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0月2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要闻导读 打造妇儿“智慧”维权先行示范样本 培育良好家风 推进移风易俗 房热了、路平了,幸福指数老高了 湖南隆回举行扶贫脱单集体婚礼 山西出台意见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 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1.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赵兴福一家:

房热了、路平了,幸福指数老高了

赵兴福全家福

“ 奋斗让全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周韵曦 文/摄

吃过早饭,闲不住的赵兴福又开始忙着拾掇家里,地面被拖得干干净净,窗户也擦得铮亮。窗台上,一盆一品红在阳光下开得正好。

将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等一行人迎进门后,面对大家“干净”“整洁”的评价,今年65岁的赵兴福黝黑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我这人的优点就是不爱埋汰。”

2020年7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考察调研,并走进社区居民赵兴福家中,与一家六口人聊家常,话幸福。

“总书记说话特别和蔼,问的问题都特别朴实。”打开话匣子,赵兴福激动地向记者分享起当天那些令他难忘的一幕幕。

下山进城,房子越住越舒服

改革开放初期,赵兴福在一家国营军工厂工作,在大山里一干就是10年。当时,他和爱人住的是不到30平方米的石头房,两铺火炕、一个土灶,冬天是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夏天到处都是蚊子。

1990年,企业改制搬迁到长春,赵兴福一家也随之搬到长春,住进了单位分配的楼房。房子宽敞了,赵兴福一家的日子也舒适了不少。

但由于小区建成年份较早,规划布局混乱,基础设施和环境脏乱差,呈现出“五个不了”:屋冷过不了冬、房漏遮不了雨、窗破挡不了风、门破防不了盗、路差走不了车。

后来,负责维护社区的国企破产,社区管理形同虚设,又出现了“四多一少”的突出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老年人多、残疾和困难人多、有稳定收入的人少,小区各类矛盾突出。

近年来,为改变社区面貌,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社区党委启动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渐渐地,小区环境脱胎换骨,变成了“花园式社区”。

当习近平总书记询问起小区改造所带来的生活变化时,深有体会的赵兴福滔滔不绝:“原先那真是脏乱差,房前屋后好多年都是土道,一下雨路上全是泥,一刮风屋里都是灰。经过改造后,我们房前屋后都栽上了树、铺上了草,现在真像花园一样,环境特别好。”

除了环境改善,当地政府还启动暖房工程,给居民楼换上了“新衣”。“没做外墙保温之前,冬天屋里才10多度,一进屋特别冷,做完外墙保温以后,我们屋里20多度,冬天进屋非常暖和。”

赵兴福说:“如今,社区给我们家里安上了天然气,小区里安上了健身器材,每天有空儿就锻炼锻炼身体。社区还建了一个卫生所,我们量量血压,测测血糖,开点平价药,非常方便。”

随着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长山花园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热了、灯亮了、路平了,心暖了,真正成了近7000人安居乐业的家园。“住在这里,幸福指数老高了。”赵兴福激动地说。

老房有喜,日子越过越精彩

搬迁进城,社区改造,儿子工作成家,孙辈们接连出生……近年来,在赵兴福的老房子里,喜事一桩接着一桩,而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在赵兴福家里是“最大的喜事”。

“我老伴儿2003年就退休了,我2011年退休。习总书记问我们俩的退休金是多少,我说五六千块钱吧,他想想说不多,我说足够花了。”

赵兴福所说的“足够花”并非客气。1998年,赵兴福的老伴儿邱立芬曾突发肺炎,由于治疗不及时,留下后遗症,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03年邱立芬退休后,很快办理了职工医保,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2011年赵兴福退休时,也正常享受到了退休待遇。“这些年,国家年年涨退休金,真庆幸赶上了好时代。”对赵兴福来说,这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保障。

在妻子眼中,赵兴福不仅是照顾家庭的一把好手,也是儿子最称职的老师。在赵兴福亲力亲为地教育和陪伴下,儿子赵浩一直品学兼优。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一路从助理工程师晋级到高级工程师,参与过南水北调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等多个国家重大项目。

“以前儿子一家三口和我们住在这两室一厅的小屋里,挺不方便的。后来儿子通过努力工作,自己贷款在我们附近买了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们搬出去了,我们就腾出这一间能接待人的客厅。”赵兴福告诉记者,生活好了,儿子一家又计划生了二胎。2016年,小孙女如愿而至,凑成了一个“好”字。

自己的住房条件改善了,赵浩还想给父母换套大点儿的住房,却被赵兴福拒绝了。“我挺愿意在这儿住,这里住的都是一个车皮来的老同志,平时一起唠唠嗑、健健身,邻里特别和睦,新小区哪有这么好呀。”

“总书记能来我们家,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但低调的赵浩很少和朋友提起这件事,“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他希望,“自己的事业能有更大发展,通过自己的奋斗,让全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总书记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一定要守住这个家,为我们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看着活泼可爱的孙辈们,赵兴福心暖笑更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