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告别,似乎也并非句号,告别之后,依然有故事。
■ 简云
移动阅读的时代,一个手机读遍天下,家里两大柜子书早已被冷落,经年累月地在积灰。前些日子,朋友告知我一个买卖旧书的微信公众号,于是决定处理一批旧书,为它们找个好去处。
和那些满屋藏书的人相比,我家的书其实不多,多次搬家已经扔掉不少,如今剩下的不过两个书柜而已。这些书大部分是曾经的心头爱,哪些该弃,哪些该留,有些纠结,毕竟扔书不像扔衣服,总以为某天兴起,还会与它们再度耳鬓厮磨一番。
站在书柜前踌躇了一会,决定分类处理。第一类是和过去多年工作相关的婚恋、心理读物,如今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是时候告别了;第二类是纯属个人爱好的小说、散文、诗词,大部分小说很难再读第二遍,一部分散文似乎有些许过时,可以处理;第三、第四类是近些年购买的历史读本和旅游指南、游记等,不时还会翻翻,可以保留。
虽然做出了决定,依然有些手软。拿出一本,便忍不住翻开看看,那些纸张已些许发黄的婚恋、心理书籍,不少书中夹着纸条,还有多处铅笔划出的道道,是我反复翻阅的写作参考,也算作年轻时喝过的心灵鸡汤,如果说岁月有痕,它们记录的就是最清晰的痕迹。那一堆小说,很多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女作家们的作品,比如池莉的《来来往往》、陈染的《私人生活》、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还有亦舒、琼瑶的畅销作品,它们曾经让我爱不释手、通宵阅读,见证的是我懵懂的青春和迷茫的中年,随意翻开一本,里面的句子都似曾相识。那些如今虽已很难共情的散文集,当年也曾抚慰过心灵、滋养过文字,说是故友亦不为过。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这句诗几百年前便已道出爱书人的心态,时下用来描述我的读书往事也精准得很。这些旧书曾经是过往人生的亲密陪伴,藏着岁月的悲欢,刻着往事的印记,与它们告别,真像是作别好友,挥别旧爱,与往昔说再见。这样的情绪袭来,对着眼前这堆书,竟又起了不舍之念。
犹豫再三,最后决定将这些书的命运交给公众号决定,如果它收,我的爱书们也算有个好归宿,可以找到新主人;如果不收,那就再与它们相伴几年,留等哪天再度搬家时决定去留。于是,拿起手机扫描书中条码,不料却发现一些20世纪80年代的书非但没条码,甚至连ISBN打头的国际标准书号都没有,好似缺乏现代身份证,买家不认,那些有标准书号却没条码的还得输入一个个数字,好不容易输完了,不少书却显示不收,最后只有40多本书受到眷顾。不过这并不让我沮丧,反而心中窃喜,觉得终于有理由留下它们,甚至一边输入一边竟暗暗期待它没有被买家相中,真是鄙视自己缺乏断舍离的魄力。
当然,和卖废品相比,心里还是舒服些,即便收书的价格大多只有原书的2~5折,一本书不过卖上几毛几块,但至少书们还能继续发挥价值。令我稍感意外的是,输入的书中有一本受到格外优待,居然高于原价,当然原价也只有1.95元,1988年出版,书名叫《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所著,这位女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原理,分析个体在追求爱、权力和财富中的病态心理。记得这书是一个心理学博士朋友推荐的,当年曾活学活用,和朋友一起探讨、分析,希望以此摆脱心理困扰,完善自我,也曾运用书中的理论写过一些婚恋心理文章,泛黄粗糙的书页上还留着铅笔划出的重点。这本薄薄的书于我的人生可谓有不寻常的贡献,如今还能被另眼相看,这让我告别的心态再度摇摆,最终它被重归书架。
被选中的40多本书,我将它们放入两个大塑料袋扎紧,再放入纸箱,仔细打包,交给快递,临行还叮嘱快递小哥别让它们淋雨。
这一场恋恋不舍的送别,历经3个多小时,心中像是走过30多年,与书有关的往事片片飘过,甚至由此想起一首老歌:跟往事干杯。书卷多情,岁月无情,人生中总有许多事、许多人、许多爱物要告别,无论悲喜,何况时代日日在上演淘汰与更新,万物皆会逝去,曾经忧乐与共便足矣。如此一想,诸多不舍也便释然。
两天后,公众号告知我已收到书籍,很快打给我一百多块书款。之后的几天里,不断收到信息,告诉我谁谁谁买走了我的书,爱书们有人青睐,心中甚是欢喜。人生中的告别,似乎也并非句号,告别之后,依然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