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8月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要闻导读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成为建议人选 多福社区之变:“辽”然于胸的幸福 宁波精准化 关爱老妇女主任 坚持一级抓一级,确保任务落地落实 联席会成维护妇儿合法权益顶层助推器 山东邹平打造妇联 执委“闭环化服务”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福社区之变:“辽”然于胸的幸福

多福社区一角。 刘世康/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贾莹莹 张园园 刘世康

这两天,家住辽宁沈阳多福社区的韩素梅每天早上都得吃两粒牛黄解毒丸败败火,这上火的原因不为别的,就冲着女儿要给老两口搬家。

“您今年78岁,我爸都85岁了,没有儿女在身边我们不放心啊!”自从女儿动了要搬家的念头,韩素梅就整宿睡不着觉。“咱社区比哪儿都好,环境干净整洁,邻居处的比亲戚还亲,这地方上哪儿找。”韩素梅家楼前就是社区的福田广场,喜气盈盈的千福榜、幸福顺心的多福门,一抬头“多福八景”有三景就在家门口,就冲着这份福气,老两口说啥也舍不得。

这份不舍源于2009年沈阳市沈河区委、区政府实施的惠民工程对多福社区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建造了具有“福”文化地标性的“多福八景”,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脏乱差的大杂院变成了“抬头见福、伸手摸福、脚下踩福、心中有福”的幸福家园。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多福社区看望居民时说:“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牢记总书记的叮嘱,社区建设从“硬件”改善转向了“软件”提升,以党建引领、文化参与等多种形式,构筑了和谐、亲善的邻里关系。

实施惠民工程,“改”出新气象

8月的沈阳已进入盛夏时节,家住多福小区的尹秀英和老伴儿在家却总能感受到穿堂而过的凉爽,“南北的窗户一开,咱家夏天从来不开空调。”72岁的尹秀英一边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一边看着楼下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心里美滋滋的。

多福小区始建于1981年,是一个有着近40年楼龄的老旧小区。从小区建成之初,尹秀英就生活在这儿。小区改造前,尹秀英每天最闹心的事儿就是开窗户,“这以前是一片垃圾场。”尹秀英指着楼下说,“那时候,这儿到了夏天全都是苍蝇,还有一股呛人的臭味儿。”

除环境脏乱差之外,管线老化问题也给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在老伴儿高贵如眼里,家里最不好过的时候就是做晚饭,楼内的电线老化,每家一次只能使用一台家用电器,“插着电饭锅再开个电扇,直接就跳闸了。”这些年他没少为用电发愁。

变化始于2009年,多福社区进行了第一次小区改造,拆除违建、清除垃圾、粉刷墙面、拆除院内小锅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家中还实现了24小时统一供暖。“面子”光亮了,“里子”也得跟得上。2019年,多福小区又进行了二次改造,上下水管和电线全部更换、小区绿化、健身器材更新,样样“改造”到尹秀英的心坎里。

“咱这小区比那有物业的高档小区一点儿也不差。”每天清晨和傍晚,老两口最喜欢在小区里遛弯,“岁数大了,外面车多不安全,小区有花有草还干净!”最让尹秀英自豪的是,每次亲家来串门,都夸小区的环境好,说他们老两口到了晚年有福气,尹秀英总是乐呵呵地说:“是咱们沾了多福小区的福气!”

创建“福”文化,“奏”出幸福乐章

“多福人,人人福多;顺心事,事事心顺”在小区的多福门上,一副由居民郭东辉创作的对联,道出了老百姓享受惠民政策后的幸福感。

“咱们在多福这个地方,就像有福似的,老百姓想的都实现了。”78岁的郭东辉住在多福小区20多年了,小区环境好了之后他不仅逢人就夸,还把小区的变化和居民的心声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从2010年开始,他和小区的几位文学爱好者创立了多福诗社,开始社区文学创作,他们把社区需要贯彻落实的精神学懂、吃透,创作成诗歌,还把社区里的好人好事、社区新风绘制成社区板报,传递正能量。

看着多福社区的变化,居民们打心眼里高兴,心扉也逐渐向彼此敞开。多福社区牢牢抓住这个契机,以“福文化”建设为引领,开展百家宴、元宵灯会、“四季大集”等活动,同时不断拓展“邻里”的外延,通过与驻街单位共建的形式,吸引居民们走出家门,与邻居们相识相聚。

尹秀英和老伴儿是社区各项活动的忠实“粉丝”,“远亲不如近邻,楼上楼下的一起热闹热闹多好啊!”住在多福小区几十年,老两口没和邻居红过脸。楼上邻居外出,钥匙就放在她家,“老邻居,这是份信任”。去年老伴儿住院,家里两天没开灯,邻居把电话打到了手机上,“咋的了,家里没事儿吧!”尹秀英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她觉得这份惦念和亲情比什么都珍贵。

倾听百姓心声,“议”出和谐自治

社区里有个大事小情谁说了算?社区书记孟晓丹爽快地给出了答案:居民说了算。“社区工作要从居民的需求入手。”从2017年幸福沈阳共同缔造开始,孟晓丹带着社区工作者转变工作模式,建设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区。“社区就是百姓的家,家里有事儿咱就拿出来‘唠一唠’‘议一议’,征求大家意见后的决定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2019年,沈河区开始进行老旧小区自行车棚改造,社区进行了民意调查,97.82%的居民同意拆除。拆除后的车棚将如何利用?社区同时进行了摸底。在多福社区里,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1%,居家养老需求逐年上升。调查结果显示,91%的居民选择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7%的居民选择建绿地广场。根据居民的反馈,社区把5个拆除的车棚1个建成了养老服务中心,4个建成了绿地广场,既满足了养老需求,又满足了休闲娱乐需要。

社区事,无小事。为了方便居民们“议事”,在每一个健身休闲广场,社区都设有“议事角”,居民闲暇乘凉时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需求甚至是意见通过“议事角”反馈给社区。“有事儿大家说、过程大家议、事情大家办、好坏大家评”,孟晓丹告诉记者,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社区才能越来越好。

这几天,孟晓丹正忙着和新招标的物业公司洽谈,专业化的物业公司进驻社区后,社区的环境和服务将会有进一步提升,管理更加规范。“到时候,咱们小区的房子肯定涨价!”韩素梅和老伴儿兴奋地说。“咱俩就在这养老,哪儿也不去!”相视一笑中露出的是陪你终老的幸福和甜蜜。

记者手记

多福社区的幸福“密码”

很多人都问过社区书记孟晓丹一个问题,社区硬件可以通过政府投入改造来实现,但邻里互助、守望相伴的关系是怎么实现的呢?

采访中,孟晓丹给记者举了一个特别直观的例子,2009年社区改造之前,乱扔垃圾、四处张贴小招贴的现象屡见不鲜,社区想了很多办法都解决不了。但社区改造之后,建造了“多福八景”,尤其是“祈福石”,十多年来,没有社区人员刻意维护,却从没有粘贴广告、小招贴和损坏景观的现象。孟晓丹说,想让居民主动维护环境,首先得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可,对美好生活心存向往。

对于这点,尹秀英的体会也特别强烈。以前有垃圾大家都在社区随便扔,从没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来爱护。社区改造后,不仅外部环境好了,还多了很多休闲娱乐场所,社区组织的活动大家也愿意参加了,大伙儿见面打招呼越来越亲热,谁家有个麻烦事都愿意主动伸手帮忙。

在与多位居民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多福社区以“福文化”为引领的各项活动就像一根线,社区下足了“绣花”功夫,持针引线地把居民们凝聚在一起,彼此了解、沟通、互助,邻里之间和睦,社区才能和谐。

扫一扫
更多精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