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六一”儿童节期间,我们将聚焦在孩子们喜爱的迪斯尼动画上。迪斯尼的受众群体遍及各个不同年龄层,研究这些主要针对儿童受众的电影如何塑造性别身份,具有特别意义。迪斯尼电影中的公主形象,经历了被动无力、积极行动、发现自我的变化,两性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更为丰富的呈现。但如何在享受观影快感的同时保持批判力和思辨力,需要更多反思,以应对主流商业文化带来的挑战。
迪斯尼公主:从无力到有力
《长发公主》
《冰雪奇缘》
《小美人鱼》
《仙履奇缘》
迪士尼公主,在狭义上指的是正式加冕的迪士尼所有官方公主,共有13位,分别是白雪、仙蒂、爱洛、爱丽儿、贝儿、茉莉、宝嘉康蒂、花木兰、蒂安娜、乐佩、梅莉达、安娜和艾莎。广义上包含所有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公主和非迪斯尼出品的公主。2014年,随着《冰雪奇缘》在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火热上映,安娜和艾莎两位公主也成为迪士尼的两位官方加冕公主。公主们的形象从无家之女、等待王子拯救的受害者到女性化力量拥有者,体现出公众对女性形象改变的期待。(夏荷)
■ 冯芃芃
经典童话故事一直是迪斯尼公司的重要素材来源,迪斯尼的“童话电影”往往根据主人公的性别身份被定位为“男孩电影”或“公主电影”。自1935年起,迪斯尼公司共制作了11部动画长片公主电影。其受众群体遍及各个不同年龄层,研究这些主要针对儿童受众的电影如何塑造性别身份,具有重要意义。参照有关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分期,结合女权运动的发展,以公主形象与童话人物原型对比,笔者将迪斯尼公主的形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加以研究。
古典主义时期(1930~1950年代):无家之女、等待王子拯救的受害者
“古典主义好莱坞”由波德维尔等美国学者提出。在这段时间里,迪斯尼推出了3部制作精良的公主电影,分别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仙履奇缘》和《睡美人》;其中公主形象也符合“古典”特色——矜持、传统、得体。
——操持家务的无家女:她们要么没有生母,被迫与继母生活(白雪公主和灰姑娘);要么受到诅咒离开父母的庇护(睡美人)。她们擅长家务,勤恳劳动,白雪公主照顾7个小矮人的画面甚至散发出母性的光辉。这种家务工作和母职相结合的角色,恰是20世纪前半期美国社会给女性的定位。
——性别化的正邪对立:影片中戏剧冲突的设立通过两极化的女性形象推进。一边是作为“好女人”的公主们,她们美丽优雅、单纯善良。另一端是工于心计、年长的邪恶女性——坏继母或坏女巫。研究者指出:这类故事确立了西方父权制度的一对基本关系——天使/好女人和恶魔/坏女人的对立。这是父权制度施加给女性的两种角色,压抑女性的创造力。
——“一见钟情”的爱情:爱情是迪斯尼对原版童话进行最大改编的部分。一见钟情在先,公主遇难在后,电影突出浪漫爱对于推动情节的意义。“浪漫爱”中的不平等关系,通过“男性凝视”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一阶段的迪斯尼公主“接受他人的安排并且服从”(波伏娃语),有力量的女性作为邪恶力量,最终成为被惩罚的对象。影片反映出当时文化观念趋于保守的美国社会里,迪斯尼公主形象的设置并不鼓励女性发掘自己的潜能,而是将“浪漫爱”视为女性获得拯救的唯一途径。
女权运动之后(1989年~新世纪之初):勇敢的行动者、父亲的女儿
1960年代到1980年代,对于美国是一个解放、改造文化的年代,对于好莱坞则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实验的阶段,迪斯尼在此期间也处于转型过程中。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没有新的公主形象出现,直到1989年《小美人鱼》上演。其间的女性人物刻画表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积极行动的多元文化公主:上世纪70年代,女权主义电影研究者批评好莱坞电影中刻板印象式的女性形象塑造,呼吁“积极正面”的女性形象。女权运动之后的迪斯尼公主形象发生了明显变化,故事来源突破欧洲中心,取材于不同民族文化,其种族阶级背景更为多元。她们都聪明智慧、独立自主、积极助人、勇敢坚强,传递着新一代“好女孩”的信息。公主与王子之间往往互相拯救,公主们甚至可以拯救整个王国。
其二,“真爱迷思”:在这些电影中,爱情依然是情节主线,无论是否一见钟情,经过努力得到爱情是公主们获得的奖赏和美满结局。初见的凝视方式往往颠倒“男性凝视”,公主作为主动观看的一方,从而赋予公主更多能动性;但是被看的王子处于行动中,因而无损其男性气质。男女之间的真爱能够战胜一切邪恶和障碍,这是不变的主题。
其三,“父亲的女儿”:在这些电影中,家庭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但有趣的是,母亲要么不在场、要么被边缘化,父亲是公主们的主要依恋对象,为父亲解决危机往往是她们行动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些具有能动性的公主,反而体现了女权运动之后女性解放遭遇收编的现状——她们所获得的解放和赋权必须满足特定的前提:父亲的理解和许可,不影响家庭完整。
女权运动之后,迪斯尼公主们开始呈现一些积极正面的意义。电影在改编童话故事使之更为适合当代观众时,改变了公主的行为,但是不会改变公主的外表之美和真爱迷思;对异性恋家庭和父女关系的强调消解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能动性。
后女权时代(2010年代以后):女性化力量拥有者
进入新世纪后,迪斯尼公主阵营里又多了3位公主明星,包括《长发公主》和《冰雪奇缘》的双公主。这一阶段的迪斯尼对原来的故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写,公主形象进一步丰满、复杂,主要特点有:
——女性身份与自我赋权。这一阶段的公主自身都有力量。公主们踏上历险旅程,但是动机不再是为了王子或父亲,而是为了自己的愿望。乐佩(《长发公主》中的女主人公)与安娜(《冰雪奇缘》中的妹妹)在行动力上继承前一阶段公主的特点,乐观积极、勇于面对困难、自己解决问题。爱莎(《冰雪奇缘》中的姐姐)是迪斯尼历史上第一位不需要爱情界定人生意义的公主,她有才华、能力和权力。这些故事的重心不是与男性的关系,而是发现并接受自我。
——女性情谊的重要性。不管是《长发公主》中的母女关系,还是《冰雪奇缘》中的姐妹情谊,迪斯尼终于能够面对女性关系中的问题并且寻找原因,这显然是一种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女巫”角色得到重新定义。作为反派的女巫/养母通过“母爱”来控制乐佩,留下深入探讨“母爱”复杂性的可能。爱莎公主的“女巫”形象更具颠覆意义,她既有女巫的控制力、又有公主的善良美好。人物的行为动机愈加丰富,也就提供了彼此更充分理解的可能。
——重新定义男女关系与“真爱”。虽仍有爱情主线,但电影对两性关系和王子身份进行了突破性的改写。两部影片都消解“一见钟情”,沿袭了“屌丝逆袭”的主题。作为小偷或普通工人阶级出场的孤儿最终成为公主的“真爱”,作为王子出场的高富帅最终成为大反派,迪斯尼不再坚持简单的善恶对立,也不再坚持“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甚至在《冰雪奇缘》中赋予“真爱”崭新定义——姐妹情谊,实现迪斯尼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提升。
回顾迪斯尼中的公主形象,其经历了被动无力、积极行动、发现自我的变化,两性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更为丰富的呈现。值得注意的是,在迪斯尼为女孩子们呈现的“美国梦”中,随着时代发展,虽然浪漫爱元素有所式微,但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聚焦点。“童话的浪漫爱模式不仅对儿童有影响,甚至还影响着成年女性的生活,她们内化童话的浪漫爱模式,继续按照浪漫爱模式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打造自己对人生的期待。”浪漫爱满足女观众的情感想象和观看快感,但这是一种放逐于幻象中的满足。如何在享受观影快感的同时保持批判力和思辨力,我们需要更多反思,以应对主流商业文化带来的挑战。
(作者为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