是厚厚一层,都是从附近高层上被震落的,他们光着脚、踩着玻璃碴儿走了将近两三公里,终于搭上了一辆满是伤员的救助车。
事故发生后,天津群众爱心接力,彰显人间大爱。出租车自发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拉运伤员,为受灾群众服务;献血者排满各个献血站点,爱心企业送来一车车物资……
在所有人群中,一名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成为最忙碌的人。他们帮忙有序发放救灾用品,安抚受伤同胞。
志愿者周先生住在天津市区,他于13日凌晨0∶20就赶到港口医院,这时距离事故发生还不到1个小时。他与五六名朋友,开着四辆私家车,在加油站买了四箱水急急赶到事发现场,没下车就开始拉运伤员,直到当天下午6点钟记者遇到他时,他的脚步还没有停歇。
“不添乱,听指挥。”这位“80后”小伙儿有着参与汶川地震救灾经验,“我们应该做的,现场像我这样的有很多。”
志愿者王女士本已是受灾群众,丈夫受伤包扎好回家养病,没有受伤的她,索性就留下来帮忙。从凌晨到下午一直没合眼,她表示,“还想留下来再看看,还有什么可帮忙的。”
“你的家呢?”这是一个稚嫩的声音。在二小安置点,5岁的王羽萱(化名)关切地反问记者。
这个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此刻最想知道的是,“受伤的家”什么时候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