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与患者谈心。戴欣/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耿兴敏
□ 洪建国 戴欣 李媛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作为北京市确诊患者定点收治“主战场”之一,收治确诊病人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只有3岁,危重及重症患者达到了35.7%。
曾在抗击非典、防控甲流、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等多次重大任务中屡建战功的他们,把使命当责任,把岗位当战位,以过硬技术和担当作为,努力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1月2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市级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之一,承担起大量确诊病人和重症病人的收治任务。作为该中心疫情防控主力军的感染病医学部,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带领下,第一时间拉响战斗警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进入战斗状态。
感染病医学部围绕批量收容、精准救治、院感控制等工作,建立指挥、实施、保障、监督全流程战时体系,快速完成平战状态的高效转换,并迅速设置发热门诊、留观等一系列病区,优化救治流程;该学部从两个院区抽调业务骨干,迅速组建了发热门诊收治、确诊患者救治、疑似患者与医学观察人员管理三支力量,及时展开全员全岗培训,组建24人疫情处置专家医疗组;该学部精准制定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患者出院、院内感控等规范流程,健全完善疫情专项应急管理体系,成立专家小组,24小时轮流值班,坚持每日多学科会诊机制和重症早期干预理念,针对危重患者病情逐一讨论,不断优化个体化诊治方案。
感染医学部还注重发挥传统中医药作用,中西结合诊疗中心副主任王睿林每日逐一问诊,“克冠一号”中药组方也初步取得良好救治效果。
1月20日,在北京西站准备回家的感染一科主管护师陈典洁,接到了护士长的电话:“现在武汉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可能要投入战斗……”护士长话未说完,陈典洁斩钉截铁地说:“我这就回医院。”
回医院的路上,她给独自在江西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妈,今年春节有任务,对不起,不能回家陪您了!”作为一名文职护士,陈典洁说,身在军营,越发深切体会到“自古忠孝难两全”。
与新型冠状病毒交手,与传染病过招,该学部全体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没有一人后退。
20岁出头的朱彬彬是科里最小的护士。护士长刘利敏问她:“彬彬,你害怕吗? ”“护士长,大家一起战斗,我不害怕!”王玲、魏春娇接到去隔离病房工作命令后,为便于开展工作,两人当机立断剪去一头长发。
面对疫情,原来准备年前结婚的护士夏丽媛,悄悄把车票退掉,说服家人和“准新郎”推迟婚期,作为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护士,已与新冠病毒交战两个多月。
1月31日晚,一位阿姨在发热门诊被确诊,当值班护士陈典洁护送阿姨住院时,外面露深寒重,陈典洁当即脱下自己的大衣。
阿姨连忙摆手,“这可不行,我身上有病毒,会弄脏你们大衣的!”“大衣可以再消毒,您冻着了,病情加重,可就麻烦了!”“外面这么冷,我还穿着羽绒服,你就穿这么薄的防护服,怎么行?”“我年轻,我抗冻!”在陈典洁坚持下,阿姨终于披上了她的大衣。
感染二科护士长吴丹每日深入病房,都会了解患者饮食、睡眠、心理状况等。看到患者身体虚弱吃饭困难,她就一勺一勺地喂他们,往往一顿饭下来,她被累得直不起腰来;看到患者心情焦虑,她就走到床旁说说知心话,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战胜病魔。
“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是我们应该做的”,护士长李因茵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对年近八旬的夫妻,两人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由于入院匆忙,两位老人没带任何生活用品。细心的李因茵看出老人的“心事”,主动给老人买来牙膏牙刷,甚至还有新内衣内裤。拿到物品的老人连忙致谢,“真是太感谢你了,你就像我亲闺女一样!”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感染病医学部,医生们说,有“吴丹们”战斗在护理一线,“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综合疗效,为取得更好战“疫”成效增添了重重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