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珍2010年被评为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邛崃南宝山镇,有两个村庄是从汶川地震灾区搬迁到此。村民常年接受杨华珍培训,开展居家灵活就业。而杨华珍,也正是从汶川地震开始,投身藏羌绣的传承中。
12年非遗传承过程中,杨华珍实践出了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传习模式,还较早走上了“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的发展之路。非遗授权,为艺术授权中的一个垂直领域,因其激活了传统文化的新商业价值,让非遗正“青春”,近两年被业界推崇。
图为杨华珍在其博物馆里,介绍作品《十二月花》。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任然 文/摄
种菜、刺绣、带徒弟,是今年63岁的杨华珍在家时的日常。
四川省邛崃市邛窑遗址公园里,一座被小溪、两颗柚子树、大院子包围的川西民居式排屋,是她的住处。不到百步距离外,便是她打造的“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下称博物馆)。
带领老阿妈们走上手工创业路
杨华珍出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藏羌两族世代居住在此。在她儿时记忆中,从老阿妈到小孩子,几乎都会一手出色的针线活儿。“织绣本是源于物质不太丰厚的年代生活的需要,服务于自己。不是一种生计。”杨华珍说。
于是即使自小酷爱织绣,七八岁时就展现出天赋,杨华珍在前半生也没有全身心投入到臧羌绣之中。她当过老师,开过照相馆,在当地报社干过摄影记者。织绣,一直是她工作之外的爱好。
2008年5月12日,她出差途中,大巴车刚好路过汶川。“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重生。我就想一定要做点什么。”杨华珍回到重灾区小金县,萌生了以制作售卖藏羌绣手工生活品增加村民收入的想法。
2008年盛夏,杨华珍出资3万余元,带着十余位平均年龄60岁,身着五彩服饰的藏族、羌族老阿妈们,来到成都,制作了绣有花样的挎包、杯垫等各类小生活品。但两个月内,几乎“颗粒无收”。
与此同时,杨华珍参与灾后重建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引起了四川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杨华珍及老阿妈们被请到成都某知名景点,进行固定时间的藏羌绣现场展示。某日,作品被一位法国游客相中。杨华珍和老阿妈们根据这位游客的需求,为其所在酒店制作了一批餐、杯垫和桌旗、床旗,这一笔定制式订单,为本快要解散的杨华珍小作坊带来了38万元收入。
2008年底,51岁的杨华珍辞去摄影记者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织绣中。“这12年来,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订单不断。”杨华珍说,订单基本是手工制作,利润并不丰厚,但她认为,手工才能展现非遗之美,手工也是她产品的竞争力之一,这是她坚守的“不变”。
开辟多种技艺传承模式
在杨华珍家中,一位十七岁的藏族男孩埋头在家门口绣麒麟,这是她新收的徒弟。至今,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有58位,他们中有民间手艺人、高校研究生、留学生还有一些僧人,全部经过了拜师仪式,且保留着中国传统师徒传授方式——“住在家中共同生活”。
杨华珍的织绣技艺,便是由其母亲、外婆等亲戚在生活中不断传授而来。在杨华珍看来,要将这份技艺的精华真正传承下去,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是不能改的核心方式。
而要让非遗一直“活”下来,也要有量的保障。为此,经过多年实践后,杨华珍开辟出“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
从2008年至今,杨华珍在成都、汶川、邛崃各地,分别创建了“藏羌绣苑”“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非遗宣传站”“大师工作室”等机构。在这些载体基础上,杨华珍每年还会在农村、社区以及各高校开十余个培训班。
在此模式下的3000余名杨华珍的学生,有些实现了在家就业增加了收入,有的则精湛了技艺成为当地的非遗传承人,有的进一步向她拜师被收为徒弟。
儿子冯旸也是她的徒弟之一。被母亲对织绣的热爱和执着影响,冯旸大学毕业后,在工作的同时也在向杨华珍学习织绣,并一直义务帮母亲打理各类事宜。他介绍说,从2008年起,工作室每年的收入稳步增长,但真正带来飞跃的还是“非遗授权”。
领军国内“非遗授权”
杨华珍5年前开始实践“非遗授权”,至今已与植村秀、欧莱雅、索菲亚、五月天乐队等国内外二十余个知名品牌开展了合作,总计收入已有近千万。在国内,属这条路上的领军人物之一。
冯旸认为,杨华珍能较早得到知名品牌的关注,其对非遗文化不变的保护理念、传承核心方式的坚守是根本,一直具有的寻“变”和创新意识则是最大的吸引力。
冯旸回忆,2008年地震后不久,母亲便带着他回到阿坝,在各地收集老绣片和老物件。至今,杨华珍及其团队已收集藏羌织绣服饰图案、绣片、样品等近2000余件,并编辑了多本《藏羌织绣培训教材》,在各地培训班广泛使用。
将这些素材进一步整理、修复、融合、创新,是杨华珍一直不变的重点工作,十余年来,她创作出了十余幅知名度较高的织绣作品。这其中,便有吸引了多家国内外品牌的作品《十二月花》。
“我记得羌族的绣样里,每个月都有一朵盛开的花,但我只从民间收到了11种。”杨华珍说,“通过走访老艺人,了解到1月没有‘花’,留给了人们心中的‘花’,于是我就画出了自己心中的花,绣成了我的《十二月花》。”
2014年,被此幅作品吸引的植村秀,请杨华珍给两款化妆品瓶子“穿件衣服”。杨华珍根据卸妆油的成分,分别创意了绿茶花纹图案寓意“生命之源(不息)”、八种植物编制组合的图案寓意“青春不朽(生发)”用于产品瓶身。
此次合作为杨华珍打开了“非遗授权”的大门,更多的中国故事随着各类产品向世界传播。杨华珍认为,自己作品得到青睐的根本依靠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近期,她一直忙于投资再打造一个更大规模的“藏羌文化博物馆”。“场地已经找好,有5000多平米。”冯旸透露,“基本上是拿出了家底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