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消费者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一家超市选购饮品。
国家统计局9月15日发布数据,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新华社发(赵松/摄)
■ 谭志娟
促消费将迎来更多的支持举措。9月8日,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在京启动,这是由商务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推动全国各地利用“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在9月9日~10月8日集中举办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期间,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推动落实包括财政资金、金融支持在内的多项支持举措,以推动消费市场全面回暖。
商务部官网信息显示,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部署,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受访经济界专家表示,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此次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有助促进消费进一步回暖。不过,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呈现出持续放缓的态势,因而未来仍需出台促消费政策,并建议“三箭齐发”稳消费,即以稳就业为前提,以提高收入为核心,以财政手段为政策首选。
为下半年消费回暖添把“火”:10万企业参与,节节叠加激发节庆消费
“此次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有助促进消费进一步回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因为截止到7月份,我国商品消费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服务消费受到疫情影响的时间较长,并且影响也较大。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服务消费的供给能力,从而释放居民在服务消费方面的需求,加快服务消费的回暖,使整体消费回暖的速度进一步回升。
赵萍同时还表示:“通过此活动,会加快企业创新供给能力,利用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满足更多消费升级的需要,培育出更多的消费增长点,为消费回暖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据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近日召开的2020全国消费促进月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有35个省区市的179个重点城市参加活动,组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重点活动2800多场,10万余家企业积极参与,涉及实体门店和线上商户200多万个,形成了百城万企促消费的格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9.9%。其中,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然而,在受访人士看来,虽然7月份消费数据偏弱,但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将有助消费市场回升,因而下半年消费有望呈现回暖态势。
赵萍解释说:“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不断加大消费促进政策的力度,通过全国消费促进会等相关活动,营造更加浓烈的消费氛围,激发消费的潜力,为下半年消费回暖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下半年节庆消费特征明显,从传统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到‘十一’黄金周、中秋节以及年底的‘双11’、元旦等人造节庆与传统节庆的叠加将带动消费的情绪,从而激发消费的动能,从而使下半年的消费态势好于上半年。”
对于即将公布的8月份消费数据,受访专家们均持乐观看法。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表示,“预计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1%,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因为一方面,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持续推进,叠加高基数效应褪去,乘用车批改、零售销量增速双双出现大幅上行,汽车消费回暖对社会消费品提振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餐饮消费持续回升;同时,国内电影市场继续放开,有利于刺激线下消费市场,改善社零增速表现。”
对于下半年影响消费的因素,王军表示:“这主要有三个因素:就业的稳定,收入的增长和物价的波动。”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持类似看法,她认为,受益于消费活动逐渐复苏,估计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持续同比收缩,从7月的同比下跌1.1%转为同比零增长。
“三箭齐发”稳消费:稳就业、增收入、财政发力三管齐下
对于上述活动将推出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据王斌介绍,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全国层面狠抓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二是各地强化公共财政和服务供给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三是金融机构提升消费金融支持力度。面向小微企业推出优惠政策。四是重点企业加大优惠促销力度。精心定制促销政策。
据悉,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山西、黑龙江省级财政分别投入专项资金,各地市积极配套,用于发放消费券和刷卡满减等活动;此外,深圳举办家电数码消费节,对购买智能数码和节能家电产品的居民给予补贴。
不过,受访专家们认为,这次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有助促进消费进一步回暖,但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已呈现出持续放缓态势,未来仍需出台促消费政策。
王军建议,“应采取更有力和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三箭齐发’稳消费:以稳就业为前提,以提高收入为核心,以财政手段为政策首选。”
在王军看来,首先,稳就业是稳消费的前提。王军说:“稳就业首先要保住市场主体这一就业的青山,企业不倒,就业和民生才能稳。为此,要更加重视对众多受疫情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直接财政救助,发挥好抗疫特别国债的积极作用,从直接补贴、政府采购、免除税费房租、降低融资成本和房租、增加金融支持、发放专项消费券等多方面加大力度,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让他们不仅要‘活下来’,还要‘活得好’‘活得久’,防止市场主体出现破产倒闭潮和大规模裁员。”
其次,提高收入是稳消费的核心与根本。“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消费是增长的支撑。后疫情时代需要以内需为经济发展根本动力,而扩大内需依赖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没有收入的提高,就没有消费的扩大,更没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因而王军认为,“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有必要继续制定‘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将之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该计划可分为两个阶段来实施,每阶段十五年,每十五年实现一倍增。这是从根本上激活消费、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必将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畅通国内大循环产生积极影响。”
再次,财政手段是稳消费、扩内需的政策首选。
在这方面,王军认为:“未来纾困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双循环’的形成,主要还是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发力。”
因而王军指出,一方面,对于企业,除落实好前期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减免税费、贴息贷款、缓缴或者少缴五险一金等措施外,还应着重以直接补贴或无息贷款等方式,把钱从政府部门向困难企业和居民转移。另一方面,对于居民,可考虑以消费券和现金补贴共同发力,有效发挥其在关键时期经济停摆的重启键和保障社会公平的稳定器的双重作用,纾困疫情受损民众和低收入群体。
赵萍也指出,“当前消费促进的措施,主要是政府与企业携手共同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通过企业促销与政府补贴,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等相关举措,为消费者增长搭建更加良好的环境,从而使消费潜力得到持续的释放。这意味着在促进消费方面需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政府不断完善标准、制度与政策等一系列环境。”
因此赵萍认为,“未来的消费政策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促进供给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匹配;另一方面,从标准与制度等相关领域着手,为消费者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消费者愿意消费,敢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