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小传 /
邬建美,湘绣大师,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宣部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称号,《韩熙载夜宴图》《后母戊鼎》等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十余家中外机构收藏。
□ 邵伟
她出生于湘绣世家,投身湘绣事业42年。作为一位非遗传人,她因在湘绣领域的贡献,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宣部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称号,《人与自然》等16幅作品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韩熙载夜宴图》《后母戊鼎》等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十余家中外机构收藏……
日前,中国文联2020年度“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在黑龙江哈尔滨等地进行宣讲。宣讲团成员中,来自湖南的湘绣大师邬建美的讲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从“不可能”到“可能”
邬建美1960年出生于长沙县沙坪镇,这里是有名的湘绣之乡。“刚开始学绣花,就像初学骑自行车一样上瘾,我常常绣到深夜,母亲起床吹灯,叫我睡觉,我才停下来。”邬建美说。
20世纪70年代,长沙县湘绣厂在沙坪镇上设了个湘绣站,镇上的妇女经常从站里接一点被面、枕套等刺绣活儿。有一次,邬建美接了一个百子图被面回来,要在被面上绣100个小孩,花费近百个工时,稍有不慎,不仅工钱没有,还要倒赔被面材料费近100元。母亲急得吃不下饭,邬建美不肯服输——既然接了,就要想办法绣好。她虚心向母亲、姐姐和邻近的老绣工学习,本队本村会绣百子图的人都成了她的师傅。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产品送到绣站里验收时,竟然被评上了三级,还拿回了70多块工钱,全家人都舒了一口气。
就这样,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这件看似偶然的事,却进一步激发了邬建美对刺绣的兴趣,成为她迈入艺术之门的一个阶梯。
从“传承”到“创新”
“文化传承不仅是做好‘存量’的文章,更多的是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增量’。”为此,邬建美立足湘绣传统特质,挖掘和提炼湖湘文化元素,开拓湘绣内容题材,创新湘绣传统工艺美术表现形式,既有传统元素的升华,又有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
邬建美的一个重要创新实践是利用湘绣技法表现3000年前青铜器的鬼斧神工,展示中华之“尊”的厚重和华丽。
邬建美所绣的青铜器,都是历经数千年沧桑而出土的国宝文物。2007年,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的“四羊方尊”从国家博物馆回到湖南省博物馆展览,这引起了邬建美对青铜器的关注。她想,能否用湘绣制作表现古青铜器,让这一传统文化的珍品走出博物馆,起到更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呢?于是,邬建美产生了绣“四羊方尊”的灵感,沉下心来,开始跨界融合的创作。
邬建美精耕细作“四羊方尊”3个年头,运用了8个色相、近百种色阶变化的绣线,运用掺针、混针、散套针、齐针等针法,边绣边混色,以求体现出古青铜器的古朴质感和虚实变化的艺术气韵,体现湖湘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表现文物器皿的刺绣艺术魅力。
2010年,《四羊方尊》等作品被选入上海世博会中国“艺萃馆”展示,该作品2011年珍藏于国家文物局。
此后,邬建美开始了青铜器系列湘绣创作,取得了成功。2016年,湘绣《后母戊鼎》被选入国家博物馆参加“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17年,青铜系列作品被中国文联选中,代表湖南湘绣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录制“2017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百花迎春’湘绣节目”。
这些年,除了古青铜系列,邬建美还创作了其他自然风物等八大系列作品。其中,她用自己的艺术积累,全身心投入创作的湘绣《十八洞村的春天》,绣出了脱贫攻坚的时代见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文艺的生命。”邬建美说,如果我们躺在已有荣誉的“存量”上故步自封,事业就会做减法;如果我们在“增量”上开新局,事业就会做加法。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对湘绣的执着追求和热爱,邬建美放弃了几次调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不愿离开她挚爱的湘绣事业。2000年,邬建美创办了湘绣工作室,2009年成立了长沙美伦湘绣。在创业的10多年里,有辛酸的经历,更有奋斗的美好回味,但邬建美始终坚信,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手工技艺不可被机器全部替代,“好的刺绣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纯手工艺,要力戒浮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邬建美对湘绣的感情太深,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她三番五次考虑,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盲目跟风,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而要有长远眼光和奉献精神,要以对事业的担当和艺术的坚守,在行业中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邬建美选择了坚守,虽然赚钱慢且艰辛,“但社会给了我回报,我的坚守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人生的高地不仅仅是财富的累积,它更是志向、精神与文化的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