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0月1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绿色科技 普及“人脸识别”,勿忘拧紧“安全阀” 期待国标+立法,让“刷脸”更安心 人脸识别,警惕便捷背后的安全隐患 AI“换脸”、App收集个人信息都有“坑”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国标+立法,让“刷脸”更安心

■ 项丹平

10月13日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警示我们,当前人脸识别技术普及率高,但存在强制使用等问题;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 63.64%的受访者最担心人脸信息泄露, 53.72%的受访者担心账户被盗刷、导致财产损失;有30.86%的受访者因为自己的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遭受财产损失或隐私被侵犯。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9月9日至2020年8月31日,该法院共受理AI“换脸”涉网侵害肖像权纠纷4109件。

如今,“刷脸”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就像一把钥匙开启无障碍时代。但新技术带来新挑战,也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比如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该是什么、如何算滥用?有什么措施能保证个人隐私权不会泄漏、不被非法挪用?怎样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才算合规?如何监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企业的行为……这些都是人们最大的担忧所在。

及时立法立规、制定国家标准,以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加以规范和引导,已是当务之急。专家指出,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到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采集的主体及其责任,明确除了政府相关部门外,企业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处理,都要遵守“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原则。相关采集主体要把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加以明确,使用“脱敏”等技术手段,自觉维护所采集、储存的公民隐私数据安全,建立伦理规范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今,人脸识别已可以准确识别出人们的面部特征;未来,技术发展或许还将读出人们的情感意志等更复杂信息,相关影响也更深入。那么,要让科技进步真正为我们所用而非受累,还需要更健全、更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安全和伦理等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及时出台,以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