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娟接待群众来访。
韩玉在工作中兢兢业业。
/ 主人公语录 /
“来到西藏,我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群众感受到法治阳光的温暖。” ——马丽娟
“我愿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法治温暖带到藏族群众心里。” ——韩玉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 黄河
“有事儿,就找韩律师和马律师。”
在西藏那曲市,这是许多群众的“心声”。他们口中的韩律师和马律师,是来自贵州省的两位女律师——韩玉和马丽娟。
从海拔1000米的贵州省来到海拔超过4500米的那曲市,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金黔到高寒缺氧、气候干燥的黑河,从青山绿水的山地公园到粗犷荒凉的雪域高原……
2020年7月,韩玉和马丽娟怀揣法律服务者的初心,成为“援藏律师服务团”的一员,她们调解纠纷解民忧、法律援助破困境,办理案件200多件,被那曲群众誉为高原上盛开的“贵州格桑花”。
让法治阳光照亮雪域高原
“援藏是我多年的梦想,我愿尽己所能,让法治的阳光照亮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在事业收获时节,马丽娟放弃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成为“援藏律师服务团”一员。
“我希望自己有能力时,也能帮助到别人。”马丽娟怀有一颗热忱公益的心。2020年7月,承载着贵州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的信任以及家人的支持,马丽娟终于成为司法部“援藏律师服务团”的一员,定点服务那曲市。
刚到那曲一个月,马丽娟就接到了一个法律援助申请。伍某于2017年10月29日在工地受伤,经鉴定为八级伤残,无护理依赖。就工伤赔偿问题,他多次与公司交涉,但长期无果。无奈之下,他申请了法律援助,并很快获得批准。“既然受理了,就要百分百做好!”在马丽娟的努力协调下,最终双方就具体的补偿金额及时间达成了调解协议。为帮助不常住那曲的伍某减少维权成本,马丽娟主动联系涉事企业,统筹兼顾情、理、法,创造和把握有效时机。这起持续近3年的工伤纠纷案件,于调解完成次日画上了圆满句号。
截至目前,马丽娟共办理案件57件,接待法律咨询59人(次),代写法律文书58份。“马律师工作作风严谨细致,业务上不断钻研,她以一颗仁爱之心让群众感受到了‘法在身边’。”说起马丽娟,那曲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德庆措姆直竖大拇指。
“来到西藏,我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群众感受到法治阳光的温暖。”马丽娟说。
把心中信念化为工作效能
“我愿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法治温暖带到藏族群众心里。”这是韩玉报名参加“援藏律师服务团”活动时发出的誓言。
但初到拉萨,断断续续的高原反应就给韩玉来了一个“下马威”,天气干燥导致的流鼻血是家常便饭。“我选择到最缺律师的地方提供法律服务,就一定要强迫自己从不适应到适应。不管条件再艰苦,心中有信念,就不会觉得苦。”韩玉一方面努力适应环境,减轻高原反应对身体的影响,另一方面时刻用一名律师的责任,激发自己的担当精神,竭尽自身所能服务藏区群众。
“韩律师,谢谢您!如果没有您的帮忙,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工钱。”10月22日上午,张某将一面印有“一心为民、真诚服务”的锦旗交到韩玉手里。
这源于一起装修合同纠纷案件。
当事人汪某于9月中旬委托张某为那曲市某小区安装防护栏,张某由于人力不足,未能如期交付。因协商未果,汪某要求其返还2万元材料款。
韩玉受那曲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协助处理该起案件。她从法、理、情三个层面疏导矛盾,并促成双方同意延长交付时间。为确保案结事了,韩玉全程跟踪案件进展,促使双方主动履行承诺。“看到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化解,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据了解,截至目前,韩玉共受理案件176件,接待法律咨询69人(次),代写法律文书22份。“每次看到当事人成功维权后开心的笑脸,我感觉所有的困苦、身体上的不适都是值得的。”韩玉说,用过硬的专业素养努力实现每一起案件案结事了,是她最大的目标。
以责任担当交出满意答卷
“抱歉,我不能跟你说太长时间,我正在解决一起合同纠纷。”当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拨通韩玉的电话时,她匆忙解释。
为了在一年的服务期内贡献最大力量,化解更多矛盾,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已成为马丽娟和韩玉的工作常态。“既选择,就无悔,我将继续用初心为法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我们贵州律师的风采。”韩玉说。
“先是吃惊,然后连忙摇头反对”,这是韩玉把援藏决定公布时,亲朋好友的反应,如今,看着韩玉脚踏实地、甘之如饴,亲朋好友和相关部门成了“坚强后盾”。
抵达那曲市近半年来,贵州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通过组建微信群、不定期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了解援藏律师到岗后工作生活情况,帮助她们解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
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帮助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驱车8小时,帮助当事人追回被拖欠的工资;为农民工强力“护薪”,让当事人的心“安下来”……“我们是党和政府派来为大家解决困难的,我们要以贵州律师援藏的使命担当,为所有受援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马丽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