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从左至右)三名女博士在实验方舱外。 邵龙飞/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耿兴敏
□ 邵龙飞 马嘉隆 张振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前出武汉抗击疫情。在这支专家队伍中,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迟象阳、董韵竹、张梦瑶三名女博士,组成了一道元气满满的风景线。
战“疫”一线过得很“充实”
我们一般是早上8点进实验室作核酸检测准备,下午2点多出舱;饭后稍做休整,待结束晚间的检测,一般都到次日凌晨了,迟向阳说。
“昨天接收的样本较多,我们轮了两个班次,一直检测到凌晨4点才结束。”董韵竹补充道。
这是她们在战“疫”一线的工作状态。前出武汉的一个多月里,她们一直过得很“充实”。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技术支撑,而这种检测,就是三位女博士担负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此,她们和战友们一起泡在实验室,一干就是一天。
记者了解到,来武汉前,这三名女同志在单位都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
来到武汉后,三人原来课题的部分内容,后方同事可友情代劳,但工作思路、实验设计以及结果分析等关键节点,还必须本人主持。
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会有。迟象阳这样解释。电话联系、视频交流、电邮函复……后方的课题,三位女同志一个也没落下。
除此之外,核酸检测结果的判断解读也是她们研讨的一个重点。
在姜涛研究员、张晓鹏副研究员带领下,检测组经常召开“诸葛亮会”,对出现的可疑结果进行讨论,必要时还会重复实验,进行复核。三名女同志也经常见缝插针,三五分钟不嫌少地开展交流。
截至3月5日,检测组已完成5500多份样品检测,没有出现一起错情,这是让三位女同志最开心的事儿。
紧要关头,是军人就该上一线
春节前夕,得知疫情暴发后,迟象阳一直寝食难安。
1月26日凌晨1点,接到前往武汉的命令后,闻战则喜的迟象阳几个小时之内就打包好了自己的行李和实验设备仪器。
“当兵能到战‘疫’一线,打非同一般的阻击战,感到特荣光!”从初中就喜欢生物的迟象阳,一路成长为微生物学博士。
当年,那个害怕非典的小女孩,这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疫”最前沿。
同一时间,董韵竹在家里也接到了同样的电话。
“有任务要出”,心里猜到肯定是去武汉的她,马上打包行李。
“军人必须听令而行。”当天晚上,她们抵达武汉,第二天便开始工作。
1月28日,张梦瑶也接到了前往武汉的命令。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甚至有生死考验的任务。
当时,整个车厢里的乘客只有她一人,可她却没有感到孤单。
临行前,由于军大衣放在单位办公室来不及取,她的父亲便将自己的一件军大衣交给了她。
张梦瑶的父亲是一名现役老兵,曾因在玉树地震救援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那件大衣,正是他参加救援时的征袍,后来当成“宝贝”珍藏起来。这次女儿出征,他才再次拿出。
那天,走出高铁列车门,穿着父亲的军大衣,独自拉着行李走在空荡的月台上,每经过一节车厢,都会有列车员自发地向她敬礼;不远处,她的战友正等着和她并肩战斗……
那一刻,张梦瑶百感交集,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众志成城,大家劲往一处使
来到武汉一线这些天,迟象阳对工作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齐心协力”。
整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专家组人少、任务重、各种装备多,为了加紧推进工作,专家们都会亲自上阵干些体力活儿。每当这时,“三朵金花”都会主动要求和男同事们一个标准,大家总是一起抬东西,展撤装备。
出于任务需要,检测团队按专业特长平均分成两个组,时间错开,轮班上阵,很难全凑在一起。
2月8日是农历正月十五,专家组领导提前通知:当晚全体人员一起吃元宵。
迟象阳说,那天,是专家组聚得最齐的一次。三五颗元宵,让她们在离家千里的战“疫”一线上,感受到家的温暖。
午夜时分的武汉,夜色如水。
检测收工的迟象阳喜欢泡一碗方便面当晚餐,和同事们聊会儿天,这是她每天难得休息的时候。而房间里,董韵竹则和家里打着电话,她和丈夫有约定,下了班只要有空一定打个电话,无论多晚都有人接。
没日没夜地战斗了一个多月,三名女同志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因为总见不到妈妈,迟象阳两岁多的女儿和她闹起了小情绪。张梦瑶好久没有跟自己的一对双胞胎视频了。董韵竹和丈夫在2018年初就领结婚证了,因为执行医疗救助任务等原因,举办婚礼的日期两次推迟。今年,她计划上半年举办婚礼;可如今,她依然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
回家,简单的两个字总能给她们更多动力。每天被手机铃声叫醒,又是新一轮的战斗。军人、博士、女儿、妻子、母亲……多种身份交织在一起,无数个声音在呼唤她们早日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