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溯源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星(等)级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抓紧制定《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丁秀伟
□ 朱丽叶
“想请个做饭的阿姨,找了几个都不满意”“找个‘好阿姨’太难了,不知根知底的我不放心”……家政行业鱼龙混杂,一说到关于请保姆的烦心事,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对此,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提出2019年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同政府部门促进行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推动行业自律。以打造“上海家政”服务品牌、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为工作要点,推动本市家政行业服务机构规模化品牌化、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服务内容精细化标准化发展,优化市场环境,推动上海家庭服务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确定发展战略 建立完善体系
家住上海市松江区九城湖滨小区的郑女士为“找阿姨”发愁。“我妈妈身体不好,除了生活上需要照顾,还需要阿姨懂点护理基础知识。然而中介只能提供家政员的身份证和健康证,其他一问三不知。把老人交给一个不了解的‘三无’保姆照顾我真的不放心。”
郑女士遇到的“找阿姨”问题,在上海屡见不鲜。人口深度老龄化和“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上海家政服务领域聚集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上海目前820多万户家庭中,正在使用或者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虽然市场需求旺盛,但家政服务行业却存在着培训体系不完善、服务不规范、价格混乱、标准不健全、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等诸多问题,致使乱象频发,成为阻碍家政行业发展的一个困境。
在深入调研后,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于2018年从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长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全方位的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溯源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星(等)级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价格挂钩体系、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宣传体系、建立健全品牌支持体系等八大体系构成的打造“上海家政”服务品牌的战略方案,并扎实推进。
“在完善溯源管理体系方面结合国家精准扶贫发展战略的实施,依托家政服务员登记注册和持证上门服务证等信息系统,与相关省市政府部门对接,引进家政从业人员。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从业人员数量及信息的安全可靠。” 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张丽丽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说,在质量评价体系方面,协会构建家政服务员、服务客户和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完善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三方互评机制,有效推动服务信息可查、质量可控、评价可溯的信息公开、透明的诚信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在星(等)级标准体系方面,依照多项标准、要求推出了“上海家政”服务员星级标准和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标准体系。目前,已有500多位家政员通过了企业评定与市家协统一组织星级评定考试。
参与上海家政服务立法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1月至11月底,上海市人大工作研究会第三研究小组开展了“上海市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立法研究”。“上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积极参与‘研究’的各项工作,开展家政立法调研,推进本市家政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张丽丽说。
据统计,上海市在工商、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机构有2400多家,但正常经营的只有700多家。从业人员队伍庞大,有50多万,其中95%为各地来沪人员。
调研组建议,要抓紧制定《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地方性法规,要注重建立家政服务行业监管体制。明确市商务委为家政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多部门协同管理。妇联、人社、市场监督管理、公安、民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此外,要注重维护家政服务三方主体的合法权益。理顺三方法律关系;完善家政服务合同;明确家政服务人员、雇主、家政服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据悉,根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度工作安排,9月下旬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将审议《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草案)》。这是全国第一个在省一级层面的家政地方性法规。这将提高家政人员整体职业素养,推动上海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