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3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知道 2019融入时代主题 把握社会脉动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融入时代主题 把握社会脉动

——“新女学”年度热点回眸

编者按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平等 发展 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发布,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女性在经济、政治、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家庭文明、国际交流中所取得的成就,令人备受鼓舞。2019年,性别研究领域涌现出哪些新议题?为我们带来哪些新启发?性别平等实践取得了哪些新进展?需要持续关注哪些新领域?让我们透过《新女学周刊》这个性别研究传播平台,回顾2019年性别研究的重要议题与学术进展。

■ 《新女学周刊》编辑部

主题研究篇 聚焦年度重大主题

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2019年,女性/性别研究界聚焦妇女发展的思想指引和制度保障,总结妇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创新发展。《新女学周刊》先后推出了“70年·男女平等思与行”“家庭建设与家国融合发展”“亚洲文明对话:构筑互鉴新平台 擘画和平新愿景”等特别策划。

——回望70年男女平等事业的非凡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法律,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女学周刊》推出“70年·男女平等思与行”特别策划,回望追求男女平等走过的非凡历程,梳理妇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70年继承、发展与创新》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创新。从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到习近平,始终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70年:宪法原则·基本国策·施政纲领》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将男女平等的一贯政治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构筑了以根本大法确认权利、以基本国策夯实责任、以施政纲领强化意志的政治保证机制与法律保障体系。《妇女研究:70年与社会发展同步》认为,70年来,妇女研究与社会发展携手并行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后应加大妇女研究的学术含量和政策效应,培育新生力量,团结男性学者,继续走向世界。

《70年来中国女性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思考》指出,70年来高校女性与日俱增,但依然面临城乡差异和就业质量差异,应为女性高等教育发展开辟新路径。《女性人才政策框架体系和发展战略》则着力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女性人才政策实施的成效,探讨了女性人才政策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创新表达。

——推进家庭建设与家国融合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新女学周刊》推出的“家庭建设与家国融合发展”系列讨论,倡扬新时代家庭观,引领广大妇女发挥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系统领会“两个独特作用” 推进家国融合发展》指出,现在需要着力的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和家庭工作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新时代性别文化的核心要旨,转化为政府行政决策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共识。《发挥家庭功能 筑牢国家发展基石》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功能逐渐弱化乃至消失,但一些家庭功能如生育、教育、抚养赡养与情感功能是无法取代但又对国家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发挥妇联优势 推动家庭工作创新发展》认为,妇联组织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具有先天的优势。

《百年家庭伦理变迁与新时代伦理建设》提出,五四运动百年来家庭伦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家庭作为伦理实体的本性未变,应大力加强家庭伦理建设。《共建平等民主和睦的新型家庭关系》指出,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和睦的关系;新型家庭关系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成员携手共建。

——呈现妇女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和贡献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前夕,《新女学周刊》推出《亚洲文明对话:构筑互鉴新平台 擘画和平新愿景》专题,阐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呈现妇女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贡献。

《为世界文明对话议程注入新动力》将亚洲文明对话放置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进程中考察,认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向世界表达了中国践行多元、平等、包容的文明相处原则,坚持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对抗的立场与决心,表明中国是抵制极端主义、民粹主义和文明冲突的积极力量。树立对话而非对抗的亚洲文明交流典范,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妇女: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和受益者》认为,亚洲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各个领域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性别平等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逐步成为共享价值,妇女的友好交往故事,正在谱写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华章。

对策探讨篇 女性发展重点议题的多重探索

女性生育、养老与照料压力、就业歧视、人身安全与家庭暴力、农村女性就业与发展是性别研究无法跨越的议题。《新女学周刊》持续邀请专家进行相关政策解读、撰写实地调查报告、提供实践干预方案,为其提供多层次的解决方案。

——持续探索“生育”难题“全流程”解决措施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为女性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持续引发关注,从生育决策、照料负担、工作-家庭平衡、就业歧视、职场晋升难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予以关注和支持。

10月通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就“夫妻共同育儿假”作出规定,《“育儿假”助推婴幼儿照护新政实施》对此进行了分析。《“全能型母亲”想象与“母职”再思考》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全能型母亲”要求下,女性个体价值被逐渐弱化。在婚内生育文化悠久、婚姻和生育捆绑在一起的当下,提高生育率应首先保障家庭的良性运行,构建婚姻友好型社会。《构建婚姻友好型社会 破解婚生之忧》对“婚姻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建设途径进行了阐述。

——关注作为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老年女性权益

家庭经济安排下,老年女性通常成为家庭内提供照料服务的主要力量。同时,老龄化背景下,高龄老年女性也成为被照料者,老年女性照料面临挑战。

与既往关注生命长度(自然寿命)的研究不同,《中国人口幸福预期寿命及性别差异》发现我国居民的幸福水平存在“幸福扩张”趋势,在各个年份和所有年龄上,女性幸福预期寿命均高于男性。《老年照料需求的性别差异及政策建议》提出老年女性的照料缺口大于老年男性,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以善治良策保障老年流动妇女尊严养老》认为老年流动妇女常面临经济与社会保障不充分、抚育性迁移的劳动价值难获承认、“流而难迁”与“迁而难融”并存的问题。

——为多形态的女性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

女性就业是实现女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女性就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既要保障城镇女性就业的合法权益,也要为非正式的女性就业提供支持,同时为农村女性就业提供更多途径。

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规范招聘行为 推动女性更高质更充分就业》对该通知进行了解读。《非正规就业妇女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发现非正规就业妇女基本社会保险资源可及程度不足、劳动权益保障匮乏、非正规就业妇女中的脆弱群体面临生存困境,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促进农村女性生计发展》等文章则关注农村女性发展及其照料劳动与非农参与,为重估与提高农村女性经济地位给出建议。

——直击女性公共空间人身安全与家庭暴力防治

作为生理上的弱势群体,女性的人身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的心弦。重视女性安全,要优化社会治理,提供安全保障,更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家庭暴力。

自2019年元旦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平台保障消费者安全义务。《网约车女性乘客安全需立法保护》就规范网约车行为的举措提出了建议。《经济紧张与客观经济紧张对女性家庭暴力的影响》通过实证调查指出家庭收入低与丈夫对妻子进行个人和经济控制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加重惩罚加强保护,彻底终结强奸》认为根除强奸需加重惩罚、加强保护并注重预防。

——关注迁移进程中的农村女性权利与精准扶贫

农村人口迁移背景下,迁入城市的女性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与挑战。对于贫困地区未迁女性而言,具有性别视角的扶贫策略是对其进行赋权的重要措施。

《城乡流动对农民工家庭夫妻权力关系的影响》认为农民夫妻进城后,原有的“男主女从”的权力关系复制到了城市,不利于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和个人发展。《家政服务业:向法治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短缺与过剩:家政行业结构性困境解析》关注家政女工的发展。《让扶贫车间在促贫困女性就业中提质增效》则运用性别视角考察了“扶贫车间”这一重要的扶贫方式。

理论文化篇 前沿理论与文化热点的追踪分析

作为跨学科研究领域,性别研究学者致力于在各学科门类中开展性别分析,《新女学周刊》对前沿的性别理论进行追踪,并利用社会性别分析工具透视当下的文化和传媒;迅速变化的本土社会不断呈现出独特的性别特征,以此为依托所提炼出的本土理论,则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与生命力。

——以前沿视角重新思考人文学科议题

当女性主义视角与电影、设计等话题结合,将为我们提供关于权力关系与审美趣味的新启发。《新女学周刊》积极呈现新的理论成果。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哲学联袂出镜》阐释女性主义美学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相辅相成的关系。《设计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及可能路径》介绍女性主义设计学的主要观点和可能路径。《从现象学开拓女性学研究新路径》认为开展女性主义现象学研究不失为女性主义哲学发展的新路径。《女性与科学研究:反思并重构现代科学传统》阐述了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的目标。《重新认知“母性思想”与关怀伦理》认为两性需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共同获得自由、双赢的平等发展。《在行动中思考,以思考促行动》引介法国著名学者安托瓦内特·福克的女性学思想,认为从《第二性》到《两性》,法国女性主义实现了新的跨越。

——扎根乡土语境,重建本土性别理论

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性别权力形态,需要利用性别视角加以分析,也为重新解释与建构性别理论提供了可能。

《家国秩序下性别关系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观照》梳理了家国秩序与性别关系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并试图以此为出发点为性别研究提供本土化的概念与分析框架。《透视男农民工孝道观念与尽孝策略》认为在城乡迁移的情境之中,照料实践的实用主义调整与男性身份和传统性别观念并存,共同刻画出男性农民工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儿女有别:中年子女养老孝道观比较研究》发现,相比儿子,女儿更趋于接受儿女均衡,并愿意对下一代建构起新的孝行标准。

——将性别分析引入影视批评,寻找解读新路径

对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及性别意识进行分析是性别研究的经典议题,VR电影、网络言情小说、戏剧等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性别意识的流变。

《VR改变了当代电影“女性被看”的视觉机制吗》认为360度全景沉浸式的VR观影体验,并未对当代电影“女性被看”的视觉机制形成冲击。《从“总裁爱我”到“我即总裁”:网络言情小说更迭》认为网络言情小书从初期的“总裁爱我”到如今的“我即总裁”,共同推进着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向前迈进。《70载光影变幻中的银幕女性形象》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女性电影”呈现出一条独特的美学与文化脉络,也呈现出性别文化观念的变化革新。《都市空间视域下的当代戏剧女性形象》认为戏剧作品自觉流露出对中国当下都市空间中不同女性群体的生命观照,体现了戏剧人对女性生存现状的关切与思考。

——发掘语言中的性别偏见,分析热点文化现象

语言中的性别偏见无处不在,值得持续发现与批评,进而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语言文化。而热点文化现象往往流露出不自觉的性别歧视,需进行反思与重构。

《汉语谚语中的性别偏见与文化反思》提出语言使用者应提高语言表达敏感度,积极对抗让人不快的语言表达。《百年前“她”字出场:中国女性的一次胜出》认为“她”字的推出和应用,体现了社会、政治、文化和性别的多向度交错。

《女性类微信公众号性别意识与文化导向》发现女性类微信公众号对性别问题的探讨呈现多元而富有张力的价值观念。《女性自媒体的传播特征与发展困境》认为媒体融合时代网络意见领袖的高度集中化使得普通女性的声音仍被遮蔽,后真相时代女性自媒体易误导公众,引致对女性主义的误识。《“军阀姨太太”标签:历史观与性别观的双重误导》对某视频网站发起“军阀姨太太”梗进行批评,认为以“军阀姨太太”为标签展现 “女性美”,显示出自娱者的无知与浅薄。

国际交流篇 海内外学术动态的交流互动

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持续推进。《新女学周刊》聚焦一系列性别平等国际会议,并重点观察性别相关国际公约等文件的出台和执行,继续推介世界女艺术家女建筑师作品和海外名师学术成果。

——聚焦一系列性别平等重大国际会议

3月,联合国妇地会第63届会议在联合国总部召开。《新女学周刊》作者现场参会,撰文阐释会议的优先主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促进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和女童”;并解读了会议的成果文件《商定结论》。

8月,第15届东亚科学史国际会议在韩国全州召开。《性别与医疗:东亚科学技术史研究聚焦点》介绍与会者讨论的议题与女性的身体遭遇、生命过程直接相关。第二届亚洲女哲学家学会研讨会在京都大学举行。《理论与实践:社会性别、权力和尊严》呈现出亚洲女哲学家学会的学术关注点。

11月,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25周年纪念峰会在内罗毕举办。《新的承诺:到2030年实现“三个零”目标》介绍,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孕产妇死亡为零、计划生育的未满足需求为零、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和有害做法为零的“三个零”目标。“北京+25审查”亚太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各国代表通过了《北京宣言25周年——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亚太部长级宣言》。《北京+25:亚太妇女发展成就与优先议题展望》指出,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对于未来采取行动促进性别平等作出了承诺。

——观察相关国际公约的出台和落实

6月,国际劳工组织百年大会通过了一项新的打击工作场所中暴力和骚扰的公约及其建议书,这是第一次通过的有关劳动世界的暴力和骚扰的公约和建议书。《人人享有没有暴力和骚扰的劳动世界》指出,《公约》为定义性骚扰提供了范本,建构了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的工作框架。

今年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通过30周年。《30年:<儿童权利公约>四大原则与履约进展》指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世界各国儿童的健康幸福成长制定了一整套准则与义务。作为《公约》的签约国,中国政府认真履行《公约》的各项规定,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9月,第74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各国领导人商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执行情况。《将数据与行动相结合,助力全球性别平等》结合两份统计监测数据,对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性别平等目标的全球进展,及全球各不同区域所面对的性别发展问题进行阐释,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行动中的经验和问题。

12月18日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诞生40周年纪念日。《为维护妇女权利提供重要机制保障》认为,至今已有191个联合国成员国签署或批准了公约,它在全世界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公众熟知和运用,日益广泛地发挥着保障妇女权利和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作用。

——推介世界女艺术家女建筑师作品和海外名师学术成果

2019年,《新女学周刊》继续推出“当代世界女艺术家作品评介”和“世界著名女建筑师传奇”两大系列。“当代世界女艺术家作品评介”陆续推介了深受国际艺术界瞩目的美国印象主义画家海伦·玛丽亚·特纳、“行为艺术教母”奥地利艺术家瓦莉·伊克斯波特、英国青年艺术家海伦·马尔腾等女艺术家,她们的作品散发出独特艺术魅力,引领读者关注并思考女性艺术。“世界著名女建筑师传奇”系列展示了现代主义建筑推行者简·德鲁、华裔女建筑师钱以佳、数字时代结构造型建筑师奈瑞·奥克斯曼等女建筑师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她们视建筑为生命,以非凡个性和奋斗精神在建筑业“闪光发亮”。

为促进中外学人交流,《新女学周刊》还推介了一批海外性别研究名家来华开展的交流活动。《从性别视角看科学对女性的无知》呈现美国圣母大学副教授珍妮特·考兰尼就科学对女性无知的建构进行的阐释。《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质询和关切》分享了美国范德堡大学教授布鲁克·A·阿克利对国际关系学发展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走出“男性挣钱养家”怪圈,政策引导是关键》介绍日本女子大学教授沈洁对日本“男性挣钱养家”模式变化的探讨。《建设女性领导力应强大自我相互赋权》分享了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校长金惠淑对亚洲背景下推进女性领导力的思考与建议。

2019年,《新女学周刊》立足“新”字,将学术研究融入时代主题,关注并探讨重大年度热点,引介前沿性别研究理论,呈现海外名师学术动态,追踪学术会议最新进展,以新鲜的学术资讯服务读者;坚持国际视野,网罗国际会议讯息,跟进相关重大活动,以开放的态度拥抱性别研究发展;扎根本土实践,回应社会民生议题,解读重大方针政策,以丰富的研究成果推动性别研究发展。2020年,《新女学周刊》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女学动态、关心社会热点,关爱女性发展,持续推动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创新发展。 (撰稿: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蔡双喜 刘天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