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地解读朋友圈,是和自己过不去。一个时刻代表不了一个人浩浩荡荡的一生,更没必要给朋友圈里的人上纲上线贴标签。越是成熟的人,看待朋友圈越是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内心丰盛的你,无需在朋友圈里找存在感和优越感。
■ 梁爽
我的朋友圈是2012年开通的,距今已有8年。前几天我问一位朋友:刚用朋友圈和现在用朋友圈,心态上有何不同?她回复我:以前太把朋友圈当回事了。
我还有个朋友,“卸载-开启-又卸载-又开启”了好多次,她说为了让自己更自律,结果卸载了朋友圈,但依旧没过好自己的生活。于是又重启……
理解并包容朋友圈里的参差多态
有些热门文章,专拿朋友圈说事。一会儿说看朋友圈觉得你很装,一会儿说朋友圈太干净的人套路深,一会儿又说朋友圈里那个人不是你……但这些只适合用来扩充看待朋友圈的角度,都不是板上钉钉的结论。每个说法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大量反例。有人爱发生活的苟且,有人爱发诗和远方,有人过了糟透的一天还是要发张美图自拍给自己一点鼓励,有人发的某段矫情文字是特意为在乎的人而写,有人在线上活出与线下不同的自己……
一个时刻代表不了一个人浩浩荡荡的一生,更没必要给朋友圈里的人上纲上线贴标签。
用朋友圈记录生活,但记录别大于生活
随着生活日益热烈纷呈,我对朋友圈的心态也更明朗开放。有时忙得忘了看朋友圈,闲着没事时随便刷一下,感兴趣的内容或有用有趣的资讯多看几眼,不感兴趣地迅速划过。看到朋友安好也感染幸福;觉得朋友状态不对,专门开小窗或打电话私聊。别人在朋友圈里过得好,我也不用蛛丝马迹地去找证据说服自己也比较好。
毛姆说过:“我们要容忍他人,如同容忍自己”。比起看到朋友圈里我看不惯的那些东西,我更在意的是——自己不能坦然地接受这些看不惯。以小见大地解读朋友圈,是和自己过不去。
这些年的微信朋友圈教会我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从乍惊乍喜到不卑不亢,从找茬挑刺到兼容并包。心胸大度到无需含沙射影,自信强大到无需刻意合群。这也是我理想中对待朋友圈的状态。
越是成熟的人,看待朋友圈越是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内心丰盛的你,无需在朋友圈里找存在感和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