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娅飞与工人交流养蛙经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许真学 文/摄
■ 李伶俐
还没见到杨娅飞前,多次听到她的称号——“蛙妹”。因为养殖石蛙,她获得了这个亲切的昵称。杨娅飞是重庆市秀山县膏田镇道罗村人,在养殖石蛙的9年里,她将产业越做越大。今天,“蛙妹”的石蛙养殖已经成为带动周边贫困户共同发展的一项脱贫产业。
“它们皮肤晶莹剔透,每个区域养殖的蛙背上的颜色都不完全相同,特别漂亮。”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介绍起石蛙,杨娅飞的语言里是满满的欢喜。石蛙三年才能长大出售,与市面上大部分蛙相比,在致富速度上并没有优势,为什么这个武陵山里的妹子会选择养石蛙?
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杨娅飞的家在大山里,从小她就暗下决心,要做点事让父母为自己骄傲,“让父母过上好日子”。1994年,19岁的杨娅飞执意要去创业,她从父亲手中接过600元钱,又向亲戚借了2100元起步资金,到街上租店卖起了米豆腐。
“每天我能卖出18盆米豆腐,一天就能收入300多元。”杨娅飞说。她第一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后来她又买冰箱卖冰糕,买录相播放器卖录像带。攒了钱后她自己盖房子,在镇上开了家超市。
随着家乡的矿厂减少,超市的生意逐渐淡了,那时,她已在城里买了房子。按理说小日子过得挺好了,但杨娅飞说:“我有种紧迫感,想再次创业。”
紧迫感促使她转型求发展
2010年,杨娅飞带着女儿去福建考察种油茶。
舅舅来接她。“点了一桌子海鲜,我全都不认识,只认识石蛙,家乡话叫‘石抗’。”舅舅告诉她,在福建想吃石蛙都不一定能买到,一斤蛙能卖到150元。“石抗这么贵,我要是养一堆,那父母马上就能过上好日子。”一桌子菜杨娅飞没吃多少,一直向舅舅打听石蛙的事。
福建之行后,她开始关注石蛙的新闻,又拉着丈夫到江西、浙江去考察。但当她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家人时,遭到婆婆的强烈反对。
“总之,那出气的(呼吸的)就是不能养。你是不晓得,瘟疫一来,一死死一坝。”临近山头有一养殖户刚刚宣布养殖石蛙失败,婆婆反对的态度更坚决了,“超市只要能继续开,存款放银行吃利息,一家人日子也能过得很好。”
但杨娅飞认为不找新出路就会走进死胡同,她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她拉着丈夫分析利弊,渐渐地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不再那么反对。2010年,杨娅飞与村里13家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修池子、搭棚子,在河坝旁建起了自己的石蛙养殖基地。
基地建好后,杨娅飞花4万元买回了200对种蛙,开始了养蛙生活。
困难面前政府送支持
石蛙养殖并不容易,除了温度、湿度等外在环境条件外,还要解决石蛙的“口粮”问题。杨娅飞说服堂哥到万州学习黄粉虫养殖技术后,购买了50斤商品虫和两盘种虫。然而,由于天气太热,堂哥刚一上手,这一批黄粉虫大量死亡,最后只剩下两斤多。“妹,真的太难了,我建议你不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听到堂哥善意的劝说,杨娅飞不知说什么好,她决定自己学习黄粉虫养殖技术。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两斤多黄粉虫逐渐发展到了二十多斤。看着她养得好,堂哥按照她摸索的办法把养殖工作再次接了过去。
2013年,第一批石蛙长大,预计到冬天就能卖了,杨娅飞期待着自己投入的几十万元能在这一年收回一部分。然而那一年,秀山县的天气却一直“高烧不退”,加上池子里经过几年繁殖,蝌蚪、变态蛙、幼蛙、种蛙全部拥挤在一起,石蛙开始大面积死亡,一个夏天她损失了一两百万。
“我第一次感到迷茫了。没有收入,后续也没有资金支持。”杨娅飞说,当时石蛙养殖已是生死关头,但她相信她的养蛙路是对的,即使把超市低价卖了,也要继续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秀山县委书记的代小红到膏田镇调研,杨娅飞将自己对石蛙广阔市场的分析和遇到的困难像倒豆子一样倒给了书记。“没想到只有一个星期,县经信委和农委的干部就到基地来考察。”杨娅飞说,那年,县经信委拿出8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县农委支持30万元菜篮子工程资金,让她成功扩建蛙池。在政府的帮助下又修通了路,她的蛙产业又活了回来。
带领贫困户共享产业红利
从2014年起,杨娅飞的石蛙产业突飞猛进,从第一年的十几万产值发展至今已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她还以“蛙妹”为名,建立了“蛙妹山庄”。
在“蛙妹山庄”,安置了30多名村民打临工,14名贫困家庭的村民常年在基地务工,除给予每月1700元的保底务工费外,杨娅飞还将每月产值的3%用于给大家分红。按照近几年的产值计算,每年她要分红18万元以上,有的务工人员一个月工资和分红加起来能达5000元。
扩建蛙场后,杨娅飞还成立了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她邀请周边的村民到自家的蛙场创业,为他们提供场地和技术,养殖成功后再由合作社统一回收。如今,杨娅飞已带动全国范围内46户养殖户养殖石蛙。“是政府的关怀让我走出了困境。”杨娅飞说,她要带领更多乡亲脱贫致富,这是她表达感谢的唯一方式。
2015年,杨娅飞当选为秀山县妇联兼职副主席。2016年,她带领“蛙妹山庄”的职工一起加入秀山县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者协会,做起了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