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对未成年人卖烟方式隐蔽,警惕心强,态度强势是取证面临的难题
在办理个案的基础上,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切实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效应,着力构建解决和防范涉案问题的长效机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王春霞 实习生 马慧
“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影响,当时取证太难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吴宜远说。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督促落实未成年人禁烟保护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十三批指导性案例。
“未成年人吸烟并不是一件小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在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中,结合调查核实发现,本区学校周边的部分零售经营场所存在违法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等行为,可能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吴宜远所在的第七检察部负责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其实,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以及临界预防案件的过程中,吴宜远和同事们就发现,大部分涉案未成年人有抽烟的现象。
2017年年底,一起未成年人涉烟案件令吴宜远印象深刻。四五个15~17岁的男孩一起打篮球,其中一个抽烟的男孩张宇(化名)听说有一个超市偷烟比较方便,就去尝试。得手后,张宇将这件事告诉打篮球的小伙伴,大家觉得偷烟不是什么大事,就一起去了。偷了17次,涉案金额1万多元。一个孩子甚至将偷来的一条烟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父亲。最终,店员发现后报警。
吴宜远发现,烟被未成年人视为一种社交手段。大家对未成年人吸烟的现象很多时候是熟视无睹。事实上,未成年人吸烟并不是一件小事。吸烟不仅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发未成年人盗窃、寻衅滋事等。
2019年5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决定针对未成年人禁烟问题予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100米”规定并不是直线距离的100米
调查取证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起公益诉讼案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和第七检察部共同办理。“刚开始调查时,我们两部门有6个人参与其中。”吴宜远说,北京市海淀区面积比较大,中小学众多,调查取证人员明显不足。很多同事只要有闲暇时间,都来帮助调查取证。
吴宜远和一位同事一组,查看学校周边店铺是否在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调查商铺是否违规向未成年人售烟。学生在校上课时段,他们通常走访中小学周边的小卖部、超市以及报刊亭等。学生放学时段,他们观察有没有未成年人抽烟买烟。
“我们通常会跟随刚下课的同学去小卖部,假借买东西逗留,我曾编过各种借口,问老板卖不卖烤肠、卖不卖玉米、卖不卖冰棍等。”回忆起调查取证的日子,吴宜远笑了起来,她编过最搞笑的借口是“办婚礼买烟酒”。
从2019年4月开始一个月的时间里,吴宜远等人走访调查了辖区30多所中小学周边的100余处烟草零售经营场所。调查取证是暗访形式,“商家对未成年人卖烟的方式隐蔽,警惕心强,态度强势”是取证面临的难题。
吴宜远通过询问同事的孩子,知道某中学旁边的报刊亭有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情况。她和同事蹲守几天才成功取证。据吴宜远介绍,报刊亭看起来很普通,老板是将烟放在一个A4纸大小的盒子里,上面压了一摞杂志,完全看不出来。放学铃响起,老板才会悄悄拿出盒子。吸烟的学生通常会第一时间买烟抽上一口。
测距在前期也是个难点。《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禁止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及其周边100米内销售烟草制品。100米如何界定,吴宜远等人使用地图或者跑步软件进行测量。后期才发现“100米”的规定,并不是直线距离的100米,而是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行走的100米。
虽然调查取证初期困难重重,吴宜远和同事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内心确信这事儿是存在的,而且觉得做这件事是很有意义的。”
公益诉讼要注重质效
吴宜远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通过一个月的走访调查,办案组发现了两个主要问题,发现学校周围存在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违法行为,在未成年人经常出入的便利店等零售场所,部分烟草售卖商铺未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
2019年5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一是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上述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未成年人禁烟保护问题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
两家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涉案违法经营者进行查处。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全程跟进监督,强化沟通协作,多次监督现场执法检查活动,确保整改效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夏鹏清楚地记得,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的那一日是星期五。两家单位连夜召开联席会。周末两日,两家单位迅速行动。
2019年7月,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先后收到相关行政机关关于落实检察建议情况的回函。回函称检察建议中的涉案违法行为全部得到整改。
在办理个案的基础上,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还与行政机关加大沟通协作力度,切实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效应,着力构建解决和防范涉案问题的长效机制,开展全区类似问题排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控烟预防活动。
北京海淀区检察院的此次公益诉讼,直接推动了未成年人禁烟保护工作。2019年10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同年10月3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
搭建多部门配合协作平台
北京市海淀区第七检察部主任杨新娥告诉记者,检察机关就办案中发现的社会问题,要推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切实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检察机关可以结合办理的案件,推动搭建多部门配合协作的平台,实现“检察+行政+学校+社会”的多维度联动协调,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的改善。
在夏鹏看来,此次未成年人禁烟公益诉讼案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是与行政机关良好沟通;二是“案件+宣传”发挥积极作用;三是上级领导大力支持;四是各部门良好配合。
夏鹏特别强调“检察引导力”。在夏鹏看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找问题得找准,这样有利于形成“检察引导力”,促使相关行政部门立即行动,积极配合整改。做公益诉讼必须紧盯老百姓关心的痛点,胆大细心,从长计议,注重质效。
自2021年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将由分散办理平稳过渡到统一集中办理。这一做法将有力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关于未成年人禁烟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作出了进一步明确规定。杨新娥告诉记者,2020年、2021年相关部门将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工作当作重点,检察机关和相关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目前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范围已扩展到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