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7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庭周刊 家教 如果孩子懂得察言观色…… 自己夹菜 “过马路培训班” 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孩子学会“内归因” 带孩子多上“自然课”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导孩子学会“内归因”

■ 孙云晓

所谓“归因”,通俗地说就是找理由。

拿孩子的学习来说,当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有的孩子觉得是因为自己聪明,也有的孩子觉得是因为自己努力;没考好的时候呢,有的孩子会说题目太难了,也有的会怪自己太粗心。

孩子对成绩的归因分析影响着他们之后的行为动机,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

归因于努力与否的孩子今后会更加努力。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取得了好成绩是因为学习很努力,他就在“努力”与“取得好成绩”之间画上了等号。

努力是一个内部的、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即他想努力就可以有那样的行为出现。将学习的结果归因于努力与否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归因,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这种内部的、可控的归因。

家长一方面要支持孩子的努力行为,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让努力见到成效,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另一方面,当父母表扬孩子时也要把表扬的内容放在内部的、可控的归因上,比如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对孩子积极的表现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

归因于“自己笨”会让孩子失去进步的信心。面对不可控的原因,人们表现出的往往是无能为力。所以,当孩子把学习不好的原因归于自己笨、老师的课讲得不好等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时,传达出的就是一种无力感:笨是天生的,我又不能重新出生一次;老师的课讲得不好,我又不能换老师……这种归因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面对孩子的错误归因,父母要帮助孩子调整——

给孩子布置的学习任务要适度。将学习不好归因于题目太难的孩子,可能确实存在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对这样的孩子,父母提要求要适度,要多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如果父母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告诉他答案,而是与他一起分析思路,把难点层层分解,启发孩子思考。

让孩子分析错误的归因。当孩子把学习不好归因于不可控的外因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往内部的、可控的原因上想。比如,让孩子看看自己上课是否做到了专心听讲,每天的作业是否按时按质完成,错题有没有及时弄懂、更正,考试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审题。可以让孩子在自己做得不好的方面先改正,比如如果从前没有及时弄懂错题,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及时找到出错的原因,把错题归集到错题本上,是不错的学习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孩子的学习状况会有所改善,对问题的归因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学习就会更有主动性、更努力。

另外,成绩不好不能老让“马虎”背黑锅。许多父母在孩子没考好的时候,会对别人说:“这孩子就是太马虎了。”不客气地说,这样的说法或是因为父母好面子,或是没有认真分析原因。

如果做这样的归因,意味着孩子可能还会一直马虎下去,因为父母并没有找对问题的根源。父母对孩子所谓的“马虎”表现要做出详细的分析:是知识掌握不牢、审题不清、计算错误、因难而弃、还是速度问题……只有把“马虎”变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些现象才能得到解决。

(作者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