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5月1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阅读 护理:非凡事业中的悲伤与喜乐 此心安处即吾乡 荆风楚韵世味长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公号“读家”频道上线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阅读的故事》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心安处即吾乡 荆风楚韵世味长

——评胡海容新书《此心安处》

阅读提示

乡音因何而改?故土何处可安身?读罢海容新书《此心安处》,作者以为,乡土中国,应到了重振的契机了。以鄂东家乡而言,温暖的家族文化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我们这一代人深知,有爱不苦,有爱不累。从海容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一个既隐且显的主线:家族文脉传承,关乎家道,关乎气运,不绝如缕。这是最有生命力的所在。

■ 陆正之

胡海容女士是我的荆楚同乡,同门师妹。她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学者型作家。

初识海容,扑面而来的是荆楚女儿开山拓地的飒爽,又有习习闺阁书香。海容行文笔触细婉低回,情至深浓时,巴山楚水亦为之低昂。在大学教研之余,她勤耕笔砚,时有灵动文字在文苑戚友间流转,传乎民间,布在人口。

我生有幸,往往得机先睹为快。海容对故乡真挚的爱重,对鄂东文化风物的虔诚礼敬,对乡亲的深心牵挂,对父母的纯孝,对故里苍凉现状与未来的深广忧思,深深打动了我。我的乡愁本是“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经读海容文章,淬炼为神游原乡,慎终追远,常常引起终极关怀。

读其文,想见其为人。近年来,我几度与海容女士晤言,得以了解她内心的宁静和文心志趣。她对爱的珍惜,对人性的悲悯,她的淡定从容,对命运的知守,令我肃然起敬。

知人论世论文,在海容新书《此心安处》付梓之际,我自然有义务为她,为我正在艰辛抗疫的家乡,写几句说解文字。

乡思寸寸动心肝

我在湖北浠水出生成长求学近十八年。那里的一草一木至今令我梦绕魂牵。我没有时间,更主要的是缺乏才力学养,来写我的故乡。所幸我的内心被海容所代言。海容所写何以能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我以为,海容娴熟的技巧倒是余事,她的真情真性,朴实无华恰恰是关键所在。孔子云:“绘事后素”,良有以也。这也正是非虚构写作的魅力所在。海容阅历丰富,既有风云初度的历练,能以审美眼光观照世相人生;还有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对家与国,学与业有着使命和追寻,人生至此,最是淡定从容。所以,这也是此书此时问世的契机所在。

读其文,因一人而念一城一地,滋润新田,启沃智慧。海容家乡演绎着百年不变的衔恩报义,礼尚往来。这里花自飘零水自流,云无心而出岫,依然是王孟韦柳的山水田园胜景。但这里不只是田园牧歌。时序不再是大唐歌飞。这里还有凄凉三犯,有悯农,有闺怨。己亥中秋,初读之后,我不免喟叹:

劝君莫作牧歌看,

楚水汤汤诉旧年。

半世沧桑书痛史,

乡思寸寸动心肝。

读海容文后,我们对乡村文明的式微难免伤感。我们今日生活在高楼广厦间,但决没有理由以城市文明凌驾乡村文明。乡村文明是母文明,是今日文明的逻辑和历史起点。乡村文明有其不可鄙弃的价值,我们只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在城市水泥森林里,在苍黄的天底下,一个声音在我们心底越来越响亮:我们本是原乡人,终要回到原乡去。

海容书中,还能读到当代中国乡村的复杂性。在乡村,尤其是长假大节,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同时在场,互相交织。这里既有禹汤文武周公一脉而来的孝悌忠信,也有西风东渐而来的偏狭自私,有佛系道心的散朗林下,有小资情调的浮萍浪蕊,也还有心灵撕扯纠结的天堂与炼狱。

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海容不虚美,不隐恶,笔则笔,削则削。这里有里闾志,有梼杌之遗逸,有心史之锥心,有荆楚岁时记。有生民之乐,有鄂东文脉流动,有南蛮血性禀赋。

楚水苍生众口碑

读懂文本,自然就会明白,海容一类女子,注定不会也不甘平凡。在治世则为师范,为学人。于季世,则为木兰,为剑侠: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这也是一曲伤怀的歌咏,传统礼俗社会渐渐消解,温美的民风不再。

文如其人。海容书中,有其青春踪迹,她的坚韧与奋斗,她的小确幸。但于其琐言屑语中,我看到了鄂东女子的厚重晶莹,她往往推己及人,超脱了一己之悲辛。她为时代造像,为他者代言,为你我写心。who is who ?who is Hu。who are you? Hu are you。

越是读海容细腻的文字,我们越是觉得对家乡所知甚少。乡音因何而改?故土何处可安身?我们甚至对高曾祖父都不甚了了。我们每个人又都自以为对家乡所知甚多。与海容相比,我们都有轻微的虚构型人格,我们都利用极其有限的信息编造一套假设,对故土故乡的假设。我们自何而来?今日何以至此?将向何而去?我们对这些终极追问很少真正措意。

读罢海容的书,掩卷深思,我以为,乡土中国,应到了重振的契机了。以鄂东家乡而言,温暖的家族文化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我们这一代人深知,有爱不苦,有爱不累。此后的人们凭借什么抵御世道的丕变,人心的支离?何处是原乡?

从海容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一个既隐且显的主线:家族文脉传承,关乎家道,关乎气运,不绝如缕。这是最有生命力的所在。母亲的谆谆教诲是最刻骨铭心的核心价值。鄂东的母亲们即便未读片纸圣贤书,也能识大体,明天理,行大道。

海容长于写心。故土故人,字字锥心。今日读罢,感赋八句,以记心绪:

乡思寸寸锦成堆,

忍看慈音付劫灰。

海静华容光旧物,

山深道隐待时飞。

田园牧女锥心史,

楚水苍生众口碑。

炳焕词章动逸兴,

秦中古月照紫薇。

(作者为诗人、专栏作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