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尘
“该花的钱,千千万万也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陈君宝在中央电视台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中,讲述了他的爷爷——陈嘉庚先生对家人常说的一句话。这位曾经称霸南洋的中国富商、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留给后代的家训是“节俭”。
在福建集美区侨英街道乐安东里,绿树掩映间的小巷幽深处矗立一座古朴的宅院,它很不起眼,甚至连生活在这条小巷的人们,都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宅院大厅里有一副楹联:“教子读书无致临时搁笔,治家勤俭勿使开口告人”。这就是陈嘉庚先生的故居。
陈嘉庚幼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在新加坡经商,生意并不顺利。出身大家庭的母亲,承袭了娘家“教子读书”和“治家勤俭”的传统,并没有因为生活拮据而放弃教他识字读书。陈嘉庚9岁入私塾,学习之余,他随母亲下田下海劳作,贴补家用,从亲身体验中懂得“勤俭节约”品质的可贵。这段经历也激发了他出外赚钱、回乡办学的愿望。
1890年,16岁的陈嘉庚跟随父亲到南洋经商,经过多年打拼,还清债务,成了百万富翁。1913年,他在集美办起了第一所小学。此后幼儿园、男子小学、女子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昔日贫穷落后的渔村,成了我国东南沿海的文化圣地。
清贫的童年、少年和坎坷、拼搏的青年经历,更让陈嘉庚懂得,即便有钱也要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勤俭克己:不穿戴名牌,衣服破了补一补;两只破旧的小皮箱,提手断了结上麻绳继续用……在他看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也因此,陈嘉庚要求子女“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
至今,陈家后辈仍把此奉为重要家训,恪守之、践行之。陈君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爷爷没给我们留下一分钱,但是,我们从他的‘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实乃害之,非爱之也’中感受到了大爱。”
陈君宝介绍,在爷爷看来,办学是最有意义的公益事业,属于“该花的钱”。有人统计过,如果按照金价换算,他在办学上的投入,相当于现在的1亿美元。与这个庞大的数字相比,家人在物质上的需求可谓九牛一毛,却屡屡遭到拒绝。“家里的沙发用了几十年,破旧不堪,奶奶想换个新的,爷爷觉得没必要,认为是‘不该花的钱’。”陈君宝说。
1930年世界经济危机,陈嘉庚的企业受到冲击。其长子陈厥福曾劝父亲削减汇给厦大的经费,他却说:“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就能过日子,何必为此担心。”为了维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正常运转,他卖掉自己的三个别墅并举债支持。
身教胜于言传。陈嘉庚的子女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承袭了节俭之风。陈厥福家庭富裕,但生活简朴。其长子陈立人回忆起童年生活时表示,兄弟姐妹上学时,每学期结束,父亲都会把他们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裁开,收集没用过的纸,重新钉成本子让他们继续用。父亲还要求他们吃饭碗里不能剩一个米粒,并苦口婆心地说:“农户种田是非常辛苦的,一粒米凝结许多汗水,不能浪费。”
再以用抽纸为例,陈嘉庚的子女们吃饭时使用餐巾纸,永远是习惯性地抽一张、撕一半放回去,下次再用,能用半张绝不用一张,“不浪费不应该浪费的一分一厘”。这一举动被称作“半张纸”,“勤俭克己”的家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渗透到陈家人的血液中,影响了陈立人、陈君宝等孙辈及其后代们。
1961年,陈嘉庚临终时将300多万遗产全部捐出。如今,陈氏家族400余位后人遍布世界各地,但勤俭克己、慷慨助学这一家训,陈家后代永远牢记,并以自己的方式延续这一家风精神。
陈君宝的堂哥陈立人成立了以他父亲陈厥福名字命名的基金支持公益,陈君宝也在新加坡的“陈嘉庚基金会”工作,继续支持教育。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在其身边工作10年,富而不奢、醉心于投资办学,为赞助教育、文化、医药、社会福利以及学业优良的清贫学生,他创立“李氏基金”,将每年巨额股资股息所得全部用作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
陈君宝说:“爷爷的钱都用于造福社会,他希望我们自己去奋斗,这也是我们家很重要的传统。”他在给女儿的寄语中表示,“节俭是我们家人学习的第一个道理,这让我们能够更深刻理解‘财富’这两个字。人要努力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也要懂得让更多人享用这些财富。当你将财富回归到社会,你的人生会变得更有意义。”
(资料来源:《好的家风教育,一如南洋富商陈氏家族“节俭且慷慨”之风》《陈嘉庚之孙:今日中国需要陈嘉庚精神》 及电视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