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女生在学业和就业发展方面存在更多的压力,承担着更多学业与就业期望。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运用评估卡对SF学院贫困女生进行访谈,并对改善高校贫困女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实践提出建议,认为对贫困女生的帮扶工作应该具有性别敏感度,不仅进行经济帮扶,还要整合其它方面的帮助,使贫困女生感受到有力的社会支持。
■ 张静敏 栾晓
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受益者,然而录取的新生中男女生人数比例均衡的事实背后是依然存在的阶层分离。贫困女生相对于贫困男生、一般大学生,在学业和就业发展方面存在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心理;且贫困女生一方面对家庭的支持有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更多来自家庭的学业与就业期望,这使得贫困女生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
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以SF学院为研究点,共访谈了该院18名贫困女生。笔者运用行动研究方法,运用评估卡进行访谈,收集受助者对社会支持评估的资料,分析贫困女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与实际社会支持系统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贫困女生实际需求,并运用恰当方法回应这些需求,从而提出改善高校贫困女生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贫困女生社会支持需求分析
通过受访者摆放评估卡与访谈发现客观存在的社会支持与贫困女生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并不一致。贫困女生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需求如下。
——贫困女生觉得很难获得休闲,与其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关。受访的贫困女生83%在家庭中排行老大,会主动为家庭分忧,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经济压力,身心不能放松,使这一群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平衡能力,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能自我调适,方可享得休闲。她们一旦有机会去展望生活,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难以避免,就可以学会慢慢放松心情,享受休闲的意境。
——物质经济的需求满足很少存在绝对性不足,更多的是相对性不足,与贫困女生对自我、他人及环境的了解、认知有关。受访贫困女生正处花季年华,对世界充满好奇,面对商品社会的各种消费刺激,不断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而家庭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只能满足生活的必需。因此,她们利用各种可能性,比如打工、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增加经济收入,主要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个性化需求。
——资源的需求满足主要决定于贫困女生对学院社会支持资源的感知与使用程度。就业指导课作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了;学院还组织和支持校内外专家举办讲座;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也设置了相当多的实习实践课程,协助大学生认识专业、认清职业发展方向;学院采用小组评议制进行奖学金、助学金等评选工作,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学院有多个社团供学生选择,鼓励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但这些客观的社会支持网络并没有被贫困女生充分利用。贫困女生信息获取容易,但信息选取、处理能力不足。一方面与是否信任有关系,另一方面与贫困生对自己处境的认知程度有关。他们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面对外部具有竞争性的资源时,表现为准备不足,或是不知道资源存在,错过资源,或是面对资源,不会充分使用。
——贫困女生在专业认同方面的态度影响了其学业发展诸多方面的探索。专业认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与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对个人能力特长的认知程度息息相关。对专业的学习和了解需要通过课程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实践等获得,贫困女生会先于这些行动实践而形成对专业不认同的态度,致使其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过程中态度消极,从而进入一种不良循环中。打破这种循环,需要从这些学生对自我与环境的认识与调适来着手。由此可见,可以通过提升贫困女生自我认知能力,促进她们与环境沟通,从而提高其自我调适能力。
——贫困女生不满意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但缺乏勇气和动力通过实际行动获得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与人求同存异、合作及和平相处的能力,需要在活生生的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勇气与贫困女生对自我接纳认可的程度高度相关。访谈资料发现贫困女生往往拥有较低的自我形象感,缺乏自信、成就感、认同感等。这些心理需求的缺乏会导致贫困女生行动力不足,因此,满足贫困女生的心理需求,让她们体验到成就、自信、认同是促使她们有行动力的有效方法。
——心理需求是变动的,随着贫困女生大学学习生活阶段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提供平台确保这一群体内部可以抱团取暖。受访贫困女生刚进入大一时,会对与大学同学的相处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学校的制度文件等各方面不了解、不适应,需要一些适应性支持。进入大二、大三,学业繁重,对专业有了一定认识,希望对自己的优势、特长有更多的了解,期望得到针对自身特点的专业的就业指导。另外,人际交往深入后,对人际关系协调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改善高校贫困女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行动建议
对贫困女生的帮扶工作应该具有性别敏感度,不仅进行经济帮扶,还要整合其他方面的帮助,使贫困女生感受到有力的社会支持,有强获得感。
第一,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可整合分散的社会支持资源,从而实现社会支持体系的制度化、常规化、系统化。需要在学校设置专业岗位,投入专门资金支持学校社会工作者整合贫困女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最优化的资源支持贫困女生的成长。
第二,运用社会支持的理论与视角来审视贫困女生的处境,注重对贫困女生的多元支持,走出单一经济支持、经济归因的惯性,更好地实现全人理念培养学生。
第三,提高贫困女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了解自我的个性、禀赋,是学生获得能力感的前提。在调研及服务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贫困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无力感、无助感及投机取巧的心理状态才真正限制着学生的发展。整合贫困女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前提是提升她们的自我意识,让她们清楚自己要什么,生发出自我负责的内在动力。
第四,重视贫困女生的入学适应,帮助贫困女生形成自主意识,形成对大学、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从等着老师要求、命令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做自己生活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高校贫困女生弱势处境和社会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5BSH064)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