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延续传统性别观念、针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依然不时呈现,无论是打着“国学”幌子的“女德班”,还是在教辅材料中美其名曰注重性别差异的区别对待,实际上都是以男性作为主体和标准来塑造女性角色、规范和审美,一些热点舆情事件聚焦了相关讨论并引发舆论反思。
——“女德班”和相关讲座屡禁不止。
2020年,曾因开办“女德班”闻名的辽宁抚顺传统文化研究会又在山东曲阜开办了一个夏令营,课堂上各种雷人观点不断,诸如“戴美瞳的女孩不正经”“我天天一副贱相,真的是伤风败俗”“肾精大量流失,导致脊髓液外流,导致脑子不好使”。还有某高校的“女德”讲座称“相貌迷人穿着裸露易受性骚扰、学得好才能挑到好男人”……“女德班”和相关讲座在各地屡有出现,屡禁不止,反映了陈腐的性别观念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借助各地“复兴国学”“传统文化教育”等旗帜持续传播、固化不平等的性别权力关系。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消除性别歧视依然任务艰巨,推进性别平等的努力一刻也不能停止。
——教辅图书中性别歧视问题需引起关注。
近几年我国推进的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教育,希望从小抓起、从观念深处建构性别平等的共识,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是一些地方的教辅图书却“主动出击”,基于性别进行差别设计,传递有误的性别认知。如2020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名为《男生女生学数学》教辅书籍,因分性别设计教学内容、基于大数据定制“男生用蓝版,女生用红版”,引发广泛争议,被网友们批评是性别歧视。书籍虽然很快下架,但留下的疑问仍有不少,分性别设计教辅书籍是如何通过审查后出版的?如何在未来的教辅中杜绝类似问题?几乎同一时间,某高校给新生的《2020年新生安全知识手册》中,预防校园性侵害的内容被认为“将性侵责任归咎于女性”,当地教育部门随后接受采访时只是一句“一些表述确实不够严谨,明年修订时会修改”,便草草了事,如何在更深层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歧视需要持续关注。
——服从男性中心的双重标准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10月31日晚,一位哺乳期妈妈从抖音逐渐火至全网,只是因为她在视频中吐槽“高铁上,有着冰箱放着饮料,放两袋母乳怎么都不行”。也因为这个要求,她被众人指责“事多”“麻烦”“诋毁高铁服务”。类似的事情还有中山大学学生在网上爆料称,该校食堂饭菜有男女之分,同价不同量,男生多,女生少,也招致网络批评。在这些事件中,都延续了传统父权制性别双重标准,一种需求是否可以成为标准,关键是男性的需求、审美。虽然实际上就饭量而言个体间差异大于男女间的差异,但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设想是男性饭量大、女性饭量小,所以同样的价格给女性减少分量。吊诡的是,高铁冰冻母乳因为被视为女性而非男性需求,不仅没能成为服务标准,反倒被认为是一种“多余”和“麻烦”。而基于男性的审美需求也必然对女性的外表、身材建立一套“标准”、提出相应的要求。从网民热议的“迪丽热巴身材”“孟佳身材比例”到“程潇体脂”,都将优美身材视为成功女性的标配,实际上这不过是又一次落入父权社会对女性审美标准的圈套,如何打破男性中心的性别双重标准,关注女性的主体性和诉求的健康性、正当性,防止女性需求被忽略乃至被嘲讽,依然需要进一步打破传统性别认知的窠臼,建构性别平等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