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吴苏锦 发自北京 5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开启。通民心、道民意,6位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就抗击疫情、毕业生就业等社会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注重医防结合
中国抗击疫情为什么能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总结了四点:首先是我们文化的一个胜利,在中国的文化中,真正地尊重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另外一点,我们国家的体制,决定了在遇到重大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能够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再有,医务人员专业的行动和高尚的职业精神;同时,中国的国力在这次抗疫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王辰表示疫情之后要痛定思痛,完善公共卫生体制。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须有一个真正的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严格其培养过程;此外,应当构建一个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设立一个国际级医学健康科学基金。“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注重医防结合。”王辰同时指出只有医防融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抗击新冠肺炎,中医药疗效显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谈及中医药抗疫的经验和启示时表示,在疫情暴发初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疗队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在医疗队进入的时候,其实很多病人心存疑虑,中医药管用吗?有个83岁的老妇人,她体质弱、病情重、基础疾病也多,吃不下、睡不着,病人和家属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医疗队的队员就精心给她治疗,每天用中医的方法,查舌苔、看脉相、问病情、辩证处方,经过医疗队精心治疗,这位老妇人病情好转,出院了。”
王阶介绍,截至3月30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收治的158名确诊患者中,140人治愈出院,其中88人是纯中医治疗,疗效显著。
人工智能助力社区防疫,近7万人超大型社区无一例感染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带来了一个科技抗疫的小故事:广州有个小区差不多有7万人,但网格管理员只有7个人,在疫情高发期,如果用传统的人工去测温等传统手段,难以满足防控要求。今年2月份,政府就在社区建立了一个智慧社区防护平台、前端应用智能通道、智能摄像机,以及用智能无感远距离测温和人脸身份识别的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同时,通过AI大数据,形成了精准治理,使整个小区的人力减少了一半。“这样超大型的社区,从疫情发展到现在,没有一例确诊病例。所以,人工智能使得社区防控更加精准,更加智慧。”刘伟说。
刘伟表示,人工智能今天已经定义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所生活的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经通过智能交通网络实现:早上在珠海喝早茶,上午到佛山工厂验货,中午在广州品粤菜,下午回深圳办公,晚上可以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边接待国际客人。
就业压力大,但山花终将烂漫
针对今年很多大学毕业生表示“就业压力山大”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指出,由于疫情原因,就业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但是整个国家和全社会都在努力,大学生参军入伍、公务员招录、“三支一扶”项目等提振了我们的信心。
杨振斌鼓励同学们把眼光放得更开一点、更广阔一点,选择余地会更大一些。同时,他建议用人单位要逆周期而行,提前进行人才筹备,有针对性地投放一些计划,厉兵秣马,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打下更好的人才基础。“今年虽然就业有一定的压力,但疫情终将过去,山花终将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