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
北京市疾控中心和北京健康教育所联合推出的《新冠肺炎公众防控指南》指出,针对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以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和皮肤的消毒,可以选择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剂;注意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误区1:含氯消毒剂与洗涤剂、酒精混用
最常见的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请按说明单独加水稀释使用即可。一旦84消毒液与洁厕剂(如洁厕灵)或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会产生化学反应,加速次氯酸的分解,释放氯气。氯气易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都有高度刺激性,人吸入后很快就会引起氯气中毒,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甚至能致人死亡。
误区2:配制消毒液没做防护
消毒剂具有一定毒性、刺激性,所以配制和使用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可以用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进行“武装”。配制消毒剂时,一定要防止液体溅到眼睛里,建议佩戴防护镜。此外,有些消毒剂还有一定腐蚀性,在达到消毒时间后,别忘了用清水擦拭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医用酒精是易燃易爆物,喷洒在密闭的小空间中,遇到高温、明火、静电都可能起火甚至爆炸。建议将医用酒精倒在干净的毛巾或消毒棉上,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此外,要避免往人身上喷洒酒精消毒。
误区3:迷信“消毒卡”“银离子喷雾”等消毒“神器”
“日本含氯‘消毒卡’,抵御身边活病毒!”“三价银离子,病毒天敌,长久抑菌抗病毒!”“精油小分子穿透病毒包膜杀死病毒”……疫情期间,一批号称可以抵御病毒、预防新冠肺炎的商品成了“网红”,这些消毒“神器”靠谱吗?
比如“消毒卡”号称佩戴在胸前或装在口袋内,可持续散发二氧化氯,随时随地净化使用者周围半径50厘米内的空气,隔离细菌、病毒、雾霾、烟味、花粉等,一张卡片有效期达30天。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董川介绍说,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消毒成分,可以杀菌消毒,但前提是要达到一定浓度。在脖子上挂个消毒卡,即使生成一点低浓度的二氧化氯也会随风飘散,基本没啥用。如果二氧化氯浓度达到能把病毒杀死的程度,不仅消毒卡需要很大,而且高浓度二氧化氯对环境特别是人体上呼吸道、眼结膜等也都有害。
此外,一种名为“三价银离子消毒喷雾”的产品也很受追捧,该产品声称三价银离子杀菌效率是酒精的60000倍,同时具备长久抑菌和抗病毒作用;可喷于口罩内外侧,紧急情况下还可直接喷在口鼻。科学松鼠会会员、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孙亚飞称,“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见到真正与三价银离子相关的产品。”银离子确实有一定的抑菌、杀菌效果,但病毒与细菌不同,杀菌并不等同于能够杀灭病毒。目前,尚无权威机构证实银离子对新冠病毒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