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徐旭
□ 李锐
“妹妹要换尿布了,等着,我来——”说完,他一边哄着哭闹的妹妹,一边找来尿布麻利地换上。
这是中部战区总医院家属院内一个普通的家庭,说这句话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叫乾乾。乾乾虽然只有10岁,但已经会照顾不到一岁的妹妹了。从换尿布到冲奶粉,从逗妹妹开心到哄她入睡,乾乾样样都不落下。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乾乾只能放假在家。
乾乾的爸爸杨波是中部战区总医院的一名军医,妈妈是一名护士。1月初,疫情袭来时,作为武汉一所大型三甲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闻令而动,成为收治发热病人的定点医院,杨波和妻子都主动申请到一线去。考虑到杨波家里的情况,医院同意了杨波一个人的请求,妻子继续留在院内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家。
2月1日,杨波所在的肿瘤科转换为收治重症发热病人的感染六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院要求所有医务人员集中住宿,不能回家。难题一下就摆到杨波面前:老大上小学,老二不满周岁;妻子尚在哺乳期,白天要上班,晚上回来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年过七旬的父亲身患尿毒症,去年又做了膝关节手术;母亲腿脚不便,下不了楼……家里实在离不开人。
让杨波没想到的是,家人一致对他表示支持——
“你是军人,是医生,国家和人民需要你”
“你安心工作,不用考虑我们,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
“放心吧,注意安全,家里有我呢”
……
放心不下家里的杨波,叫来了儿子乾乾。
“爸爸你是要去打怪兽吗?”乾乾看着爸爸问道。
“是的,爸爸要去打怪兽,好几天不能回家,妈妈白天要上班,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所以,你要负责照顾妹妹,能做到吗?”杨波说。
“包在我身上,我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乾乾边说边挥舞双拳。
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杨波心里略感轻松。他手把手地交代乾乾如何换尿布,如何煮奶粉,如何去打饭,如何哄妹妹睡觉。乾乾认真地听着,眼睛里露出明朗的目光。
第二天,乾乾就“上岗”了——
“妮妮别哭别哭,哥哥带你玩。”听到妹妹的哭声,乾乾小心翼翼抱起妹妹,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做鬼脸,一会儿讲故事……直到看着妹妹睡着了,乾乾跑到厨房端起饭盒往外跑,已经12点了,赶紧去食堂打饭。一边跑一边想着爸爸的嘱咐:爷爷要吃清淡一点,奶奶的菜里不能有葱,我要多吃青菜……
这段时间,一向把电视频道锁定在动画片和电影大片的乾乾,突然关心起了新闻,电视机里播放着医生抢救病人的照片,乾乾总是看得目不转睛,特别是出现解放军医疗队的画面时,他的神情格外专注。妈妈会告诉他:“你爸爸就在他们中间,他们都是最勇敢的人。”
有一天,妈妈在乾乾的作业本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爸爸,虽然每天见不到你,但我知道,你在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怪兽,是为了救治更多的人……爸爸,我想对你说:你在我心目中是大英雄……爸爸,我的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你的事迹之后,都说“你爸爸真牛!”……爸爸,你和叔叔阿姨们快点把怪兽打掉,让我和小伙伴们去快乐地玩耍……爸爸,长大以后,我也要当一名医生,去救治更多的病人……
一天中午,刚刚处理完手头的病人,杨波的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爸,你快到窗口这里来”。杨波透过办公室的窗口,远远地看到妻子牵着乾乾站在楼下向他招手。
儿子大声呼喊着:“爸爸,加油”“爸爸,你真棒”!
看着为自己加油的儿子,杨波无限感慨:平时调皮捣蛋的儿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懂得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