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武汉战疫报道组
有没有一种声音,能够慰藉孤独,温暖心灵?
有没有一种声音,能够击碎恐慌,凝聚信心?
有没有一种声音,能够跨越隔阂,架起桥梁?
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就有这样一种声音——从2月19日起,它在每天傍晚准时响起,通过消防中控广播传到门诊、传到病房,传到病区的每一个角落,给医务人员以士气,给新冠肺炎患者以勇气。
它,就是《泰康之声》战地广播。
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传达上级指示,弘扬身边典型,直抵医护心扉,共创和谐泰康。泰康之声,现在开始播音……”3月9日傍晚6时整,在一段温馨的音乐后,熟悉的声音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病区内响起。声音来自医院中控室,播音的是护理部副主任吴冬冬与病友服务中心医生张慧慧。
吴冬冬播报了两封信感谢信,均是患者写给感染3科医护人员的,其中一封这样写道:“每当你们进病房查房、做治疗时,我都想多看看你们,因为看不到你们的容貌,只希望能记住每一双被护目镜遮挡下的眼睛,和每一个因为穿着防护服而行动不便的身影!感谢你们在工作上的事无巨细,生活上的无微不至,感谢你们的挺身而出!讲胃口的武汉人不会忘记……”
“她们用身先士卒的勇敢、实践出真知的严谨,诠释着护理老兵的力量……”张慧慧播报了发表在解放军报客户端上的一篇文章,题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那些“60后”“70后”女导师》,展示了女军医们“把课堂开到战场,从普通病房走向护理‘红区’(隔离病区)”。
专注的表情、动情的朗读。两位播报员一手握着手机,一手控制着话筒,她们轻柔的语音,标准的普通话,让傍晚的病房内充满了温馨。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于2月10日开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2月14日迎来援鄂军队医疗队的支援。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军队医疗队领导提出,要在抗疫战斗中搭建起一个医患沟通交流的桥梁,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泰康之声》战地广播由此而生。
传送温暖,传递感动
《泰康之声》自播出以来,得到了不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认可。因为有丰富的播音主持经验,这项工作就交到了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吴冬冬手上,她又找到了曾经合作过的接诊中心医生杨东与病友服务中心医生张慧慧,三人组成了《泰康之声》播音小组,利用医院监控室中控台的喇叭系统,开始了播音工作。
在医院政治工作部的领导下,《泰康之声》确定了栏目内容,主要有患者来信、医务人员及家属投稿、媒体报道、新冠科普知识等,每期播音10~15分钟。由于播音员在各自科室承担着大量工作,三人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轮流排班播音,通常是两个人一组。
“我们有个微信群,每天都会在群里沟通播音内容与排班,谁有时间谁就去播音。”杨东医生说,比如3月8日妇女节,两位女同志要去忙碌相关事宜,当天就是他一个人播音。早上8点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下午3点出来后,因为住处位于洪山区花山,单程得40多分钟,他就一直在医院现场等候,直到播音开始。
一个特别的冬天
一个寂静的春节
一场突发的事件
一次严峻的考验
别害怕!老人家
我们一定让您好起来
别担心!小姑娘
我们一定让你早早回家
因为,我们用爱坚守
因为,我们为爱而战
这是杨东在3月8日值班时,饱含深情播报的一首诗,念完他关上话筒,深吸一口气后,平复了一下情绪,又打开话筒,继续播报。
“在念来信时,我们自己也常常会被感动。”杨东说,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千里迢迢来武汉支援,很多人每天都要在“红区”内工作,挺辛苦的,身心压力都挺大。一些患者写的感谢信非常真诚,让医护人员也非常动情。还有一些医护人员及其家人的投稿,讲出了大家的心声,让大家感同身受,也能引起情感共鸣。
架起桥梁,永不停播
三位播音员每天轮流上岗,用温暖的声音架起交流的桥梁,把一篇篇真诚动情的文字,传递到每一个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的心中。
“《泰康之声》战地广播架起了一座桥梁,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医院政委马学蒂说,《泰康之声》每天通过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播报一些先进感人事迹,向医患传递了正能量。另外,医院团队拥有130多名博士、280多名研究生,拥有很多好的专业经验,能够为《泰康之声》平台提供专业支持,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心理抚慰,帮助患者保持好心情,重建心理支柱。同时他还建议,《泰康之声》要坚持播下去。
马学蒂的建议,与地方执行院长肖骏的想法不谋而合。肖骏表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医院探索了很多很好的做法,《泰康之声》战地广播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这是军民协作的一个窗口和典范,“我们会共同打造好这个医患交流的平台,为病友提供更多贴心的服务。”肖骏说,将来军队医疗队光荣完成使命后,《泰康之声》战地广播将作为军民协作的一个特色品牌延续,成为泰康同济医院这段历史的宝贵记忆与精神传承。
(记者王长路 徐旭 刘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