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买买提·纳赛尔
▲ 其曼谷力被陆军边海防学院评为“优秀教员”,父亲艾尼瓦尔为她戴上证章。
▲ 其曼谷力与父亲艾尼瓦尔,奶奶布阿希汗一起翻看爷爷买买提·纳赛尔留下的11本日记,感受爷爷“跟着共产党走”的初心。
主人公说:
“爷爷和祖国有约,他已化作共和国的钢枪,永远守护边疆安宁;爸爸和祖国有约,他矢志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坚持为党发声亮剑;我和祖国有约,永远牢记习主席的教导,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钢钉铆在边防线上,沿着爷爷和爸爸的足迹,一直向前、向前、向前……”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旭
■ 浪万鹏 胡铮
在美丽的乌鲁木齐,有这样一个军人世家——
爷爷买买提·纳赛尔是新中国首批维吾尔族战士,忠诚守卫边疆39年,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寒冬,带领官兵一举端掉一个违法犯罪团伙,荣立战功,光荣地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
父亲艾尼瓦尔长期坚守党的宣传舆论阵地,曾担任《人民军队》报社维文分社社长,把党的理论播撒到各族干部群众心间,被授予“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孙女其曼古力传承忠诚血脉,2010年大学毕业后放弃到上海工作的机会,毅然报名参军,成为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一名讲师,坚守三尺讲台教战研战。
64年风雨砥砺,64年胼手胝足。从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至今,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发生在天山南北的每寸土地,印刻在新疆大地的每个家庭。从1952年成为首批参军的维吾尔族战士开始,买买提·纳赛尔便种下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一家三代接续传承,与新中国一同成长,倾力践行党的好政策,传播党的好声音,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南北常开长盛。
追随忠诚向党的初心
买买提出生在南疆一个世代穷苦的农牧民家,从小受尽“巴依”(维吾尔语:地主)的压迫,对旧社会深恶痛绝。新疆和平解放后,党和军队开展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助民生产运动,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1973年3月7日,身体严重透支的买买提不得不接受胃部分切除手术。他在日记里写道:“如果在过去,我倘若患上了这样的疾病,可能连老家的村头都没有走过就去世了。如今这样的关爱,只有在毛主席领导下的当今才能感受到。我下定决心战胜病魔,尽快回到我的工作岗位。”
选择,往往最能彰显坚守的可贵。如果说从军报国是买买提人生遇到的唯一可以走向幸福的单选题,他的儿子艾尼瓦尔遇到的则是一道充满诱惑的多选题。
1985年“百万大裁军”,艾尼瓦尔所在的东疆军区被裁撤,作为政治理论专业的高才生,他收到了新疆大学、自治区公安厅等多家单位抛出的橄榄枝。与此同时,新疆军区领导则希望他到新成立的《人民军队》报社维文分社担任编辑。
论待遇条件,部队相对清苦;论发展前景,编辑工作最默默无闻。“离开部队,不就背离从军的初心了吗?有机会继续在部队工作,为什么不留下?”艾尼瓦尔婉拒了母校和地方单位的好意,在军队舆论阵地上,一守就是30多年。
这一守,守住了上一辈的初心;这一守,也守出了下一辈的追随。
2010年6月,从新疆艺术学院毕业的其曼古力,因为熟练掌握4种语言、擅长民族歌舞和专业成绩优异,被实习所在的上海某设计公司看中。
而同时,乌鲁木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也在大学里招收少数民族教员,其曼古力是他们急需的人才。
一头是繁华,一头是芳华;一边是国际大都市,一边是迫切需要建设发展的边疆。人生的关键时刻,早就根植于基因的念头在萌动,儿时播下的种子在发芽,其曼古力剪短长发,毅然回疆参军。
那一天,父亲捧出爷爷留下的11本日记,郑重地交给其曼古力。一头扎进厚重的历史中,她读懂了爷爷的初心,读懂了父亲的坚守,读懂了家庭的传承,也读清了自己的未来。
“爷爷和祖国有约,他已化作共和国的钢枪,永远守护边疆安宁;爸爸和祖国有约,他矢志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坚持为党发声亮剑;我和祖国有约,永远牢记习主席的教导,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钢钉铆在边防线上,沿着爷爷和爸爸的足迹,一直向前、向前、向前……”
今年7月5日,陆军政治工作部组织“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演讲比赛,讲台上的其曼古力激情澎湃——那是来自她内心深处最坚定的声音。
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其曼古力一家三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74年1月的一天,南疆轮台县寒风肆虐,暴雪连天。冰天雪地中,时任该县人武部部长的买买提·纳赛尔穿着单薄的棉背心和秋裤疾步而归,一头扎进家门。
“你的棉衣呢?”妻子一边帮他揉搓几乎冻僵的肌肉,一边埋怨道。
“给他们了。”买买提回答。妻子知道,丈夫口中的“他们”,是指困难群众。
“这样的事经常有。家里的衣服、日用品总被他拿出去送人。”45年过去了,说起买买提当年的这些事,妻子记忆犹新。
正是这一次冻伤,导致买买提肺部感染,留下终身疾患。直到1993年10月,不到60岁的买买提因病离世,没为后代留下一份财产。而1983年,每月工资不足百元的他,曾一次性捐助困难群众3000元。
物质固然不是衡量真心的唯一标准,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物质又恰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一点一滴的真心付出、真心关爱不断累加,买买提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如果说买买提在这个维吾尔族家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到了艾尼瓦尔这一代,民族团结之花在家中已然怒放。
艾尼瓦尔精通维汉双语,政治理论水平高,常被派往边防一线民族连队蹲点或当兵锻炼。在连队,艾尼瓦尔总是帮助备考军校的战士们辅导政治和汉语课,引导他们当好民族团结的桥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艾尼瓦尔多次带队进村入户,进行民族团结政策宣讲,有力批驳各种违法言行。74岁的维吾尔族老人木莎·尼牙孜听完宣讲后激动地说:“我们一定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解放军,教育村里的年轻人走正道。”
多年来,艾尼瓦尔带领工作队在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认同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摸索总结出一整套维护民族团结的群众工作方法在新疆军区推广。
因工作出色,艾尼瓦尔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授予“拥政爱民模范”荣誉称号,荣立三等功,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2017年11月,其曼古力赴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直接受众3000余人,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心中扎下根,为数千人进行面对面国防教育,播撒的爱党爱国爱军种子遍布天山南北。
如今,已成为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讲师的其曼古力如鱼得水,她的双语课堂就是各民族学员团结交流的最好平台。大家称赞她说:“这位美丽的维吾尔族教员,站在讲台上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样本。”
做科技戍边的建设者
西北边境某地,界碑巍然耸立。
蓝天白云之下,某型无人机正沿祖国边防线自主飞行巡逻。这是今年5月底,陆军首长到陆军边海防学院调研时,该院演示边防无人机应用课目的场景。当时,在无人机地面站负责规划路线并指挥工作模式切换的,正是身材娇小的该院乌鲁木齐校区维吾尔族女讲师其曼古力。今年3月,她考取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颁发的首批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执照,成为目前全军唯一的少数民族女“飞手”。
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主任桑军告诉记者,近年来,科技强边、智能守边成为发展趋势,学院决定今年启动《边防无人机运用》课程建设,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得知消息后,其曼古力第一个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学院把包括其曼古力在内的6名教学骨干送到厂家学习。学成返校后,她又参加了《多旋翼无人机知识及边防操作应用》教材的编写工作。
军人的使命,促使她奋斗不止;军人的作风,也成就了她硕果累累。10年教学实践中,其曼古力参与编写了《军事共同科目训练》著作,取得《教学质量多元反馈系统》等3项国家专利;辅导学员参加全国兵棋推演大赛,取得新疆赛区一等奖,被表彰为“优秀裁判员”;连续多年指导学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取得全国一、二、三等奖10余项。
眺望着祖国的西北边陲,其曼古力思绪万千:“祖父说他是新中国成立的受益者,父亲说他是好日子的受益者,能够为边疆建设贡献力量,我既是新时代的受益者,更要做一名科技戍边的建设者。”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一心向党永不变
一家人,三代情,誓把爱国爱党爱军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间,朴素的情怀、感人的事迹、平凡的壮举,这是记者采访完其曼古力后在心底久久挥之不去的印象。
采访这个军人世家,聆听三代人传承红色基因的感人故事,心灵的触动让我对他们平凡中的坚守,又多了一些敬佩。新疆在祖国的版图上幅员辽阔,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这里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维护新疆的稳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久用力,久久为功。维护新疆稳定,更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事。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把维护新疆稳定,建设和谐美丽的新疆化为己任,将爱国爱党爱军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倾力践行党的好政策,传播党的好声音,矢志不渝地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天山南北。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把感党恩、念党情,化为跟党走的具体行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维护民族团结。”他们一家三代人是这样说的,这样传承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在平凡生活中发光,爱国爱党爱军并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需要的是一颗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珍惜,只有这样各民族群众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