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8月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阅读 《没有思想的世界》: 信息时代的反垄断之忧 阅快递 十年蕴积,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思想的世界》: 信息时代的反垄断之忧

编者按

当我们享受科技巨头公司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时,也需要思考这些便利背后的代价。而且在这些平和的表象下存在着致命的危险:知识的价值遭到了不断的贬低,独立思考变得愈发困难重重。在《没有思想的世界:科技巨头对独立思考的威胁》一书中,作者富兰克林·福尔用亲身经历,演绎了今天的数据革命如何威胁新思想的诞生与创造性的表达。

■ 孙伟

熟悉近代历史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西方国家对“垄断”现象敬而远之,认为它与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相冲突,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恶劣结果(操控商品的价格),而且甚至会促使企业干预政治。为此,不少政府都对大公司的收购案持怀疑态度,要么不予通过,要么征收高昂的税赋,使其不得不三思。然而,尽管如今同样存在垄断现象,但奇怪的是很少听到来自政府和学者的反对声音。这是为什么呢?

在《没有思想的世界:科技巨头对独立思考的威胁》(中信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中,美国作家、《新共和》杂志前主编富兰克林·福尔(Franklin Foer)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尤为难得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因为实名批评了亚马逊对出版商和作者的压榨遭到开除。在福尔看来,谷歌、亚马逊、脸书这样的公司,实际上已经是垄断企业,它们不仅无视美国的反垄断历史与成就,而且动用各种手段规避政府的干预与征税,更有甚者还消极地影响到了我们今日的生活与思维方式。

自由堡垒与硅谷神话

如今人们不再反对垄断公司,原因之一在于公司形象的变迁。曾几何时,那些垄断的企业往往被描述成剥削工人利益的黑心企业,一方面竭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丝毫不愿改善普通工人的基本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真实的。然而到了现在,垄断或准垄断企业往往是一些科技公司,它们大多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硅谷,拥有源源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精英。谁能将它们与邪恶的垄断联系在一起呢?

可事实上,他们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些公司在行业内部数量极少。谷歌、脸书、亚马逊在初创时代表一股新鲜力量,等它们实现了扩张,确定了行业内的统治地位,就会倾向于排挤类似企业的出现,从而强化自己的地位,这从微软取得行业内至高地位时打压谷歌的做法中可见一斑。

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硅谷企业,往往会被包装成自由主义的堡垒,但是福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假象后面的悖论:“自由主义者崇拜孤胆英雄,科技巨无霸表现出的则更近于这种崇拜的反面”,这些垄断企业认为,“我们本质上是社会人,源于集体存在”,它们既不拥护自由主义原则,又想方设法“撕碎保护个性的原则”,在它们那里,我们不过是算法的对象,它们充当着我们的“保姆”:决定我们该买什么、该读什么,该想什么。

鼓励创新与扼杀创新

硅谷留给人的印象毫无疑问是鼓励创新,并善于将创新商业化。在某种程度上,硅谷是现代美国梦的集中体现,任何美妙的点子都能结出理想的果实(当然,看过《坏血》的读者会发现,硅谷神话也会被人利用,进而编织起天大的骗局),也即没有硅谷不可能做到的事,只有我们普通人想不到的事。

尽管硅谷诞生了世界上的一些科学发明与技术专利,但是,这并不代表硅谷企业本身就是无限拥护创新。什么才是创新,这些公司给出的答案往往是狭义的:知识不是创新,价值才是。任何被判定为没有价值的事物,都不会出现在创新的宝库中。于是乎,在同样被看作科技界翘楚的亚马逊那里,网上售卖的书,其主要成本在于仓储、物流、销售环节,而非在于制作书籍本身,包括作者的苦心思考与撰写,出版社的费力编辑、设计、印刷、营销宣传,等等。此外,亚马逊对出版商和作者施加了强制性条款,让知识变得几乎一文不值,作者们的脑力劳动仿佛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作业,随时可以被人和算法替代。

因此,在资本的逻辑下,可以想见,这些垄断企业看似鼓励创新,也对外营造出了一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企业形象,但是,它们实质上对广义的创新怀有敌意,它们主动拥抱的,是利润及与之合谋的消费者。

算法社会与制造真实

其实,追逐利润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实现自身的良好运转,何况,企业的存活也关系到普通人的就业问题。然而,如果一味追逐利润,无视企业自身的特殊性,甚至从事超越了商业界限的活动,难免会引起广泛的争议。脸书在2016年的“通俄门”便是如此。

尽管这件事最后归于平静,但令人深思的是脸书在整个网络世界扮演的角色。脸书操作简单,设计友好,充满了时尚感,在年轻人中很是盛行,使他们沉溺于虚拟的朋友圈之中。而且,脸书还有推荐功能,会根据用护的动态信息定向推送,换言之,脸书能够“提供我们想要的,乃至我们都不知道的自己想要的东西”,无限制地“推送我们看到的新闻”,无论真假。因此,所谓的真实的世界,不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际完成的,而是通过算法建构的,也即,算法决定了你每日的真实感,甚至影响你的政治立场。

乍看来,福尔的观点似乎耸人听闻,因为无法否认的是,我们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些企业带给我们的生活巨变:网上购物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快递服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拿到心仪的商品,虚拟社交让我们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和友人沟通交流……那么,针对意料之中的怀疑,福尔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福尔的看法是,享受种种便利的我们,多半不知道便利背后的代价,而且这些平和的表象下存在着致命的危险:知识的价值遭到了不断的贬低,独立思考变得愈发困难重重。尽管福尔成为预言家,可他慎重地提醒我们,过去数十年的技术进步,是以知识的井喷为前提的,知识无比受人尊重。然而,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垄断企业正在扼杀创新精神,大数据和复杂的算法为它们提供了助益,政府要么无法作为,要么不愿作为,于是乎,这种情况愈发严重。不仅是社会层面存在威胁,个人层面同样不能幸免,我们真的心甘情愿成为算法的忠实仆人,由它决定我们的一切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