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馨月一家
▲姚博文和妈妈
▲姚博文妈妈(右)
▲刘睿天翔妈妈
▲龙奕帆一家
▲龙奕帆父亲
这次疫情就像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父母们的奉献与坚守,让孩子们懂得了担当的意义: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不只是灾难面前的口号与鸡汤,而是真实存在的;也令孩子们感受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在一封封纯真质朴的家书里,我们看到一个个家庭的感人故事,也看到了孩子们的懂事、坚强与心灵的成长。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许真学
2月12日雾气沉重的早晨,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被几封家书湿润了眼眶,写下这些家书的是重庆沙坪坝区重庆市南渝中学的孩子们,收件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可能不曾收到或从未来得及看一眼这些家书的父母。他们有的参加了随医疗队奔赴武汉,有的在本地医院许多天未回家,还有的在社区、公路站点坚守。
父母抗“疫” 孩子内心强大起来
看着父母远去的背影,孩子懂得了责任和担当,顾馨月在家书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妈妈:
截至今天,我们已经有10天没见面了。大年二十九那天,为了抗击疫情和赴武汉医疗队的组建,您彻夜未归。大年三十下午您终于回家,家人本想好好聚一聚,然而您却收拾行囊准备集结,年夜饭也没吃上一口就离开了家。爸爸、爷爷、奶奶带着我和弟弟为您送行,看着您精神抖擞、声音嘹亮的整理队伍,我心里十分骄傲。纵有万般不舍,但是我知道您此去的意义,望着远去的车队,我心想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自从您离开家去武汉,我常守在电视前,只为看一眼您的身影,听一下你的声音。
从小到大,虽然经历多次长时间离开妈妈,但每一次都十分想念和牵挂!2014年,您赴非洲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从训练、出发到返回后隔离结束,我们近四个月没见面;2019年,您参加三次演习,我们又近三个月没见面。升初中后,我们也不常见面,女儿已习惯了您的忙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您和同事们逆行奔赴武汉,我知道这是军人的使命、医生的职责,也是您一直以来对工作的态度。我很庆幸出生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很庆幸今生遇到您,虽然,您的忙碌少了些对我的陪伴,但在我心里,您是一位称职的妈妈,优秀的妈妈,是让我感到自豪的妈妈。
祝愿您在武汉工作一切顺利,早日凯旋!
在这一封封家书里,还有更多抗“疫”一线人员家庭的故事。他们的孩子懂事、坚强,父母在战“疫”中的每一次出发,每一句话都触动着孩子心灵的成长,使他们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龙奕帆在信中写道:
“爸爸,您是一名医生,原本早已订好1月28日的机票去美国学习半年,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得知武汉需要支援的消息,您退了机票,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奔向最危险的战场。这一幕,不禁让我回想起七年前,您也是这样,毅然决然地奔向四川省芦山地震灾区。
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我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爸爸,您不怕,我,也不怕!”
父母挺身而出 孩子自我管理
父母奔赴抗“疫”一线,这些孩子无法和许多同学一样享受亲情时光。于是,他们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庭。
刘睿天翔的妈妈是一名拥有20年党龄的医务工作者,看到妈妈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必须在医院留宿,他很心疼:
“妈妈您跟我谈心,说压力很大,每天都有新增加的病例,我总能看到您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可您却没有一点怨言。在这里,我再次向您表示数不尽的感激和敬意!”
在家书中,刘睿天翔毫不掩饰对妈妈的敬佩之情。他还在家书中向妈妈再三保证:
“您不用太担心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您的儿子已经十三岁了,是一位玉树临风的少年了,我在家里可以照顾好自己;您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我会安排好一切,请相信您的儿子吧!”
刘睿天翔说,他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能让妈妈放心地投入工作。学习之余他自己煮饭、扫地、拖地、洗碗,尽量让妈妈回来多休息。“减少爸妈的负担,他们才能安心地为抗击疫情恪尽职守。”
赵同学的爸爸是一位高速执法员。1月29日早上接到电话离开前,他叮嘱儿子:“这次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你自己在家要好好听妈妈的话。”一天,两天,三天,原本并不在意的赵同学从电视上看到了疫情的发展,爸爸出门前的叮嘱在他心里也渐渐沉重起来。他在家书中写道:
“爸爸,请放心,我在家一定会好好的!每日按时起床,做作业,好好学习,提前预习,经常锻炼,帮妈妈做家务,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操心,让你回来后看见一个更优秀的我。”
身教,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不能陪伴孩子,他们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姚博文的妈妈是一名基层党员,大年初二晚上妈妈接到了社区安排排查工作的电话,第二天一早,他听见家里的门被轻轻地打开又轻轻地关上了。原来妈妈要到社区挨家挨户排查潜在的传染源。“她仅戴着一层薄薄的口罩,便开始叩开一家又一家的门,每天要排查近200户居民,而其中一些居民在家里接受调查时并没有佩戴口罩,也不确定他们是否携带病毒。但每天妈妈都准时戴好口罩,走出家门,走向更多人的家门。”姚博文说。
妈妈的职业很平凡,但在姚博文眼里,妈妈是不平凡的。他在家书中写道:
“亲爱的妈妈,也许今后的我也会从事平凡的职业,但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让我看到,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我们就是不平凡的。”
“姚博文妈妈的勇气和行为,让我们为之敬佩。姚同学那份感动和感恩,那份胸怀大志,立志报国的情怀,是教育之花在冉冉绽放,我们十分欣慰。”姚博文班主任老师蒋德民说。
在疫情面前,作为父母的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而他们的孩子,也渐渐从这场疫情中懂得了父母的选择。
在父亲悄悄离家,决定将自己“隔离”在医院发热门诊的那一天,陈同学用“暴跳如雷”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刚开始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隔离”自己,后来了解到,父亲的同事没做任何防护措施接触了医院里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科室人员紧张,父亲必须坚守一线。
“晚上,我和您视频通话时,才了解您多么辛苦:您早上没吃好饭,中午饭也顾不上吃,甚至一整天都抽不出身去厕所;汗水从头上流淌下来,护目镜也蒙上了一层‘纱’。而当我看到您穿防护服的照片时,心里顿生自豪之情——我有一个勇战病毒、捍卫人们生命的爸爸;但同时也满是愧疚,当您只身奋战前线时,我没有给予您鼓励,反而是无尽的抱怨。现在,我心中满是理解,理解您的良苦用心。”
与父亲分离11天后,陈同学在家书中向父亲诚恳道歉。
记住了父母奔赴一线的背影,所以,他们又把对父母的想念与小心翼翼的关心和担心写进家书。
“刚上初中的孩子,本是青春叛逆时期,但每一封家书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对自己的肯定,对父母的鼓励,对英雄和天使的敬畏,从孩子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担当和感恩。”刘睿天翔和顾馨月的班主任老师黄运说。
南渝中学副校长唐晓玲说,这次疫情就像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学校举办这次家书活动,是希望用父母的奉献与坚守,让孩子懂得担当的意义: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不只是灾难面前的口号与鸡汤,而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给所有同学上好这堂敬畏自然、家国情怀的课程,让孩子们明白要尊重科学,提升能力,感受“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这一封封动人的家书,深深牵动了重庆市沙坪坝区妇联干部们。沙坪坝区妇联主席张目说:“孩子们的父母奋战疫情防控‘前线’,我们责无旁贷要做好‘后方’的关爱保障工作。”目前,沙坪坝区妇联已通过学校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帮助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魏勇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期,为我们教育儿童和青少年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坚强、自立、慈爱、责任、担当、大义、情怀等重要品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重庆市南渝中学孩子们的家书十分令人感动,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感悟到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英雄们的艰辛与伟大,也让我们看到了置身其中的孩子们的历练与成长。一封封透着真挚情感与浓浓情怀的家书,正是对‘停课不停学’的深刻诠释与有效践行!”
如果有什么值得永远向往,那定是人间真情。今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母们亏欠了孩子很多,但相信他们定能以自己正义的背影,影响着孩子,逐渐成长成父母的模样,在未来的困难面前仍能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