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8月10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妇联工作根本遵循 格桑花在阳光照耀下怒放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 黄甘英:“客家妹”的抗战烽火路 “只招男性”受损的不仅是女性 宁夏灵武乡村教师性侵幼女被判无期 笑着“认命”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桑花在阳光照耀下怒放

——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 本报记者 乔虹

开栏的话

对于历经沧桑的雪域高原来说,1965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这一年的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标志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50年的发展进步,催生了西藏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

日前,本报记者随中央媒体采访团赴藏采访,从拉萨出发,走进“藏东明珠”昌都、“西藏江南”林芝,深入城市牧区、基层一线……亲眼所见、亲身感受西藏改革发展稳定的丰硕成果,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一个真实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并力图通过对西藏妇女真实生活的再现,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见证当代西藏的发展进步。

“心儿是纯净洁白的雪山,胸膛是宽阔无边的天空,美丽就像盛开的格桑花,格桑花开在雪域高原……我们是西藏妇女,勤劳淳朴善良美丽,用大爱孕育高原儿女,用温情呵护美好家园……”

走进西藏,走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耳边不时会响起美妙的歌声,眼前到处可见身体健硕、脸色红润的西藏妇女。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的风雨变迁,五十年的岁月成长,西藏的面貌焕然一新。

伴随西藏自治区五十年所走过的脚步,今天的西藏妇女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同旧西藏相比,西藏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歌中所唱“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的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新时代的西藏妇女,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撑起新西藏的“半边天”,成为推进西藏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

而西藏妇女地位的变迁,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西藏经济社会和人权事业的巨大进步。

从“命价为一根草绳”到致富带头人

这是一栋传统的藏式民居。

房间内摆设着藏式传统的家具,铺着洁白的床单被罩,收拾得干净整洁,还有免费的WiFi和可冲洗的卫生间。窗外小院内鲜花盛开,青青的石板通向村里的小路。而不远处就是雪山林海,还有飞扬的经幡……

在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美丽的藏族小乡村——扎西岗村,有一家名为“卓”的家庭旅馆。女主人卓与丈夫、哥哥操持打理着旅馆的一切。

“卓”家庭旅馆现在每年的年收入有十几万元,旺季时更是一房难求。

而在扎西岗村,放眼望去,“阿佳其美家庭旅馆”“桑吉卓玛家庭旅馆”…… 多数的家庭旅馆都是以女主人的名字命名。

村妇女主任乔德吉告诉记者:“在扎西岗村,基本都是女人当家。因为女人经营家庭旅馆,是家庭收入的支柱,也是村庄致富的带头人。”

不仅是扎西岗村,今天的西藏,广大农牧区妇女努力发展生产和多种经营,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占农牧区劳动力总数60%以上的农牧区妇女早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但在旧西藏,妇女只能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即使同男性干一样重的活,农奴主给的口粮和报酬也比男性少得多,劳动妇女的“命价”为一根草绳。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妇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激发广大妇女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妇女就业领域越来越宽,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层次逐步提高。

据统计,2013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就业总人数205.5万人,其中女性76.1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7%,她们当中既有专家、学者、法官、律师、教师、医生,也有企业家、致富带头人,西藏妇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与男性一道共同促进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奴隶与妇人不许参与军政事宜”到登上政治舞台

30岁的女干部拉巴卓嘎举手投足间都透出干练与自信。

今年四月,经过民主推荐、群众评议、组织考察,年轻的藏族姑娘卓嘎被任命为林芝市米林县南伊乡副乡长。

虽然上任仅仅四个月,但说起乡里的情况、自己分管的工作,卓嘎头头是道。七年前,从西藏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她,通过参加自治区的公开考录,成为了一名基层乡镇公务员。“回想最初的那段日子,真的很苦,开头五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只休过一次假、回过一次家”,“虽然因为想家曾偷偷哭过,但我咬紧牙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依靠自己的努力,卓嘎一步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提起新任的女副乡长,南伊乡的农牧民竖起了大拇指。

在西藏采访过程中,像卓嘎这样的女干部随处可见。

据统计,目前,西藏自治区全区女公务员2.28万人,占公务员总数的33.8%。地(市)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85.71%,县级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90.43%。74个区直单位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为65%;区管一级国有企业女性高管配备率50%。全区村(居)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实现100%。

但在旧西藏的政府机构中没有女职员,更没有女官员。旧西藏法典中明文规定:“勿与妇女议论国事之权”,“奴隶与妇人不许参与军政事宜”。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西藏妇女不能参政议政的历史被彻底改变。从自治区实行第一次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开始,历次换届选举妇女参选比例均在90%以上,一大批有能力、有文化、有贡献的妇女被选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积极为西藏乃至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中女代表103人,占代表总数的23.2%;自治区十届政协委员中女委员130人,占委员总数的21.2%。

从95%以上的文盲率到99%以上的入学率

再过一个月,昌都八宿县18岁的藏族少女丁增玉珍就要乘飞机远赴渤海之滨天津,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了。

对于未来四年的内地求学生涯,玉珍充满了期待:“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在学习之余我要多去不同的城市看看,多了解不同的文化,我还想继续读硕士、博士。”年轻的玉珍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站在女儿的身边、只有小学文化的妈妈措姆一直点着头。对于女儿的“远大抱负”,她只能用简单的汉语告诉记者:“支持、都支持。”

作为家中的长者——74岁的老奶奶明珠始终在抿着嘴笑着。没有读过书的她,听不懂汉语,只是以疼爱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女儿、孙女。

一家三代女性,因时代不同而际遇不同。

在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广大妇女没有机会读书。和平解放以前文盲率高达95%以上。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西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妇女儿童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农牧区妇女进行扫盲教育、实用科技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自治区全区幼儿园在园学生7.34万人,其中女童3.59万人,占总数的48.91%。全区小学在校生29.48万人,其中女生14.36万人,占总人数的48.7%;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99.59%,其中女生毛入学率99.53%。全区初中在校生12.61万人,其中女生6.17万人,占总数的48.9%;初中阶段入学率98.75%,其中女生毛入学率达到99.89%。

与此同时,在西藏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中,女性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科技领域中,西藏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妇女占全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总人数的30%以上,全区在职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女性占10%以上。

事实充分证明,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西藏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教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旧西藏,妇女生产曾被视为不洁的事情,只能到牛羊棚生产,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十分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建立了区地县三级妇幼保健网。自治区对住院分娩的农牧民产妇实行优惠鼓励政策,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已从和平解放初期的5000/10万下降到现在的108.86/10万,婴儿死亡率从430‰下降到16.81‰。

西藏全区法院首个妇女维权合议庭日前在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成立,这标志着西藏妇女的维权工作提升到了司法实践的层面。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区人大先后颁布实施了《婚姻法变通条例》、《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等,促进妇女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截至2013年底,西藏自治区参与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总人数121.5万人,其中女性参保52.8万人,占总数的43.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女性参保66.2万人,占总数50.71%。全区有儿童福利机构10所,其中民办2家,收养孤残儿童和弃婴988名,西藏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完善。

……

格桑花,迎着高原阳光怒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西藏妇女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