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第一批“红旗”生产线(上图)和如今的“红旗”生产线。 一汽供图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出生”于1958年的第一辆“红旗”高级轿车和“出生”于2019年的“红旗”H7S,在相隔60多年后,遇到了“同一群人”——
“30后”的谭凤仙在37年的职业生涯中,将奉献进取、争创第一的创业激情贯穿始终;“80后”的王彩云和周时莹,正以自主创新、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为迈向汽车强国增添新动能。
中国汽车人的精神接力棒,已在变与不变中完成传承。
从造出“中国第一车”到车辆换型改造,从轻轿腾飞到大干自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长春一汽,以下简称一汽)在60多年间推动并见证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红旗”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愿景。经历60多年接续奋斗,肩扛汽车产业“共和国长子”与生俱来的责任感,秉承自主创新的新时代一汽人,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让“红旗”变得更亮
初秋八月,在吉林长春的“红旗”工厂涂装车间里,王彩云认真地检查着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确认防护保洁是否达标。
作为“红旗”工厂制造技术处涂装技术主任,在一汽的15年里,王彩云是保证品质、追求极致的一面“旗帜”。
站在一台“红旗”L5前,镜子般光滑、通透的车身让人时刻感受着豪华、细腻。曾几何时,这种被称为2K清漆的漆面工艺只是国际高端品牌车的专属。
革命性的改进,离不开王彩云的大胆创新。
为了快速实现品牌漆亮化,提高“红旗”的感知质量,一项由王彩云带头的漆面提升工程“攻坚战”,2017年10月在一汽打响。
“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现成经验,世界顶级豪车的漆面工法一直不为人所知,材料、工艺、手法都因为稀有而变得神秘。”王彩云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大幅提升顶级漆面工艺,成为摆在涂装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与难题“狭路相逢”,不仅是一汽,更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常态。
时光回转,61年前,为了满足国家对高级轿车的需求,一汽决心加快试制“红旗”高级轿车。
缺少工具、没有图纸、没有模具、没有经验……“与时间赛跑”的一汽人,克服种种困难,用33天时间让新中国第一辆“红旗”问世。
紧跟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一汽打造的检阅车屡次亮相国庆阅兵大典,“红旗”检阅车多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而一汽人无尚的荣耀,也一直与检阅车紧紧相连。“红旗”更是成为新中国汽车的一面旗帜。
实现了从无到有,如何让“红旗”更亮丽,是交给后来人的重任。
带着团队去国际高端品牌车4S店学习、找世界知名涂料供应商技术总监交流、使用几十种辅助材料一遍遍尝试……2018年3月,王彩云团队终于自主开发出了2K清漆漆面工法——从选材考究的油漆材料到繁杂的辅助材料,从工艺设备参数到工匠的操作手法,创新了一套完整的方法。
此后,王彩云带领团队改造设备、增加机器人、调试参数,使现有陈旧生产线焕发新的生机,最终漆面整体膜厚提升30μm。
“这意味着车辆耐擦伤、耐紫外线、耐老化性能大幅度提升,漆面看起来更饱满,更具通透感,色漆的立体感、闪烁度得到提升。”王彩云说,他们还首次在一汽建立了2K清漆材料的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填补了一汽的空白。
让国产品牌“突围”更强势
尽管谭凤仙比王彩云早到一汽近半个世纪,但两人对机器的爱,丝毫没有“代沟”。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汽车工业几乎是空白。1949年12月,当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在耳边回响,毛泽东便在第一次出访苏联参观斯大林汽车厂时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
中国人的汽车梦从此拉开大幕。
“当时能进一汽是非常大的光荣,我就怀着报恩的思想,一心一意为国家做贡献。”谭凤仙说,进一汽不到一个月时间,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卡车便驶下了总装配线。
在一汽,谭凤仙从事工具管理工作,为发动机厂的三个车间供应工具。为了做好工作,她苦练基本功,能够熟记全库房600种刀具和辅具的名称,被称为“一摸八知道”和“一口清”。
不久,谭凤仙就当上了组长,她又开始酝酿新的工作方法。
“当时工人们换一次工具需要十几分钟,虽然时间不多,但人多量大。”为此,谭凤仙带领组员将工具送到工人手上。由“换”到“送”,效率提高了,但自己也更累了。“能够为多加工零件、‘多出车、出好车’服务,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谭凤仙说。
谭凤仙的创新不仅得到了厂里表扬,还在各个库房进行推广。此后,她又对工具不编组、不摆放的缺点进行改造,对工具进行编组并五个一行进行摆放,最终达到了“五五成行,过目知数”。
“没有什么比制造汽车更能显示出一个国家工业制造的实力”,从改进工作方法到推动自主研发、从提升科技水平到优化发展战略,中国现代工业的起步和腾飞,便浓缩在一辆汽车的不断“进化”中。
由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带来的电子控制系统验证革命便是其一。
如今,在汽车开发领域,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广泛,为满足产品开发需求,就需要突破传统验证方法,实现整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自动化验证。
而在2009年时,相关技术都掌握在国外核心整车厂及少数供应商手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自主车要么拿到国外去测试,要么就是出车时能测多少测多少,经过市场检验后再改正。”38岁的一汽智能网联研发院电子电气研究所所长周时莹说。
2009年10月,刚刚入职一汽三个月的周时莹接下了这个挑战——建立国内首套虚拟仿真测试系统。
与开发端相比,当时测试领域锻炼机会少、含金量低,但这一开创性的技术,不仅一汽需要,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也需要。
参加了红旗H7整车HIL虚拟仿真测试系统的建设工作后,周时莹开始逐步负责整套系统的方案制定、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调试、整体功能验证。直至2011年4月HIL测试系统整体终验收后的使用、二次开发及维护,建立国内首套整车HIL虚拟仿真测试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在各种运行工况和交通环境下,来验证整车的控制逻辑和安全功能。”周时莹说,这就为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等相关指标的定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让汽车工业共同强起来
“一汽做的是标杆、引领,有国内车企想来学习的话,如果不涉及核心技术和机密,我们会全部告诉他们的。”周时莹说,2013年以来,已经有国内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到一汽学习整车虚拟仿真测试技术,“我们希望的是国内自主品牌车的整体进步。”
一汽人的身体里,流淌的是责任和使命的血液。
20世纪60年代,按照国家在湖北十堰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总体部署,一汽开始了支援和包建二汽的工作,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期。
在车企群雄中率先实现“百万辆”梦想,在国庆大典上一次次书写“红旗”荣光,由单一工厂体制向公司化体制再向股份制的转变、建成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
“共和国长子”的责任和使命一直延续,从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从一个企业的自力更生到身处其中个体的主动作为。
20世纪80年代,一汽车辆换型改造迫在眉睫,这意味着需要搬迁设备、调整场地。时任发动机厂两改车间党委书记的谭凤仙,带领工人抢时间、抢速度,成立突击队主动承担搬迁任务。
“我们搬迁不停产,利用下班后的两三个小时,在新厂房做好打地基、混凝土浇灌等工作,先行搬迁了上百台设备。”谭凤仙说,正是这样的节奏让他们车间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搬迁任务。
极致的付出,总伴着极致的追求。
在王彩云看来,如今在包括涂装在内,“红旗”的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合资高端品牌车。“比如,对于漆面脏点,相关标准允许一定范围内有一个或几个脏点,我们更加苛刻,变成了‘不允许有’。”她说,花费超出一般汽车十倍的时间和人力,大幅度提升豪华感,是想让顾客觉得不仅是买了一辆中国最好的汽车,也买了一个专为其量身打造的体现极致身份和品位的艺术品。“手工不是证明我们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表达对汽车和艺术的极度喜爱,把车当作是艺术品的极致追求。”
“我们的‘红旗’是一个极致的品牌,所以我们也要用极致的工艺‘配合’这个品牌。”王彩云说,精雕细琢是想让用户能感受到“红旗”的品牌是倾注了心血和感情的,“看到我们的国产车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了,我就感觉自己有价值了,有存在感了,也更自信了。在这种大的目标和愿景下,中间的付出和探索都是值得的。”
退休26年后,三个子女也成了一汽人,80岁的谭凤仙还时常把车间挂在心上,“想的时候就回院里遛遛,趴着窗户看看车间,看看‘老家’。”她说,能够青春年少时投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我把全身的劲儿都使出来了,一辈子无憾。”
记者手记
采访不同时代的一汽人,就像重温一部共和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书。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到如今的国产自主叱咤风云,从手工打造到机械、智能化生产,我们能看到,60多年时光里,创新、自主、责任始终是一汽不变的精神内核。
有人说,一汽的建设,首先耸立的不是厂房和烟囱,而是“汽车长子”的责任。的确,一汽历来是“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的地方,作为汽车工业的“长子”,国家利益至上永远是一汽人无悔的选择。探索自主生产、创新发展路径、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一汽挑起了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大梁,也培养了一代代为汽车工业呕心沥血的栋梁之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洗礼,如今的一汽再一次将“自主”提到空前的高度,我们相信,这正是我们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 背景介绍 /
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如今的一汽已进入全球500强企业榜单,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 对 话 /
一汽一直鼓励创新
——对话一汽智能网联研发院电子电气研究所所长周时莹
记者:你从小生活在一汽厂区,现在和儿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周时莹:作为二代一汽人,小时候觉得一汽就是一个生活圈子,常常感叹没有“逃出”过方圆五公里。上大学读研究生工作后,觉得一汽不仅环境好,还能带来人生机遇和发展环境。我父亲以前就在一汽电子电气部工作,他教育我要服从组织分配、行行出状元,与儿时相比,现在我对“红旗精神”和“一汽精神”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记者:你现在管理着上百人的项目组,有没有觉得很意外?
周时莹:说实话,有一些意外,因为我以前一直觉得,能够管理上百人的项目组不得头发花白吗?现实是,我现在才38岁。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也不意外,一汽在选人用人上很开放,这些年招聘了很多博士,如今都成了中流砥柱。就像我们的团队,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
记者:作为技术研发人员,谈谈一汽是如何鼓励创新的?
周时莹:很多同行很羡慕我,因为我现在的工作只能在一汽做。这不仅是因为一汽研发眼界高,对标国际先进技术车厂,更因为一汽敢于投入,在我工作的十年间,一汽在汽车电子电气开发和验证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每年都有上亿元的产品开发项目支撑我们自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