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8月2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沙海“育苗” 伉俪情深 医师节,应是医患共同的节日 中宣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公布2019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海“育苗” 伉俪情深

——“60后”北京夫妻援疆记

妻子郝王红给张锐看自己用超轻黏土捏的小玩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江平

“北京援疆前方指挥部急需一位林果业专家,请北京给予支持。”2017年年初,一条来自新疆和田援疆前方指挥部的信息摆在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张锐面前,军人家庭出身,时年56岁即将进入退休模式的张锐二话没说,直接奔赴新疆和田。而那个时候北京市援建和田1100亩国家农业科技园先导区还是一片沙海。

“你看,这才两年多,1100亩农业先导区已经一茬接一茬产出葡萄、草莓、樱桃、芦笋、杂交小麦等30多个新品种,而且是作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8月18日,援疆两年多的张锐说起在和田沙海中建起的援疆项目,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与满足。

临危受命,沙海建新功

离和田市区20多公里的新疆和田国家农业科技园先导区是北京市援建和田的众多项目之一,占地1100亩,张锐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正式的头衔是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规划发展部副部长、和田地区林业局副局长。

援疆前,张锐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和果树打了35年交道。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最南端,沙漠戈壁占地区总面积的63%,人均耕地仅0.87亩。干旱的荒漠、贫瘠的沙土,在张锐看来却大有可为∶阳光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长且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大大减少病虫害发生;冬季几乎没有阴天。一路上他一遍遍地对我们说:和田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里是全国发展设施农业最好的地区,通过推广设施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帮助当地群众在沙漠里孵出“金蛋”来。

张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和派出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9支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国内顶级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撑,他们和12家和田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结对入驻园区,每一个种植项目都有一个专家团队指导。

针对当地贫困户积累能力低、承受风险能力弱、设施农业管护经验少等实际,他和企业一起完善了“专家+农户+公司+合作社”全托管企业化运作模式,深受农民欢迎。用园区成熟技术在园区之外带动更多的老乡脱贫致富。

“不是在园区里种几个大棚就完事了,企业和合作社在园区里学了技术,要在园区外大面积推广,引导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种植、协助进行销售,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张锐说,“这里不仅仅是育苗,更要育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针对园区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土壤养分较少的实际,他与有关企业一次次试验,终于摸索出了通过将沙子、椰糠、羊粪复配后使沙漠变成高产土壤的方法,仅这一项技术就使当地的设施农业用水量节省50%以上,亩产几乎翻了3倍。

离园区30多公里的沙漠中,在北京市的帮扶和园区企业的辐射带动下,45岁的和田市金叶村村民吐尼亚孜·阿布都卡地尔在家门口的大棚里种起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甜瓜。

“北京市帮我们在家门口建起了大棚,还给我们提供种子、技术和资金。”吐尼亚孜说,以前地里种点小麦和玉米,连糊口都不够。“现在我家分到两个大棚,北京来的技术员从育苗开始手把手地教我们甜瓜的种植技术,现在一年的收入在2万元以上。”

对于园区的发展,张锐很乐观。据测算,几年后园区可辐射带动和田当地11万亩土地、1500栋温室大棚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直接带动8000万人脱贫致富。

夫唱妇随,援疆写大爱

每天,张锐在大棚里忙着育苗,而妻子郝王红也没闲着,在和田,她有着自己的“育苗”事业。

2017年7月,郝王红到和田探亲,在张锐的鼓励下也积极响应号召报名来到和田,成为一名光荣的退休支教人员,由此也成为北京援疆人员中仅有的一对夫妻双双来援疆的人员,已经退休的她应聘来到北京援建和田的京都幼儿园支教。虽然以前没有当过老师,但对于特别喜欢孩子的郝王红来说,对这份新工作适应得很快,每天除了给孩子们讲故事、设计游戏,她还有不少带孩子的“独门秘籍”。

郝王红性格开朗,爱唱歌、会戏曲,一套太极剑练得有板有眼。爱做手工的她用超轻黏土给孩子们捏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吃西瓜的小猴、晒太阳的小鸡、嫦娥和玉兔,深受孩子们欢迎。郝王红的“十八般武艺”让孩子们看花了眼,郝奶奶时间不长就成了“好奶奶”,而幼儿园的年轻老师则亲切地称她为“郝姨”。热依曼小朋友年龄最小,和“好奶奶”最好,每天早晨她妈妈都要说“郝奶奶在幼儿园等着你呢”她才肯来,看不到郝奶奶就会哭。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郝老师感到无比快乐。

“退休后能够到和田发挥余热,而且和老伴儿在一起,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郝王红说。虽然退休支教人员有一定的劳务报酬,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不是任何物质能够带来的。现在,她感觉越来越离不开孩子们,原来打算支教一年的她计划申请延长期限。

2017年4月,张锐主动参与了和田地区林业局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哈达提坎村有了两户“亲戚”。

“南疆的老百姓太朴实,太善良了,太可爱了!” 初次接触,张锐立刻被“亲戚”的真诚和热情深深地打动了。阿卜杜巴克·努日老人虽然不富裕,但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他,玛依姆妮罕·铁木尔眼神不好,但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意,一针一线绣了幅十字绣送给他……

“这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让我非常感动,和‘亲戚’的每一次交流、交往,对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张锐说。

“我们爱这片土地,更爱这片土地上的人。”郝王红深情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