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9月30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申纪兰:为人民代言的初心不变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纪兰:为人民代言的初心不变

申纪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1986年9月与县供销社联合办起一个罐头厂,投产后的第一个月就生产红果、梨罐头5万多瓶。这是申纪兰(左)和工人一起检查罐头质量 (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人物小传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明芳

巍巍太行,千峰竞秀,万仞壁立。

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自古就是要与河道抢耕地、与老天抢粮食的地方。沧海桑田,曾经撂荒的山坡上,如今或已披绿,或梯田成行。

这个小山村有一位耄耋老人,她的贡献一直被人们铭记在心,她是“男女同工同酬”的首倡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多年来,她身不离西沟,手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

她就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男女同工同酬”的首倡者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抗战时期,她就担任过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的组长。1946年,申纪兰嫁到西沟。当时西沟人的观念是“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妇女很少下地干活。申纪兰过门6天后就下地劳动,一时传为新闻。

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李顺达任社长,申纪兰被选为副社长。

“那时候社里劳力少,李顺达就让我发动妇女参加劳动。”1952年春,在李顺达的支持下,申纪兰召开合作社妇女大会,动员妇女劳力下地干活。“当时到会的还不到一半人,好多人怕家里男人说。”

为了让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申纪兰走家串户,向妇女宣传“劳动才能获得解放”的道理,妇女在她的带动下都下地干活儿了。但申纪兰发现,人是都来了,积极性却普遍不高。

在当时“记工分”的农业合作社,一个劳动日按照十个工分计算,男人全劳力挣十分,两个女劳力只能算一个男劳力。妇女劳力也因此被称为“老五分”。

不平等的报酬挫伤着妇女的劳动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意干“家里活”,不愿出门参加社会劳动,而这又成为阻碍妇女地位提高的关键。

由此,申纪兰想到从改造工分下手,只有同工同酬才能让大家有积极性。

开始,男社员很多不同意。申纪兰认为,只有干出成果,才能让妇女不再受歧视。“理不辩不明!同工同酬为个甚?是说妇女有能力,也能干男人的活儿!要想挣十工分,就要跟男人们比一比,跟他都干一样的活,看谁干得好!”

于是,申纪兰和村里的几个妇女积极分子决定和男人们来一场“劳动竞赛”。

村里本来是男女共同协作劳动的。经申纪兰申请,社里专门给女社员划出一块地,和男社员进行劳动竞赛。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被发动起来的妇女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最后,女社员赢得了竞赛。

这场劳动竞赛在西沟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男社员都开始支持男女同工同酬。

不久,全国妇联、山西省妇联的同志也来到西沟村。一是考察,二是帮着申纪兰出谋划策。在妇联的支持下,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还设立了农忙托儿所,使妇女能专注劳动。

到1952年,西沟村已经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文章中写道:“经过去年一年来的斗争,妇女们无论在社会上或家庭里的地位都大大改变了。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的妇女干部已由3人增加到8人。大家都很关心妇女……社内的生产已按男女的特长和体力的强弱作了科学分工。”

申纪兰与她倡导的同工同酬从此走向全国。1954年,“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

由于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响力,1954年,申纪兰作为劳模代表,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选上我当代表了,我还不知道。那会儿既没有电话,又没有电视,什么都没有。”回想第一次参加人代会的情景,申纪兰笑着说,“等到发通知了,有些同志就问我,你是个妇女怎么还能当代表了?我就跟他说,那是党和人民对我们妇女的关心,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第一次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经历,让申纪兰终生难忘。“第一次开的人代会,是在中南海的礼堂里面开的。那时候还没有大会堂。投票是把纸发到手里头,我们真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了。我们选毛主席,把毛主席的名字圈起来画得圆圆的。”说到这,申纪兰很郑重地强调了一下,“我们这次投票是代表人民投票,不是代表个人。”

自此之后,申纪兰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成为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每一届人代会申纪兰都会去现场参加,没有一次缺席。每一次参加都认真地做笔记,回来后认真作报告。

出席了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申纪兰,提出过很多建议、议案:保护农村耕地、发展贫困地区交通、保护失地妇女权益等等,且多数都与农村农业农民息息相关。每次到北京参会前,她都要听听身边的村民、群众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申纪兰曾说:“农村是我的根,天天和老百姓在一起,我最懂农民,我就是要为农民说话。”

妇女代表,农民代表,这就是申纪兰对自己的定位。“咱是个农村人,是个农民,能参加上一届人代会就不错了。从第一届参加到现在,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的责任,我必须把这个代表当好了,把群众的声音带到中央去,把党的声音带回来。”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改革开放的实践者

“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申纪兰如是说。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申纪兰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1984年,申纪兰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在申纪兰的主持下,西沟试行“双层经营”模式:耕地所有制保持不变,包产到户、自主经营的体制保持不变,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成林和有林山坡收归集体经营,新建的企业和文化、社会等公益事业设施由集体管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1985年,西沟村利用本地丰富的硅矿资源优势,建起了西沟村有史以来创办的第一个村办企业——西沟铁合金厂。这一年铁合金厂实现利润150万元。之后,申纪兰又带领西沟人先后建成了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等十多家集体企业。

1996年底,西沟村办企业已取代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成了西沟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西沟依托生态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提出发展红色、绿色生态旅游,打造“红色乡村休闲旅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几年村里关停了一些污染大的企业,现在西沟生态环境好了,乡村旅游也发展起来了。”作为时代发展的亲历者,申纪兰也是家乡巨变的推动者。

2015年,西沟村建起香菇大棚基地,在全县率先试行“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立体化农光互补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光互补+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2016年,申纪兰积极促成西沟村引进了山西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解决西沟村及周边贫困妇女近200人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西沟村“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产业带动、打造劳模文化”,经过4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集旅游、商贸、种养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现在西沟村已建成观光旅游、森林休闲、田园采摘、农产品开发四大园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17年,西沟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成为平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庄。

如今的西沟村,高标准的敬老院、卫生院一应俱全,村民享受多项福利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村级养老补助金制度。山上两万多亩林坡、300亩果园,3万株核桃树……当年申纪兰极力推动的西沟转型发展,为这个太行山小村庄带来了再次辉煌。

申纪兰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1973年至198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她坚决不领厅级领导干部的工资,不转干部身份。

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但她只把荣誉看作一种鞭策。如今,90岁高龄的申纪兰现在仍然坚持下地劳动。“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还能做一些事情,党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干下去,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申纪兰说。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沟考察调研时,对西沟和申纪兰的高度评价,被镌刻在西沟村纪兰党性教育基地前一块长石上,在新时代的阳光下正熠熠生辉。

鹧鸪天·申纪兰

张桂兴

黄土高坡一棵兰,经风沐雨绽芳颜。

人民代表十三届,妇女翻身半边天。

心未改,志犹坚,耕耘岁月谱新篇。

夕阳深恋山川美,不计功名不计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