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忘记,主持《读书》杂志的沈昌文先生带领扬之水、吴彬等给读者端上过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的文化飨宴;我们也不能忘记,马原用他的小说给彼时的文学爱好者带来过怎样的风云激荡。
虽然两位先生都已经老了,但又何妨?两位先生在那个年代分享给我们的文化和文学的狂欢,历久弥新。
马原在签售会现场
沈昌文在签售会现场
■ 吴玫
8月15日是2019年上海书展的第二天。下午1点半,我的好友们、从上海嘉定走出来的作家殷慧芬、龚静和楼耀福要在友谊会堂召开新书发布会,我怕错过,早早就溜进了会场。
闯入我眼睛的,是大屏幕上显示的“《八八沈公》新书签售会”几个大字,我的心一动眼睛一热,赶紧细看大字旁沈公沈昌文的照片:头戴渔夫帽、身着艳红色的毛外套,脸上虽满是皱纹,但是岁月还是宽待了沈先生,《八八沈公》一书封面上的沈昌文,哪有88岁老叟的模样?我的心波因为这个小发现荡漾开去,便在主席台上就座的一排老头里寻找这场签售会的主角。
我找到了。沈昌文先生没有穿红衣,而是灰色衬衣外套一件玄色拉链衫。8月15日,上海的气温高达摄氏35度,酷暑时穿成这样,说明沈公真的88岁了,特别是签售会结束后慢慢走下舞台的沈先生,身躯有些佝偻、步履有些蹒跚。他的模样看得我有些心酸:沈昌文先生老了。
请殷慧芬、龚静和楼耀福3位好友各自在他们的新书扉页上签名后,我便匆匆赶往上海书展的中心会场,2点半那里将有一场马原先生旧书新出的发布会。
10多年前,马原还是同济大学的老师,我还是报社的记者,因缘巧合,我得到一个去马原在同济新村的家采访的机会。从《冈底斯的诱惑》开始走红文坛的马原先生,到他67岁的30多年里不知道接受过多少次采访,他一定忘了我们之间的那一场问与答,但我忘不了。
他的家里有一张用一块整板做成的工作台;他的坦诚就像湖水一样清澈见底——敲响马原家的大门前,我还在叮嘱自己:千万不要嘴一松漏出皮皮两个字。这对曾经的文坛神仙眷侣,彼时已经劳燕分飞。可是马原,在我们的采访进行到半途时,突然就提到了皮皮,告诉我他前妻的小说写得有多好。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马原先生说过的话,不少我已经忘记,但他说起皮皮时脸上坦坦荡荡的表情,我始终忘不掉。这些年打拼在江湖,不止一次听到男人们说起他们的前妻,还真没有遇到第二个像马原这样干干净净地评价的。
自从身体有恙离开上海定居到云南后,马原像是远离了文坛。此番,浙江文艺出版社翻新他30多年前自由的随性的关于西藏的文字,还能吸引今天的读者吗?
走进中心会场,我松了一口气,因为那里已经座无虚席。这时,工作人员开始码放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和《拉萨河女神》,瞬间,他的面前就排起了长龙。生怕请马原签名的读者太多自己会轮不上?有些买好书的读者干脆放弃了座位,沿着中心会场左边的楼梯蜿蜒而上地排起了长队。
在浙江文艺出版社上海分社社长曹元勇和新锐女作家杨好的伴随下,马原走上了舞台。这场活动的主办方为什么要请新锐女作家杨好做嘉宾?等到面容姣好的杨好讲完了一长段自己读完马原作品的感受后,我明白了。浙江文艺出版社打算重版马原30年前的旧作、想让当今阅读市场的主力军体会他们父辈的文学信仰时,也曾像我一样迷茫过:杨好这一代人还会抵挡不住《冈底斯的诱惑》的诱惑吗?就像当年的我们。就连马原自己,也不无担忧地开始了他的演讲:“我怕‘80后’‘90后’已经不愿意读我的作品了。与我两本书的责任编辑‘80后’的姑娘反复沟通后,才确认《冈底斯的诱惑》还是有读者的。”我觉得,马原先生的开场白还有一层言外之意,就是假如他的旧作不再有新读者,他宁愿将它们收藏起来敝帚自珍。这个叫马原的汉子!
马原先生多虑了。
1987年3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冈底斯的诱惑》单行本,那时,我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已经将近两年,正被复读机一般的中学语文老师这一职业磨损得渐渐忘记了文学。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灰白色的底衬上,是一幅铺满红色的犹如木刻的小画,下方,印着非常拙朴的6个大字:冈底斯的诱惑。
刹那间,大三那年在文学杂志上读到这篇小说时的激动,都浮现在眼前。
我买下了这本书,打那以后,平静的生活让我倍觉烦躁时便拿出来读上几段或者几页。反复的次数多了,小说结尾处的两首诗,其中的几句让我恍惚:是我写的吗?“高地有极好的能见度因而/可以清晰地想见,月亮/和没有光泽的六枚镍币”“我们可是来过日子的/真傻,真糊涂透了/我们不是早说好的/要在这里生一大群儿子么”……这样的诗句最能陪伴被日常生活困顿得看不见远方的人们,所以,马原的小说怎么会变成明日黄花?就像杨好所言,10岁时拿起父亲插在书架上的《冈底斯的诱惑》阅读,是那时的滋味;现在再读,读到的和10岁时读到的《冈底斯的诱惑》,不一样。
平心而论,等待马原签名的读者队伍中,我的同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就像我无意间碰到的《八八沈公》新书发布会,台上台下坐着的,大多也是从壮年沈昌文先生和青年马原先生的年代走过来的读者。
我们不能忘记,主持《读书》杂志的沈昌文先生带领扬之水、吴彬等给读者端上过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的文化飨宴;我们也不能忘记,马原用他的小说给彼时的文学爱好者带来过怎样的风云激荡。虽然两位先生都已经老了,特别是马原先生,他在台上讲述与《冈底斯的诱惑》和《拉萨河女神》有关的旧雨新知,与10多年前我们促膝交流时他的谈锋相比,迟缓了不少。但又何妨?两位先生在那个年代分享给我们的文化和文学的狂欢,历久弥新。是的,他们来了。但是,他们还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