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1月16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闻 以家风守护“国宝” 杭州发布“居家养老指南” 学着做好父母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家风守护“国宝”

贾玉波

贾文超

贾文熙

贾文忠

 贾汀 (参与复制定陵出土明十二章衮服)

 

在文物拍卖成为热门甚至“暴富”行业的今天,一个平凡家庭的三代人凭着对文物修复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深爱,无一人“出走江湖”。“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恰是对这个“文物修复之家”的最好注解,三代默默无闻,不慕名利,用传承坚守初心,为我们诠释了家族世代接力的“工匠精神”。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明芳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的基因密码,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日前,《文物修复第一家》一书出版发行,该书从不同侧面讲述了贾家百年来致力于文物修复的奉献精神。“贾氏文物修复之家”是指以著名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先生为第一代,他的子女贾文超、贾文熙、贾文珊、贾莉莉、贾文忠、贾文进为第二代,贾玉波的孙女贾汀、孙子贾树、外孙子郭玢为第三代的致力于文物修复技术实践与研究的专业家庭梯队,三代皆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守护者。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了贾家第三代传承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副教授贾汀,在她的讲述中揭开这个家族的传承之路。
 嫡系传人 引以为傲的红色记忆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贾汀小时候一直跟着祖父母生活。记忆中的爷爷沉默寡言,也没有别的喜好,“回到家就喜欢在屋里敲敲打打。”家中当时有一个组合柜,柜子里摆放了很多青铜器复制品的小物件。
那时的贾汀不知道爷爷曾参与修复了著名的国家宝藏后母戊鼎、四羊方尊、长信宫灯等,他的爷爷就是“青铜民间四派”中北京派“古铜张”嫡系传人贾玉波。
贾玉波是贾家第一代文物修复者,也是新中国第一批文物工作者。他13岁就在琉璃厂学徒,学习修复青铜器,不仅擅长修复铜器,也修金银器、陶瓷器及石器等,翻模、铸造、錾刻、鎏金、鎏银样样精通,40年代出师自立,一直为北平城南琉璃厂古玩铺修复青铜器。
“1947年爷爷曾秘密参加革命,在琉璃厂以修复文物为掩护,做了许多地下工作,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这段红色记忆是包括贾汀在内贾家所有人最引以为傲的家族史。
新中国成立后,贾玉波先生进入北京市军管会工作,后分配到北京市粮食局工作至1959年。原从事文物修复的店铺到1954年公私合营,改为北京特艺公司文物加工部,后又归属北京市文物商店和北京市美术公司。
1959年,刚刚落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抽调贾玉波担任美术公司驻历史博物馆文物复制组组长,本来已经是“国家干部”的贾玉波没有一声怨言,立刻重回“老行当”,开始新中国的文物修复工作。
在贾汀的父亲贾文熙的记忆中,“说不准从哪天开始,我们发现父亲回家很晚了,妈妈说吃饭不用等爸爸了,直到睡觉了,朦胧中才听见他回家的开门声,早上我们还没起床,他就出门了。天天如此,只有星期天才能见到他。后来才知道,他调动工作了。”
正是那段“早出晚归”的时期,贾玉波参加了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的青铜器修复工作,同时修复了外省市送京委托修复的大批文物。
“爷爷还参与了许多重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如河北满城汉墓长信宫灯、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商代铜罍文物等等。20世纪60年代为陕西省博物馆复制‘犀牛尊’,为安徽省博物馆复制‘龙虎尊’。”贾汀回忆。
此外,他还与师兄弟一起为国家培训了20多名文物修复专业人员。20世纪80年代初退休后还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等单位修复和复制了大量文物及陈列等。
 承袭家学 各自领域里绽放光彩
作为文物修复一代名师,贾玉波兢兢业业,为我国的文物修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难能可贵的是,他毫无保留地将修复技术传给后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技术骨干。他的后代也都承袭家学,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物修复技术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我的父亲和叔叔们手都很巧,虽然不是科班出身,手工画都画得很棒。”贾汀回忆,小时候,父亲和叔叔们会给自己裁剪小衣服、做小沙发等小物件,别人投来羡慕的眼神时,她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家里人做的。”
贾文熙曾回忆,小时候,他们哥儿仨经常到父亲的单位去——最早是琉璃厂街原北京市文物商店一门市的后院,1958年后父亲和师兄弟们移师天安门内西朝房,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初期的筹建处,1959年历博建成开馆,又移师馆内工作室。
“每次去都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琉璃厂作坊,在院子里看他们铸铜补配件化铜水,还会搭把手拉风箱,呼啦啦挺好玩的。再者,看他们焊活,围着一个煤火炉,将多个铜烙铁,刃口朝外架在炉口,烧热一把,用手钳子夹柄,刃口抹镪水烫焊锡后焊接铜器,烙铁温度低了架到炉口重烧,另换一把烧热的用。”贾文熙说,“现在看来他们当年土得掉渣的传统工艺,简陋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练就了一身绝顶技艺,将一堆破碎铜片经师徒巧手化腐朽为神奇,不可思议。”
再后来学校停课,他们就每天随父亲上下班,学会了制作石膏模具、搪塑模具、乳胶模具、电解铜模具。天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长期的耳濡目染,使贾玉波的后代们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文物修复之路。现如今他们都在自己所从事的文物修复领域做出了成绩。
贾氏文物修复的第二代以贾玉波的长子贾文超、次子贾文熙、四子贾文忠为代表。
贾文超,曾任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副研究馆员,专门从事古代青铜器修复工作。代表作是1980年山东淄博出土的一件全国罕见的特大长方形夔龙纹多纽西汉铜镜,俗称“镜王”,他应邀前往修复并复制了这面铜镜。
贾文熙,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馆员,曾担任国家重大考古发现河南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地、西周中期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
贾文忠,先后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征集、鉴定等工作。他先后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修复了清代九位皇帝御书的九块大匾,1990 年参与修复了国家重大考古江西新干出土的商代青铜立耳卧虎方鼎等等。
像爷爷一样,父辈们多性格内敛,不计得失、一门心思扎进文物修复这个行当。“我父亲是西安考古所的,因工作原因要下考古工地,经常住在工地不能回家,我母亲的工作总要值夜班,所以我从很小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生活。”贾汀的记忆中,团圆的日子总是十分难得的。
“其实父亲有机会调回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工作,调令下到西安市文物局时,当时的局长希望他留下来,因为陕西是文物大省,需要像他这样的文保工作者,我父亲就放弃了回京的机会。”贾文熙像父亲一样选择留在更需要他的地方。
父辈们都放弃过“机会”,家人的团圆,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前途,虽然有更多的选择,但是他们只选择了文物修复这一条路。
 阴差阳错 万千碎片中拼凑原貌
“我父母觉得女孩修文物比较辛苦,最初并不希望我干这行。”然而,服装设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的贾汀却在命运的安排下,走上了文物修复之路。
2004年,首都博物馆筹建,纺织品组需要具备绘画能力和对服装有一定了解的人参与纺织品文物修复,贾汀当时成了合适的人选,于是她拜著名丝织品保护专家王亚蓉为师,学习并从事纺织考古、古代纺织品保护研究工作。
2017年底,贾汀调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建立纺织品文物修复实验室,在修复馆藏文物的同时担任博士、硕士生的相关课程教学,并辅助培养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方向的博士及硕士生。
“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衣物都是完整的、精致的,但是实际上出土的纺织品往往是破损严重的。”贾汀说,“对这些衣物的修复像是在做拼图,把上百件甚至上千件碎片拼凑出原有的模样,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贾汀说喜欢这种“解密”的过程。
而这种“解密”,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细致。贾汀介绍,对于碳化严重,糟朽得比较厉害的出土纺织品,会将其和泥土一起提取出来。“用最细的软毛毛笔一点点蘸着去离子水,将上面的泥土、杂质一点点清理掉,有可能一周清理出来的面积还不到指甲盖那么大。”
贾汀举例,她之前带着学生清理一只唐代的软靴,大小相当于现代人的一只厚袜子,就用了2000多支棉签。“一根棉签只能滚动一次,需要顺着纺织品的纹路,在手法和力度上都有要求。”贾汀介绍,她带着学生一天工作八个小时,有时还要加班,做了一个多学期才清洁完这两只软靴。“纺织品的修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修复纺织品需要长期在显微镜下操作,贾汀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肩周炎。“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就不能放弃,一点点地干吧,挺有意思的。”贾汀的话很朴实,在她低着头一点一点地剥离,一遍一遍地擦拭下,我们感受到一个普通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专业精神,正如她的父辈和祖辈一样,一遍遍地凝视,一次次地拼接,让国宝恢复本来的面目和魂魄。
也正是凭着贾家人一以贯之的踏实肯干,不急功近利的性子,十余年来,贾汀经手修复保护的纺织品文物有千余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在贾汀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一个平凡家庭的三代人对文物修复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深爱。正是这份骨子里的热爱,在文物拍卖成为热门甚至“暴富”行业的今天,贾家仍无一人“出走江湖”。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恰是对这个“文物修复之家”的最好注解,一家三代默默无闻,不慕名利,以“家风”守望“国宝”,用传承坚守初心,为我们诠释了家族世代接力的“工匠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