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11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时代女性 我们全家守边护边的信念不变 “河洛赤子”,不只有“邵蛮楼胡辣汤” “网红奶奶”孙丽娟:让心态回归年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全家守边护边的信念不变

人物简介

布茹玛汗·毛勒朵,今年77岁,柯尔克孜族,中共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

她长期扎根于祖国边疆,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守边事业,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50多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每天最少要走20公里山路,在她守护的山口,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

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她曾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布茹玛汗·毛勒朵在骑马巡逻。新华社发

本栏目稿件采写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王江平

1964年,我与丈夫托依其别克第一次来到新疆乌恰县吉根乡的冬古拉玛山口,成为第一批护边员,从此知道了什么是边境,什么是国家。以前我骑毛驴,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边境线,现在交通便利,车路畅通,几十分钟就能到了。虽然人在一天天变老,但我刻过的石头“中国,祖国在我心中”依然坚硬。

50多年来,在巡边时只要见到大些的石头能够刻字,我就刻上“中国”二字。我已经记不清亲手埋下了多少块带着“中国”字样的石块。我爱中国,爱祖国。巡边的时候,中国、祖国这些词就像太阳一样闪着金光,散发着温暖。作为中国人自豪,为祖国强大自豪,到过边境的人对这些才会体会更深。

我时常给年轻一辈讲述自己的戍边故事,嘱咐他们身处和平年代也要时刻心怀祖国,做好祖国的守边人。2008年,我的三儿子阿曼图尔·托依齐拜克加入护边员队伍,如今我家已经有7名护边员。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刻下“中国”的场景:那天自己一个人在山上,雨势大得令人害怕,我就在石头上用柯尔克孜文刻下“中国”,以此消除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后来得知汉字更易于书写,我便开始向别人请教汉字的写法。五十多年来,我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在祖国边境线上刻写了无数块“中国石”。

现在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极大便利,乡里建起了学校和医院。牧民们住的是抗震安居房,通上了自来水,安上了电灯,肉想吃就吃,摩托车、小轿车随处可见。这都要感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的强大。

我做了一个护边员分内的事,国家却给了我无上崇高的荣誉,我感到光荣和幸福。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守边护边的信念不变,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