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心愿
“县委书记仅仅是无数职业中的一份,无数岗位中的其中一个,只因有了党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我才会走到今天的岗位上。我的身后是强大的组织,是百姓热切的期盼,我和我的团队要做的就是帮助百姓脱贫致富,让他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 特约记者 黄霞
“忠诚于党我带头、服务人民我带头、加快发展我带头、优良作风我带头、廉洁自律我带头。”几年前,曾瑜从市直机关下县工作,大面积的贫困现状和群众渴求改变的眼神深深触动了这位年轻女干部的心。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她就任“一把手”后,向辖区干部群众作出了掷地有声的“五带头”承诺。
从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习水县,到红军三进三出召开“苟坝会议”的遵义县,几年来,曾瑜用自己 的行动和智慧诠释着新时期“县委书记”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
率先垂范,忠诚务实为民清廉
6月24日,烈日当头,30多摄氏度的高温让人有些受不了。深入群众调研了一整天的曾瑜终于在晚上抽出时间接受专访。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遵义县是贵州工农业大县,如何转型崛起,如何脱贫小康齐步走,都得靠一个“干”字。曾瑜这样解释她的工作。
“为什么我们守着‘苟坝会议会址’这个宝藏还过得这么穷?”2014年2月,曾瑜到遵义县任职后,深入枫香镇苟坝村调研,老党员黄文汉的一句话让她一时语塞、深感汗颜,也让她更加明白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她下基层、进农家、入企业,风风火火寻找黔中大县转型崛起良方。经过认真思考,她提出了全面深化党员干部“五带头”,推动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发展水平、党员素质、群众满意度“五提升”的思路,确立了“千年古县·最美田园”发展定位。
“干”字当头。曾瑜的率先垂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无论是她过去任职的习水县,还是现在主政的遵义县,四大班子领导公开亮承诺、亮职责,县直部门和乡镇党员干部,以制作岗位牌、佩戴工作证、党徽等方式亮明身份,公开工作目标、办事程序、服务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勤政务实的作风得到了群众称赞。2014年2月,曾瑜调任遵义县,两名习水老乡专程赶来,将一块用糯米和黑豆拼嵌着“忠信难克”的牌匾送到她手中。这四个字,是欣慰和喜悦,也强烈地激荡着她的心,让她深思县委书记的使命与担当。
苦干实干,奔跑在“战场”和“赛场”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支团结奋进、敢于担当、善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2011年10月,曾瑜从习水县长岗位转任习水县委书记,她对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工作中,曾瑜把基层工作、矛盾处置、群众工作等作为“战场”,把项目建设、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作为“赛场”,在“战场”与“赛场”中培养锻炼和选用干部,激发领导干部队伍的活力,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习水县成功摘除了“贫困”帽子。
2014年,曾瑜转战到遵义县任职。
“如何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中推动遵义县早日转型跨越?”这些问题始终在曾瑜心中反复打转。在她的主导下,遵义县果断关闭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引进一批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项目,还大力推动农业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子。
如今,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千年古县正朝着美丽新城区、新型工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统筹先行区的目标破浪前行。
情洒山乡,引领群众奔向小康
在黔北山区工作多年,曾瑜深知,加快解决贫困问题,不让一个老乡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遵义县是有着百万人口的大县,基层困难群众的生活总是牵动着曾瑜的心。
“和老百姓的每一次接触,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触动,看到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我都对自己说,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对得起他们热切的期盼。”说起老百姓,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县委书记露出了柔情的一面。
2014年,遵义县在深化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子”中,曾瑜就与因车祸致残的贫困户王相坤结上了“穷亲”。曾瑜对她的“穷亲”关爱有加,实打实帮扶,让他早日脱贫。
今年5月,曾瑜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王相坤家的一篮野菜和一张便条。便条上写道:“我们农村没有啥好东西,只有一颗感恩的心,一袋野菜表达我们老百姓对书记的感恩之心。”
这样感人的事还很多。2014年以来,以“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干部当亲人”为主题的“双亲”活动,在遵义县不断深化拓展。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与群众“结亲”2万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上万个。2014年,遵义县农民人均收入9788元,比上年增长12.8%,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
四年来,习水县、遵义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贵州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众多表彰。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均与这位干部眼里的好“班长”、群众眼里的好“亲戚”——新时期的女县委书记曾瑜的努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