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把早餐当成过年那么重要,是为“过早”;广州人有一种享受宛若黎明,那就是“吃早茶”。蔡澜说:“热爱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鸟一样,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顿又好吃又丰富的早餐。”原来新的一天可以如此美好地被早餐打开,不疾不徐,天长地久。
■ 胡杨
美食家蔡澜曾盛赞武汉说:“只有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早餐,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他对武汉人把吃早餐称为“过早”,也做了精辟的阐释——把早餐当成过年那么重要,是为“过早”。
十月我刚从武汉回来,多次赞叹汉正街附近如家酒店的早餐,这里早餐的品种样数及质量包括摆盘,都不亚于星级酒店,没收了我迈出酒店去街头“过早”的机会。尤其是咖啡,每天早晨我都是“3杯不过岗”,然后带着这份温暖和浪漫游街走巷。
实话说,原本我是一个对早餐没什么概念的人。年轻时觉得做饭、吃饭都是浪费时间,因为早晨对我来说可是“黄金时刻”,所以大多数早餐是“必须”却不怎么讲究。
直到我那年去了广州吃了早茶才知道,原来早餐也可以这么奢侈。还有一种享受宛若黎明,那就是“吃早茶”。
那年我和先生去广州游玩,住在淘金地铁站附近,旁边就有广州最有名的早茶店之一“点都德”。在那几天里,我们天天早晨去“打卡”——金沙红米肠、荔湾艇仔粥、叉烧包、虾饺、椰汁糕……每天都变着花样。
原来新的一天可以如此美好地被打开,不疾不徐,天长地久。“早茶”彻底颠覆了我这个西北长大的人的想象力,也为广州打上了“美食之都”的烙印。
今年《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又推出了《早餐中国》,每集5分钟,简直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全国早餐美食地图。
回想这半生,从小时候的馒头、稀饭的单一早饭,到工作后的面包、牛奶的西式早餐,再到精致无比、丰富多彩的早茶,这不仅是时间的嬗变,品种品质的升级,更是人生之旅螺旋式上升的历程。
《暴食江湖》的作者焦桐很文艺地把早上这顿饭称为“一天中最初的期待”,他甚至不能苟同将早“餐”说成早“点”,生怕吃简单了。如果因为赶早而“吃得粗鄙”,这一天都会“觉得面目可憎”。如果想到翌日清晨即可吃到美味,则“心中就绽放着桔梗花”。
今年“十一”我回老家探亲,印象最美好的也是每天早晨,我陪早锻炼回来的老妈一起吃早餐,喝胡辣汤。以前我是不怎么爱喝胡辣汤的,总觉得除了胡椒粉、五香粉的味道,其他都隐匿不见了。而我家附近的这家胡辣汤,不但肉多,粉条劲道,味道也是刚刚好,没那么浓烈。这里的豆腐脑更是滑溜溜凝脂般冰清玉洁,撒上白糖,真的是美味绝伦。
水煎包也是我的最爱,两面焦黄,有肉馅和素馅之分。我通常是要一碗胡辣汤,一碗豆腐脑, 4个水煎包;而老妈则是一碗豆腐脑, 4个素水饺包。母女两人14元,吃得美美地回家。老爸一般是不肯跟我们一起去吃早餐的,直到我临走那天,老妈对他说:“今天闺女走,你不陪她吃个早餐?”于是那天早晨我们仨一起喝了胡辣汤。
英国巴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说:“按时吃早饭的人更苗条、更健康,但这可能是因为那些人也会遵守其他健康规则,均衡饮食、积极锻炼。”而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两人都80多岁了,每天早晨5点出门锻炼,目前没有任何老年病,健朗而乐观。
反观现在一些年轻人,早餐似乎成为多余的存在。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和生活上的时髦精致,却连“好好吃个早餐”都做不到。记得一次看《非诚勿扰》节目,其中有个靓丽的空姐,她不但不吃早餐,还拒绝一切主食。听了都让人心寒、心焦。
大道至简。好好吃饭,四个字,很简单,却很难做到。
我以前也是一个吃饭不讲究的人,但是现在,每每饭桌上,我会观察身边的人:从吃饭上,确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压力指数和情绪状态。一个心态平和、充满愉悦感的人,总是会慢慢享受食物的色香味,无论丰盛与简单,甚至摆盘和器皿都闪着光芒。她就像欣赏天上的白云、路边的鲜花一样,美在其中……
现在我回想起与先生在广州共进“早茶”、与老妹在武汉共进早餐、与老妈在老家一起喝胡辣汤的时光,那不正是属于我的“桔梗花时间”吗?
桔梗花也叫洋牡丹,粉色、紫色的我都养过,美得令人窒息。
蔡澜说:“热爱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鸟一样,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顿又好吃又丰富的早餐。”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好好吃饭,慢慢生活。不负早餐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