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对边宗而言,西藏民主改革前,“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对她职业和手艺的最好写照。
今年88岁的边宗,是西藏山南市的一名“哗叽”手工艺人。“哗叽”是氆氇(羊毛织品)中最高级的产品,以生产技术难度大、面料柔软精细、做工复杂著称,过去只有高僧和达官贵人才能使用。由于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尚存这门手艺,因此当地的“哗叽”又被称为“泽帖尔”(意为泽当的氆氇)。
“我从15岁就开始从事‘哗叽’纺织,每年从寺庙拿到羊脖子上的细羊毛后,便和其他艺人日夜不停地纺织,每天只能织出10厘米长的布料,靠着这门手艺换点青稞。”边宗说,“哗叽”纺织费时费力,全程需要18道工序。十多年间,她从最初的捻线工变成了全能手,掌握了整套手艺,不过最擅长的还是捻线。
与她同样掌握这门手艺的还有5位老人,分别是阿旺拉姆、查斯、索朗曲珍、阿乃和群培。当这门一度尘封了数十年的技艺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时,年纪最小的手工艺人都已进入古稀之年,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山南市的绘画艺人巴桑接过了这一历史使命。巴桑聘请这些老人到新成立的“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任职,自己则担任理事长。在老人们的集体回忆下,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羊毛选料、加工、染色、纺织等流程逐渐从脑海中浮现出来,编织工具也打造出来。古老手艺开始重新焕发活力,并于2010年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们的努力下,以前只有贵族才能穿的这种服饰,现在已经走入平常百姓家。”巴桑说,考虑到传承保护,“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决定免费向大家传授这门技艺。
从2007年开始,260余人先后报名参加了培训。“哗叽”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带动了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就达100多户,还有不少残疾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45岁的普布旺久,是山南市乃东区亚堆乡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来到“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工作,主要从事羊毛编织,每月收入有3000元。他说,自己腿脚不方便,无法到远处工作,合作社管吃管住,每年还有定期的技能培训,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
目前,“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传统的藏装、披肩、围巾等产品,年产值900多万元。针对人们现代的穿着要求,他们还对“哗叽”的原材料、纺织工艺进行改进创新,产品先后参加了北京、武汉、深圳、成都等地的博览会,去年还首次登上了中国非遗服饰秀的舞台。
看到自己的手艺在巴桑的带领下延续着“生命”,边宗老人很欣慰。目前她还定期去合作社指导工人的工作,每年能从合作社拿到一笔教学费。在生产作坊里,摸着曾经只有贵族僧侣才能消费的奢侈品,边宗说,在旧社会,像她这样的手工艺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现在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手艺的价值。 (记者 李键 曹鹏远 李姝莛 张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