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姓制度之下绝大多数情况是女性放弃了原本的姓氏。从目前来看,日本的夫妻同姓制度尚未被彻底撼动。
民法中并未规定婚后必须是女方改姓,从字面上看不出性别歧视。然而日本颂扬的家庭一体长期笼罩在家父长制的阴影之下,导致夫妻协商改姓流于形式,家庭一体优先于个体诉求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女性自我的压抑和对女性权益的漠视。
■ 顾蕾
据日本《东方新报》2020年11月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要求就“夫妻同姓”制度进行调整。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一个市民团体近日进行的调查发现,逾七成受访者希望废除这一制度。
有三对构成事实婚姻的夫妻递交结婚申请时因坚持保留各自的姓名而未获批准,因此以违宪为由提起诉讼,2020年底最高法院大法庭受理了此案。
日本是目前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规定夫妻必须同姓的国家,为此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内外的质疑。本文追溯日本夫妻同姓制度,探究其特有历史,明晰其如今面临废除艰难的深层成因。
法律允许男女协商姓氏 性别不平等导致冠夫姓习俗
明治时代以前,日本普通百姓无权拥有姓氏。明治维新以后的1870年,政府发布《平民姓氏许可令》允许平民百姓也拥有自己的姓氏,到了1875年更是将姓氏作为义务进行推广。当时夫妻各自保留自己原先的姓氏。
1876年政府发布指令规定女性婚后使用原有姓氏,但在继承夫家遗产后改为夫家姓氏。1898年《明治民法》出台,规定户主及家人须持有同一姓氏,步入婚姻的男女双方须同姓同户籍,这一制度后为1948年实施至今的新民法所继承。新民法遵循了日本国宪法的男女平等理念,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决定选择妻姓还是夫姓。
尽管在法律上既可以妻随夫姓也可以夫随妻姓,但2017年的人口动态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日本60多万对夫妻中只有4.1%选择了妻子的姓氏,可见夫妻同姓制度之下绝大多数情况是女性放弃了原本的姓氏。以男性为中心的家父长制是造成此结果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里,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往往在婚后辞职回归家庭,即便待儿女长大一些后重返职场也很难成为正式员工。在这一时期女性婚后冠夫姓并未引发太多争议。
女性渐趋独立 冠夫姓带来多重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和少子老龄化的进程,家庭形态呈现多样化格局,选择在婚后继续工作的女性比例逐渐增加。这些变化使夫妻同姓制度带来的困扰凸现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珍视代代继承下来的姓氏,特别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因双方均不愿改姓只能放弃结婚或者选择同居不入籍;
——因结婚而改姓使个人的身份难以确认,带来职业和生活上的麻烦;
——被迫改姓让自己感觉得不到尊重。
对于婚后继续工作的女性而言,职业的连续性需要姓氏的连续性。无论是做研究还是从事服务业,改姓都会在工作上造成不便,不得不在结婚和离婚时告知同事、顾客等会暴露自己的隐私。婚后更改驾照、健康保险等证件也都是麻烦事。
日本宪法第24条规定在婚姻中夫妻享有同等的权利,然而婚后不得不放弃自己姓氏的大多为女性,这显然谈不上平等。
随着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建设进程,更多女性将重心从家庭转移到工作上,强调自己的主体性,因此苦恼于婚后改姓的不便以及该制度对女性的歧视,这使同姓制度引发了关注和讨论。
重新审视法律 逾七成受访者希望废除这一制度
对同姓制度的批判不仅来自日本国内。由于日本民法没有规定可选择的夫妻别姓制度,联合国分别在2003年和2009年两次因日本违反《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而提出劝告,日本至今未能做出符合联合国期待的回应。但国际上女性运动的发展和联合国对女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推动了日本政府提升女性地位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1991年法务省法制审议会开始进行婚姻制度的重新审视,法务省以此为基础于1996年和2010年分别准备了修正法案,提出同姓夫妻和异姓夫妻两种形式并存,即夫妻可以选择同一姓氏也可以选择保留自己婚前的姓氏。后者也被称为“选择性夫妻别姓制度”。但由于日本国民对此意见分歧很大,该法案未能提交到国会。
近年来力图建设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日本政府将夫妻姓氏视为实现两性平等的一环,然而2020年12月25日的内阁决议《第5次男女共同参与基本计划——所有女性都绽放光芒的令和社会》中仍然表示需要根据国民意见继续探讨夫妻姓氏的问题,这说明夫妻同姓这一观念在日本民众心中根深蒂固。在日本很多议员和普通民众心中,夫妻的姓氏与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密切相关,保持同一姓氏意味着夫妻一体和家庭关系的稳固,因而不能轻易触动。
2017年实施的相关舆论调查显示,29.3%的受访者认为夫妻应该同姓,不需要修改现行法律,42.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夫妻希望保留婚前姓氏的话可以修改现行法律,24.4%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夫妻希望保留婚前姓氏也应该改为同一姓氏,但可以修改法律允许婚后改姓的一方将自己婚前的姓氏作为通称来使用。从调查结果来看,此次能够接受夫妻异姓的比例为史上最高,但仍然有半数以上受访者坚持夫妻同姓。
据日本《东方新报》2020年11月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一个市民团体进行的调查发现,逾7成受访者希望废除这一制度。
也有人因认为同姓制度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而诉诸法律。
2012年有4位日本女性和1位日本男性以“不承认夫妻异姓的民法侵犯了宪法保障的婚姻自由”为理由向东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国家赔偿。2015年12月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认为夫妻同姓是明治以来延续至今的家庭和夫妻关系模式,没有违背宪法。
在此之后依然不断有人就此问题上诉。据2020年12月9日的《朝日新闻》报道,2018年有三对构成事实婚姻的夫妻递交结婚申请时因坚持保留各自的姓名而未获批准,因此以违宪为由提起诉讼,2020年底最高法院大法庭受理了此案。
从目前来看,日本的夫妻同姓制度尚未遭到彻底撼动。民法中并未规定婚后必须是女方改姓,从字面上看不出性别歧视。然而日本颂扬的家庭一体长期笼罩在家父长制的阴影之下,导致夫妻协商改姓流于形式,家庭一体优先于个体诉求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女性自我的压抑和对女性权益的漠视。
形式上的平等不意味着真正的平等,姓氏体现出的一体性也不是家庭一体的保证。只有进一步加大女性的社会参与度,改变现有的家族制度,才能真正使女性挣脱夫妻同姓的束缚。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