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女,1955年4月生,泰国籍,泰王国扎克里王朝王室主要成员。深受泰国民众爱戴。对华十分友好并怀有深厚感情,中国文学、历史文化造诣深厚。已访华48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广泛、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积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泰友好,为中泰关系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曾参加我国庆祝香港、澳门回归和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在涉及中方重大利益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心系中国人民,在汶川、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王德新
“中泰一家亲”在中泰两国深入人心。上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数百年的华人移民融合,新时期的共建“一带一路”,中泰友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友好人士的贡献,而泰国长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就是其中的楷模。
近日,得知自己获授“友谊勋章”,诗琳通长公主对中国驻泰使馆表示,她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感谢中方给予如此高的荣誉。
“中泰手足情,绵延千秋好。”多年来,诗琳通一直在尽力诠释着自己的这一诗句,在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推动泰中友好合作。
1955年4月,诗琳通生于曼谷,是泰国先王普密蓬和诗丽吉王太后的第二个女儿。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1980年,诗琳通在母亲的指引下开始学习中文。“母亲曾经对我说,中国人读书求知,懂中文能懂得更多知识,事实也正如母亲所说的那样。”诗琳通说。
1981年5月,诗琳通首次来到中国,在北京、西安、成都、昆明等地游览,回国后写成了一部游记《踏访龙的国土》。9年后,诗琳通第二次访华,沿丝绸之路,从西安、兰州、敦煌,一直到喀什,这次旅程她用第二本游记《平沙万里行》记录下来。1997年,诗琳通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并用《回归大中华》一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泰国读者介绍了这个重要时刻。迄今,诗琳通已48次访华,几乎遍访中国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诗琳通还为中国“希望工程”和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慷慨解囊。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诗琳通以个人名义捐款10万元人民币,随后还捐赠了1000万元人民币资助绵阳一座小学复建。
诗琳通一直坚持学习中文,将很多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为泰文,她翻译了多首唐诗宋词,集结成《琢玉诗词》等译诗集,创作出了“中泰手足情,绵延千秋好”的诗句。诗琳通说过,“语言是帮助我们了解本国和他国文化的重要工具。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可以使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加密切,也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信任”。
因诗琳通对中泰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教育部于2000年授予她“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奖章。
近年来,诗琳通对中国的关注从语言、历史、文化拓展到了科技和教育领域。在诗琳通的倡导下,她的母校朱拉隆功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设立了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
“中国人勤劳自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我想未来中国一定会更加先进,在科研等领域不断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诗琳通说,“共建‘一带一路’会让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互相加深了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合作共赢能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