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语
“在守望正义中展现法律的力量和情感” ——童勤
□ 本报记者 蔡锦其
成都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处长童勤从事控告申诉检察工作13年,参与处理信访案件2万余件,直接处理8000多件,201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曾荣登“中国好人榜”,并获得成都市“三八红旗手” “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称号。
童勤在实践中总结出“三心”工作法,即面对群众将心比心;耐心倾听诉求表达,并进行情绪疏通;对信访案件准确分流,并细心做好释法工作。
童勤说:“面对面与群众交流,运用‘三心’工作法,有利于加强情感沟通,会缩短心理距离,消除对方的怀疑、对立情绪和不信任感,从而建立互信。”
2007年,童勤在成都市检察机关涉检信访积案排查过程中,非常关注王某举报案件,这是几经反复都查无实据的案件。童勤第一次见王某时,她静听对方1个多小时的诉说,这让王某倍感亲切和温暖。王某近两年中,每次到检察院上访指定见童勤。王某上访变得理性了,他还劝告其他上访人要理智地反映诉求。2010年,王某部分问题得到解决。
今年42岁的李某背负着“敲诈勒索嫌疑人”的帽子,案件一直悬而未决。他上访多年都没能结案。2014年,李某看到童勤的事迹,慕名找到她,“她热情地接待我,还认真地听我的诉求,她那种可亲可信态度,让我看到了希望。”半年后李某的案子结案了,目前案件已经进入司法赔偿程序了,李某再也不用为案件东奔西跑了。
童勤认为控申检察工作应该为信访群众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提供顺畅的诉求渠道。她说:“信访人员是不到难处不上访。控申部门作为联系群众的窗口,应在守望正义中展现法律的力量和情感。”
控申检察工作中,让童勤感到压力的是三四十件信访积案,大多属于经依法处理结案,当事人仍然缠访、缠诉,成为重复信访积案,童勤对这类信访积案坚持严格依照法律和程序的原则处理。在接待中,总是用朴实通俗的语言,耐心地向信访群众宣传法律知识,用正能量化解矛盾和纠纷,成功化解了多起上访事件。
童勤的丈夫、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喻敏说:“我感觉她的工作很繁杂,压力和责任很重。她在家里常常是这个电话没有打完,另一个电话又打进来了。一次家庭聚会期间,童勤接了上访人的电话近一小时。我不理解地问,‘有什么事不能在单位谈?’童勤说,对方随时打来电话,我都要认真接待,只有真正为他人着想,才有利于事情得到解决。”
在喻敏眼中,童勤是一个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好妻子,他们夫妻两地分居时间比较长,童勤没有因忙碌的工作而忽略家人。“我在事业上取得今天的成就,她功不可没。以前,我不会电脑打字,写好文章她打成稿并投稿。现在,我的教学课件都是她制作的。她对老人和孩子也非常尽心。”喻敏说。
童勤不仅敬业,而且专业,还成功地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群众喜爱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