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苏建军
近年来,河南省新郑市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新社区建设,拆迁农民搬进了新家园,住上了楼房。农民“上楼”后,日子过得怎么样?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新郑市几个农民安置社区采访,实地感受农民变市民后的生活变化。
村庄变社区 乡村面貌新
记者在新郑市孟庄镇鸡王社区看到,一排排林立的楼房和城市住宅一模一样,花坛、广场、商业街区,样样俱全。以前破旧的村子、泥泞的土路不见踪影,几个居民悠闲地在自家楼下聊天。
孟庄镇的干部介绍说,鸡王社区原本是一个多枣林的小村庄,有村民380户1700人,住房占地320亩,集中安置后,节约了240亩用地,用于产业发展。以前鸡王村集体资产几乎为零,鸡王社区建起来后,预留了10%的商业房共 9000多平方米作为集体资产,增加集体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每年收益达到200万元,这笔收益主要用于替村民缴纳新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费以及物业费,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
据了解,新郑市在拆迁安置中坚持无偿安置、合理补偿的原则,对符合安置条件的村民每人无偿分配50平方米安置房,又给予旧房相应的经济补偿,可实现户均分配两套以上住房,按照“住宅+出租房”模式,一套用于居住,另一套用于出租,满足自身住房需要,又能对外出租,稳定的租金让生活有长远保障。
农业及生态也是新郑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一本细账。以鸡王村来说,现有耕地约1060亩,近年来,通过新型社区建设把镇村路网、社区路网、农业机耕道“三网合一”,将中低产田改造成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井通电、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农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按照国家园林村的标准,启动了高标准生态廊道、游园广场、街心花园、人工湿地公园的建设,逐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水、田、林融为一体,立体交错、景色优美、绿量充足的生态体系。
产业多样化 就业家门口
就业和再就业是关系到安置农民生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保障社区居民就业,新郑市各级政府积极推行“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两人就业”模式,坚持产业集聚区与新型社区同步规划建设,打造了多个产业集聚区和农民创业园,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
以孟庄镇为例,当地就建有华南城、六盛钢材批发市场、东鑫钢构等多家工商企业,其中华南城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城,可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六盛钢材和东鑫钢构等企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创业就业,还为当地“4050”人员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而由农民自筹资金建设的孟庄镇农民创业园,延续了当地传统的红枣产业。全镇有2万人在园区从事加工枣饮料、枣片等产品,年产值破亿元。
据介绍,以前,由于交通落后,产业不发达,鸡王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仅有6840元,推进城镇化建设后,当地农民不必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和创业,收入方式更加多样化,如今,当地农民除了农业收入,还有工资性收入、集体资金收入、财产性收入、房屋租赁收入等,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7000多元。
村民变市民 生活更丰富
薛店镇常刘社区位于新郑市东北部,是新郑市最早一批建设的新型社区。记者看到,这里一排排漂亮的多层住宅错落有致,绿色的行道树和草坪让人心旷神怡,村民小楼掩映在绿树之中,中心广场前边就是社区服务中心,旁边有自助银行,对面还有小学校……
社区妇代会主任马连英向记者介绍说,不仅常刘社区,新郑市其他许多安置社区也早就实现了“六通”“十一有”“两集中”,即通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天然气;有公共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中心、小学和幼儿园、老年公寓、特色农民创业园、金融服务机构和专有车棚;垃圾处理集中、污水处理集中。此外,社区还建立了服务中心,提供即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跟踪服务等,信息网络还实现了安防、便民、医疗等智能化服务。
搬进社区后,村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生活方式。他们白天可以在图书电子阅览室、远程教育室看书、读报、上网、看电影,还可以参加培训,晚上在小区公园散步,在娱乐广场跳舞唱歌,和城内居民的生活没有两样。
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一些干部群众谈到对未来的担忧和期望。他们认为,从眼前来看,生活品质提高了,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模式变多了,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新市民从农业经济社会走入工业化商品化社会,谋生的技能还需要拓宽加强,否则,一旦市场、就业等形势有变,农民很难应对,这需要政府持续加强对新市民的各种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