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1年1月1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 让妇女群众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 四川省妇联启动寒假“四送”活动 警营开放警犬成“明星” 巧手编织 实现收益扶贫双丰收 为居家隔离妇女儿童送去安心式服务 福建晋江启动“线上家庭年货节” 湖南长沙向“妇女儿童之家”授牌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9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车间带头人邹芳妹:

巧手编织 实现收益扶贫双丰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高峰

□ 黄初艺 韦小妹

踏入2021年,天气更加寒冷,但这不影响邹芳妹每天清早的准时出工。她一如既往骑上电动自行车,顶着冷风给各个村从事手工编织的村民送原料。

作为南宁市隆安县南圩镇爱华村就业扶贫车间项目带头人,邹芳妹一忙碌起来就停不下来,“姐妹们利用原料完成产品编织后,我再将成品拉回家,等待厂家统一派车收走。”

编织的工价虽然不算高,但足以让村民在闲暇之余有一份收入。三年过去,邹芳妹的编织团队从最初本村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周边几个村200多人的规模,一年发放的手工费用就有30多万元。

“这个叫冰桶,是出口国外的。”62岁的贫困户隆清华正在扶贫车间门前的空地上忙活着,手里的藤条上下翻飞。他年纪大,制作速度较慢,每天只能做一件编织品,即使这样,每个月也有几百元收入补贴家用。和隆清华一起做编织的还有几名村民,邹芳妹就站在一旁,指导大家编织。

每次要做新产品,邹芳妹都要先在厂家学习编织法,回来再向村民传授技术。常年在村屯间穿行的邹芳妹是南圩镇从事手工编织村民最熟悉的“身影”,而电动自行车是她使用频率最高的交通工具。“看见那电动自行车,就知道有活干了。”隆清华说。

四年前,原本在广东一家电子厂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邹芳妹因家中孩子尚小需要照顾,便辞职回乡。回来不久,她就在村里遇到了隆安县睦丰家居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招募能在各村寻找并组织会做手工编织村民的带头人。

经过深入讨论交流,邹芳妹觉得这事“蛮好”,能给自己找一份事做,也能让村民在闲暇之余增加一份收入。最初,邹芳妹只找到本屯的3名老人一起工作,“老人动作慢、记不住,我就一遍一遍地教,多加练习就能熟练掌握技术了。”许多村民觉得她有耐心又愿意教,都主动跟着做起编织。

目前,爱华村参与手工编织的村民达129人,多以妇女和老人为主,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人,而整个南圩镇跟着邹芳妹一起做手工编织的有200多人。

目前,隆安县在乡镇村屯建有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119个,实现就业297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870多人,就业人员实现月增收500~4000元。就业扶贫车间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满足了村民“赚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实现了企业收益和扶贫成效双丰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