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11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全国妇联追授张小娟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 让易地扶贫搬迁妇女“稳得住、能致富” 违反师德师风就得“零容忍” 服务制度化带来基层妇联“滚雪球”效应 分辨率0.65米!高分七号交出3D代表作 解决妇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伴书房”里的家庭教育新阵地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怒江州妇联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让易地扶贫搬迁妇女“稳得住、能致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玉林

119次文明素质提升暨文明生活引导培训、家风家训、家庭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培养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年内举办107场/次各类就业培训;有10120人/次妇女参加培训,激发求发展求富裕的内生动力……

在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中,云南省怒江州妇联用一系列举措和作为贡献着巾帼力量。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实现如期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和“怒江2020”新目标,怒江州妇联大力发扬“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怒江脱贫攻坚精神和“苦干实干亲自干”的怒江脱贫攻坚作风,多措并举发挥妇联组织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作用,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稳得住、能致富”工作,携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共同创建美丽宜居家园。

引导妇女群众“搬”出文明新生活

今年以来,在怒江州贡山县几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场场文明素质提升暨环境卫生整治培训活动让众多群众收获满满。

培训内容涵盖文明生活习惯养成培训、家庭内务整理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知识、脱贫攻坚政策、禁毒防艾、反邪教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居家用电安全知识、普通话基础知识、民族歌、民族舞等。据介绍,截至目前已培训3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5000人。

不只在贡山县,目前,包括福贡县、兰坪县、泸水市在内的怒江州四个县(市)已完成入住安置点70余个,各级妇联已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健全妇女组织32个,组建了巾帼文艺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并通过加强培训、精心策划主题活动,使妇联组织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安置点广大妇女可依靠、可信赖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怒江州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密秀珍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今年怒江州妇联组织各级妇联在全州范围内已开展了119次文明素质提升暨文明生活引导培训、家风家训、家庭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活动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平安家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创建等为契机,重点围绕家风家教、反家庭暴力、禁毒防艾、反邪教宣传、疾病预防等方面强化理论宣传,还入户对内务卫生整理进行培训指导,倡导改变陈规陋习,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组织群众每周至少1次集中大扫除。

“持续开展文明素质提升活动,提高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整体素质,促进了安置点社会管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出文明新生活。”密秀珍说。

提升妇女群众就业致富新技能

搬迁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

为了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怒江州妇联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培训、成立巾帼扶贫车间,引导广大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激发求发展求富裕的内生动力。

2019年,福贡县各级妇联举办就业技能提升培训27场次,共2646人参加。主要包括草果编制、棒球缝制、竹编编制、农家菜烹饪培训;兰坪县共开展12次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素质提升培训,参加人员约1600人;泸水市在安置点进行了6场次素质文明提升培训,6场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8场次家庭环境卫生整治培训。

据了解,怒江州妇联在全州范围内共组织了107场/次各类就业培训,参加培训的妇女1012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妇女9433人/次,促成就业542人,对草果编制、棒球缝制、竹编编制、独龙毯制作、民族服装缝制、农家菜烹饪等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开展培训增强就业技能。妇联还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安置点开设夜校“扫盲班”,由安置点工作人员以及邀请部分学校教师、部门领导干部进行授课,通过学习掌握了简单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生活常识,增强了自身文化素质。

为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怒江州妇联还通过成立巾帼扶贫车间,解决贫困妇女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同时促进妇女就地就近就业,让她们在家门口上班,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

引领妇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我们的目的是使安置点的妇女群众更好地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同时也使她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以及妇联组织的关怀和力量。”密秀珍对记者说。

据了解,全州目前已成立巾帼文艺队31支、巾帼志愿队28支。充分利用巾帼志愿服务队、巾帼文艺队,开展巾帼暖心志愿服务活动,也是促进搬迁群众不断融入新生活的重要举措。

“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逐梦新时代·巾帼绽芳华”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一年来,怒江州妇联积极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巾帼文艺队的作用,充分尊重安置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了一系列缤纷节日活动,营造了和谐安乐的氛围,让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创文明新生活。

密秀珍表示,怒江州妇联多措并举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共创美丽宜居家园,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将继续立足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在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中贡献巾帼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