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玛扛着自己遭到性侵的床垫参加毕业典礼。 (资料图片)
这场哥大反校园性侵的运动和争议,牵系到美国大学教育、女权运动影响、种族主义观念等问题,不失为美国社会的性别政治缩影。法律的健全与社会素质的养成,需要个人首先拥有为自己与他人而战的意识,不仅关注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也要关注到男性、有色人种与性少数群体长期以来在父权社会所经受的压抑。
■ 陈亦水
2015年5月19日,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艾玛·索科维奇(Emma Sulkowicz)扛着自己遭到性侵的床垫,参加毕业典礼,台下一片喝彩,很多毕业生也在自己的学士帽上贴一条红胶带以示支持。
不明真相的人,认为美国学生小题大做;持传统性别伦理观念的人,会惊讶女孩子怎么这么不知羞耻……事实上,这是一个持续了近3年的校园反性侵运动,扛床垫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要红胶带”:哥大反校园性侵运动
性侵案肇始于2012年8月,据艾玛所称,她在自己的宿舍里,遭到了本校男生保罗·南格塞的性暴力,事后保罗不仅极力否认,而且态度相当恶劣。这件事最初只是作为低级八卦,在一小撮人的朋友圈流传。
没想到,艾玛决定为自己的身体而战。2013年4月,她正式向学校投诉保罗,校方在“认真”调查了一番后,于10月认为保罗在这件事中“不负有责任”,该事件开始在整个校园流传开来。
2014年4月,艾玛在纽约民主党参议员柯尔斯顿·吉利布兰陪同下,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将这件校园性侵事件向媒体曝光。事态升级后,纽约警察介入调查,对当事人做了口供,但很快地方检察院声明不再追究,学校也立刻表示不仅不会开除保罗,还呼吁大家不要再参与此事,以免影响新学年的录取工作与学校声誉。
这一切一下子惹怒了学生,哥大反校园性侵力量开始汇聚。很快,以艾玛为首的学生们成立了“不要红胶带”组织,意喻拒绝对校园性侵现象保持沉默。成员开始举办集会、发表演说。尤其在4月24日散发的传单中,学生公开点名指责哥大校长李·鲍林格纵容加害人,已违反神圣的《美国教育修正法案第九条》。2014年6月,该组织还在网上发布了一封《致哥大新生的公开信》以提醒大众,校园性侵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每年有20%的女性和6%的男性拥有这种经历,并呼吁即将入学的新生加入反校园性侵组织。
如果艾玛被性侵事件是一条导火索,那么 “不要红胶带”组织的成立则是上面的引信,迅速引爆了公众舆论。
第九条法案:美国女权运动的遗产
在“不要红胶带”散发的每一张传单上,总能看到异常醒目的“IX”字样。它指的是《美国教育修正法案第九条》。
“不要红胶带”之所以“搬出”美国法律,不仅仅是美国大学生法律观念强的体现,更因为“IX”作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宝贵遗产,它的符号意义在于女权主义者与美国政治家,为争取性别平权所作的历史贡献和法律意义。
1964年美国政府推出《民权法》后,全国妇女组织很快发现,缺乏治理性别歧视现象的法律措施。几经提议,1967年约翰逊总统颁布了著名的“第11375总统行政令”,即要求禁止就业方面的性别歧视。真正促使约束性别歧视行为列入教育法案的,是美国女性民权运动家、“第九条法案之母”柏妮丝·桑德勒。1969年,她最初用“第11375总统行政令”,为自己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教职而战。经过统计,她发现很多在美国大学求职和任职的女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于是投身于为争取教育领域女性权益的民权运动 。
随着柏妮丝等人的不懈努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签署了《美国教育修正法案第九条》。这条影响重大的法案,不仅约束了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聘用教员、校园性侵等方面的行为,还明确规定了在运动领域里,女性、有色人种、跨性别等少数群体的基本权益。
2014年5月,正是基于这一法案,美国教育部首次公布了一个包含55所高校的名单,批评它们在校园性侵问题上处理不当,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3所常春藤学校。2015年1月,随着调查的深入,这个名单扩大到94所高校——当然,艾玛所在的哥大班纳德学院也位列其中。
哥大校园反性侵运动的扩展,实际与女权主义运动的长期努力密不可分。法律的健全与社会素质的养成,需要个人首先拥有为自己与他人而战的意识,不仅关注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也要关注到男性、有色人种与性少数群体长期以来在父权社会所经受的压抑。
拒绝沉默:他们为自己和他人争取了什么?
2014年9月,艾玛决定将这场为自己而战的方式,发展成为一种行为艺术的实践。她创作了一个名为《负重》的忍耐力行为艺术,就是开头所提到的扛床垫行为,也是她为攻读视觉艺术专业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艾玛宣称,除非学校开除保罗,否则在学习期间,她将一直背负这个重达50磅的加大码床垫在校园生活,象征以保罗与校方为代表的男权社会,在她身上所施加的重压。
2014年10月,学生再次聚集在哥大校园标志建筑董事会大楼前示威,用红胶带将艾尔玛雕像(Alma mater)的嘴巴封住,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把矛头直戳美国教育体制背后的父权逻辑。其间,与艾玛拥有相似遭遇的学生,也用喇叭面向公众诉说自己被性侵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乏男性受害者。
2015年2月3日,保罗也不再沉默。这名获全额奖学金资助的德国学生,接受了《每日野兽》的访谈,他向媒体公布了与艾玛的脸书私信,表示双方都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发生关系的。很多人力挺保罗,并不断爆料艾玛拥有中国、日本和犹太混合血统,父亲是精神分析师,还宣布艾玛是个说谎的神经病,其言语带有强烈种族歧视色彩。
直到上星期的毕业典礼,尽管校长鲍林格拒绝与搬着床垫上台的艾玛握手,但艾玛还是顺利获得了学士学位,还获得了当代艺术界的青睐。纽约资深艺术评论家杰瑞·萨特茨将《负重》列为今年绝佳艺术事件之一。而保罗也正式起诉了学校董事、校长鲍林格与艾玛的艺术指导教授乔恩·凯瑟勒,认为他们纵容了这种有损他个人名誉的行为。
正如美国女权运动领导者贝蒂·弗里丹的名言:“个人的即政治的”。这场哥大反校园性侵的运动和争议,牵系到美国大学教育、女权运动影响、种族主义观念等问题,不失为美国社会的性别政治缩影。
回顾整个事件,人们很容易带入主观价值判断,或基于自身性别而产生的情绪。但是,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重要的不是两个大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对校园性侵现象的关注,以及性别平权社会意识的觉醒。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遭到性侵与性别歧视时,他/她为自己和他人争取了什么?而身为旁观者的人们,又为这些人和自己做了什么?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