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月14日电(记者 张逸之 赵雪彤 林德韧) 健身房禁止会员进店、会员打砸门店、工作人员与会员肢体冲突……去年10月以来,福州市拓福体育多家门店发生群众维权事件。冲突的起因,是福建浩沙健身的“接盘者”拓福体育宣布从2021年1月1日起,不再为原浩沙会员提供免费健身服务。
近年来,健身房“跑路”频发,随着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本是朝阳产业的健身房,却在办卡、扩张、倒闭、维权的“剧本”中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体育消费的发展。健身房何以成为“跑路”重灾区?消费者为何维权难?健康产业该如何健康发展?
被“转让”后又被“甩” 会员维权无门
2018年起,全国连锁店浩沙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持续出现关店、欠薪等问题。2019年9月,福建拓福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浩沙健身在福州的16家分店100%资产及经营权,并承诺原浩沙会员的使用权益不变。
接手一年多来,拓福体育陆续关闭了10家原浩沙健身门店。2020年10月27日,拓福在各个门店贴出告示,以与浩沙健身解除合同为由,宣布2021年1月1日后不再为原浩沙会员提供无偿健身服务。1月1日以来,拓福门店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增设保安,原浩沙会员在另行交费办卡前一律无法入内,引发多起维权事件。
会员卡还有几年才到期,有的会员甚至购买了十几万元的私教课,突然之间无法使用,上千会员无奈走上了维权之路。
福州市体育局回应称,已劝说消费者走司法途径解决。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案件本身是浩沙与拓福的合同纠纷,对消费者的投诉目前还处在调查阶段。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本该负起监管责任,却一再推诿。”多次参与维权活动的黄女士说,在向市级、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过程中,大部分部门都在“踢皮球”,或是以“未能联系上被诉方”为由一拖再拖。
福州市消委会调查发现,拓福体育存在多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如在与浩沙健身签署转让事项框架合同前,没有将转让事宜提前告知消费者,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门店大量减少,健身会员被迫转店消费,影响健身服务的质量;仅凭单方面发出与浩沙的合同解除函,就停止为原浩沙会员提供服务等。
2020年12月22日,福州市消委会约谈拓福体育,指出拓福单方面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应立即纠正,并在12月24日向拓福公司发出《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劝谕书》。在调解无果后,福州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表示,消委会将采取诉讼等进一步措施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朝阳产业何以“割韭菜”成风?
近年来,随着我国健身人群持续扩大,健身需求不断增加,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然而,各地健身房却频频“爆雷”,其中不乏行业领导者的身影,对行业造成极大伤害。
业内人士认为,预付费制度是健身行业乱象的重要原因。吴波说,健身房传统商业模式的特征是重资产、重销售、轻服务,往往通过低价招揽会员“跑马圈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健身房竞相压价,最终纷纷倒闭收场。
“有的健身房出现经营困难时,往往以超低价格突击收会员,圈到钱后就一跑了之。”吴波说,“有的经营者在开健身房之初就动机不纯,招完会员就跑路,然后另起炉灶继续圈钱。”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说,以现金流模式快速扩张的俱乐部大多以节约成本为导向,顾客体验不佳,留存率低,企业无可避免陷入经营困境。
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柏东说,以健身、教培、美容美发为代表的预付费行业“跑路”频发,根源在于违法成本太低,而消费者维权成本太高。“圈钱跑路发生时,经营者往往提前转移资产,消费者难以追回钱款,在我们看来就是诈骗犯罪,但在现实中这些违法者很少受到应有惩处,从而让无良经营者有恃无恐。”
“健跑跑”如何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专家表示,传统健身房要想克服自身缺陷,就必须要转变商业模式,同时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相关部门完善监管措施,多方合力剜除预付费制度等制约行业发展的毒瘤。
专家建议,国家和地方应加强消费法律法规建设,如参照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费用的规定,设定健身行业预付的最大金额和冷静期;建立监管平台或设立第三方账户,对消费者预付金进行有效监管;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等。
“这些制度一方面可以填补监管漏洞,降低消费风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倒逼市场主体主动求变。”王裕雄说。
王裕雄说,目前有少数传统俱乐部在获得了大笔融资输血的支撑下,正在由“重获客轻服务”向注重客户价值转变,这种模式在欧美市场获得了成功,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吴波说,行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行业协会的协调自律,主管部门应主动作为,引导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凝聚行业共识,规范企业行为,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