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张喜华(左)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新华社发(霍彬涛/摄)
“丹麦研究中心让丹麦学者在中国有了研究平台,更让我们有了向丹麦传播中国文化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契机。我期待中丹学者共同努力,更有效地开展对话与交流,促进中丹两国人民相知共进。”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何蒙
因建立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增进中丹跨文化理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张喜华11月8日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庆典上获颁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哥本哈根大学建校540年来首次授予一位亚洲女性上述学位。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日前专访了张喜华教授。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哥本哈根大学颁发荣誉博士的相关背景。授予您荣誉博士的原因是什么?
张喜华:当我收到哥本哈根大学发来授予我荣誉博士的信函时,第一反应是“我没那么优秀”。在我印象中,此项荣誉似乎多授予政治杰出人士,我记得温斯顿·丘吉尔获得过哥本哈根大学的荣誉博士。
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规模最大、最有名望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世界大学排名一直稳居40~50之间。
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是从1929年开始的。有关人员获得审议资格的前提是:开展具有国际高水平、广泛而重要的研究。绝大多数荣誉博士学位授予非丹麦籍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作为访问学者或通过国际研究合作,在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得荣誉博士的大多为欧美著名教授。1972年,一位日本教授获得哥本哈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而授予给女性,在亚洲这是首次。
提名我为候选荣誉博士的陈述是这样的:张教授促成了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的建立,该中心启发并促进了跨文化理解及社会和学术思考,从而增进中国与丹麦乃至西方世界的学术和跨文化理解,使丹中学者共同受益。
记者:授予荣誉博士当天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张喜华:当天是哥本哈根大学校庆日,校庆嘉宾是限定邀请的,有女王、王室成员、教育部长、学校领导、杰出校友、大企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
被授予荣誉博士的有五位学者,我是第三个出场。之前我问过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系主任要注意些什么,他建议我尽量体现中国元素。行不好屈膝礼,就按中国方式。所以我出场时穿着旗袍,对女王鞠躬致敬,之后进入颁奖程序。庆典结束后校方普遍反映我的这个举动很得体。
典礼后,在接待厅,女王以轻松的方式接见了五位获颁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者。她询问了我的研究领域和实例。
之后女王和嘉宾及师生一起在丹麦国家大剧院观看歌剧《卡门》,庆祝活动到晚上23点结束。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您在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您是学丹麦语吗?
张喜华:我本科、研究生都是英语专业,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工作在长沙理工大学。之后到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博士。2009年作为双肩挑人才,引进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6~2007年曾经作为公派留学人员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回国后一直保持着与该校学者的联系。
2011年,我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院长,促成本校应用英语学院与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系签署合作协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正式纳入哥本哈根大学校级国际合作伙伴单位。2012年,正式开展合作研究和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首批双方各互派4名学生进行交流。
2015年,教育部印发《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的通知,我萌生了建立丹麦研究中心的想法,经与丹麦学者沟通和交流,达成共识,共建丹麦研究中心。当年中心就成立了。2017年,经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中国首家丹麦研究中心。
我担任中心主任,在中心主持如下工作:规划研究议题和研究项目,组建研究团队,筹备和召开年会,申报研究项目,负责中心的网站、秘书处办公系统信息撰写和报送,拓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组织出版研究成果等。
记者:请介绍一下丹麦研究中心的成果?
张喜华:丹麦研究中心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丹麦创新中心、丹麦文化中心、丹麦会议监察专员署等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现有中丹团队成员16名,包括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中丹外事外交专家、中丹文化研究专家等。
丹麦研究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比较研究,如廉政文化建设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播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等。
中心参考《中丹联合工作方案(2017-2020)》,2015年~2019年间举办了五次年会,主题与中丹两国政府共同重视的议题高度契合。如2017年在“中丹旅游年”背景下,年会主题是“作为文化传播的旅游与遗产”等。
目前中心已发表论文十余篇,开展省部级和校级研究项目8个,出版著作《丹麦廉政建设》等三部。
促成了大批中丹学生交流,目前规模为每年互派4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
记者:在促进中丹人民友谊、搭建交流平台中,有哪些故事让您印象深刻?
张喜华:我出身于农村,以我的家庭条件,没有能力接受这样好的教育。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在我的成长和教育发展之路上,都遇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小学义务教育,大学师范教育免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从乡村孩子到荣誉博士,我非常感恩国家的培养。
2006年,我申请国外访问学者获批,丹麦并不是我的首选国家,机缘巧合,我去了丹麦。丹麦人英语水平普遍很高,我的导师是英国人,首次出国的丹麦之行并没有因为不懂丹麦语而受到影响。丹麦人民给予我的友好帮助,深深感动了我。
促使我下决心促进两国人民互通友好的,源自一开始入住当地居民家。哥本哈根大学一位教授帮我介绍了一位独居老人,我租住她的房间,和她共住一年。老人为了欢迎我,请来她的几乎所有亲朋好友,她的弟弟特地从格陵兰岛飞来。老人准备了非常正式的长条餐桌,精致的餐具。
欢迎宴会开始前,当地人喜欢喝餐前酒。大家抽烟喝酒,我烟酒不沾。他们说,你不抽烟也不喝酒,可是我们找不到鸦片啊。这让我大吃一惊,惊于丹麦老百姓对中国认识的滞后。他们还拿出一些介绍中国的英语书籍,里面对中国的描述与现实中国相去甚远,不乏错误和偏误。我当时实实在在意识到跨文化交流任重道远,我一定要尽力让更多丹麦人到中国来亲自体验现代的真实中国。
丹麦研究中心成立以后,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系主任每年至少来访中国两次,还让他的两个女儿学习中文。最近一次他到北京,办理了中国银行卡,申请了微信支付,成功支付后,他无比自豪地说:“现在我是个中国人了!”后来他递给我一个中国手机号,说这个号码给他打电话,说的中文,没听懂。让我打过去询问。号码一拨通,他的电话响了。他哈哈大笑,得意地说,你是第一个拨打我中国电话的人!他告诉我,国际上还有些地区丹麦电话无法使用,而中国手机网络却覆盖了更广的地区。他说他可以像中国人一样方便地使用手机和微信支付,这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好事情!
丹麦研究中心让丹麦学者在中国有了研究平台,更让我们有了向丹麦传播中国文化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契机。我的学术研究围绕跨文化,丹麦研究中心融合了跨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我期待中丹学者共同努力,更有效地开展对话与交流,促进中丹两国人民相知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